APP下载

如何提升个体的自我效能感、自尊与自信

2021-09-10唐艳

客联 2021年1期
关键词:自尊自我效能感自信

唐艳

【摘 要】自我效能感,自尊与自信人们生活中对自我产生评价时日常遇到的相似概念,它们同时会对人们生活中的自我感受,成功的获得产生影响。本文将通过对自我效能感,自尊,自信的认知阐述及相应的影响分析,给出提升个体自我效能感,自尊,自信的相应建议。

【关键词】自我效能感;自尊;自信

在高度推崇个体自由,人们越来越重视个体价值的今日时代,自我效能感,自信,自尊这些观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改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自尊,自信,从而使个体获得更好的自我感受和社会评价,使人们对自己的生活更为满意。让我们从对自我效能感,自尊与自信的认知与分析说起:

一、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的概念由班杜拉最早提出,是指个人对自身成功应对特定情境的能力估价。班杜拉在动机理论中指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与先行因素的影响,当人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他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并会去进行那一活动。

自我效能感决定或影响人们对行为的选择,以及对该行为的坚持性和努力程度;自我效能感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和情感反应模式,进而影响新行为的习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

班杜拉等人的研究还指出,自我效能感具有下述功能:①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

②影响人们目标的设置;③影响新行为的获得表现;④影响活动时的情绪,困难面前的坚持性。

如何识别人们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高的人,面临新任务时期望值高,遇事理智,能尽情发挥智慧才能,乐于迎接挑战,遇到困难时,更具努力性和坚持性,思维模式更加积极开放,像个英勇智慧的战士;自我效能低的人:畏缩不前、情绪化地处理问题、在压力面前束手无策、易受惧怕、恐慌和羞涩等消极情绪的干扰,思维模式易受局限,当需要时,其知识和技能无以发挥,像个遇事就慌的胆心鬼。

那么,哪些方式可以提升人们的自我效能?

1、无条件支持的人际关系:如果你希望提升自我效能感,就需要去和那些给你无条件支持的人在一起,社会支持可以帮助人们缓解压力,社会支持越好心理健康水平越高

2、设置恰当的目标:避免不切实际的目标带来的挫折。

3、重新评价:对过去的失败重新评价,给现在前进的信心,恰当的归因模式可以令人们充满改进的动力。高自我效能感的人倾向于将失败归因于努力不足,低自我效能者则易归为能力不足。进一步的研究发,自我效能感与归因之间存在互为因果的关,比如将低绩效归因于个人局限性会损害其自我效能感。

4、监控自身情绪唤起:当开始某项任务时,识别自己的情绪状态是判断自我效能的一个关键途径,例如,焦虑表明对当下事件自我效能期望低,而兴奋表明当下自我效能期望高。此时人们可以通过对自身情绪的调节,提升自我效能感,如(1)尽情表达,可以减少焦虑;(2)关注自我,悦纳自我;(3)内心和谐,少冲突。总言之,增加积极情绪是提升自我效能的有效方式。

5、情境条件。不同的环境带给不同人的感受不一样,创设和选择自己适应的情境条件,可以提升人们的效能感。例如在熟悉可控的环境工作,在友善的环境中做事等等。6、外界劝说:当你信服的人相信你有能力成功的应付某一事件时,人们的自我效能可以得到提高。

6、替代经验:观察他人的成败,尤其和自己具有参照标准的人的成败,可以对人们的自我效能感产生相似的影响。

7、获得成功的体验。

8、独立做决定:当事情的决定或执行是人们独立完成的,人们便会感觉到成功是受自身控制的,从而深刻地体会到自我效能感。而如果是别人做的决定,执行成功的你自我效能感将得到削弱。所以,请尽量尝试独立做决定,并获得成功。

9、对事情的兴趣程度:当人们对某种情境兴趣低时,即使获得成功,获得的自我效能感相比其它情况也较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并获得成功,能更大的给个体带来自我效能感。

10、归因方式:将失败归因为努力不足会维护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归因为个人能力不足则会破坏自我效能感。

二、自尊

“自尊”一词最早是1890年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提出,总体来说,自尊是个体对自己整体的自我评价。正向或负向自尊可以说是源自理想我跟现实我的差距。自尊使个体觉察自我的不足,并试图改善自己的弱點以自我保护。因此,自尊可看作是个体对自我的态度、自我觉察的心理感受。

自尊感高的表现有:能够正面地接受自己及接受个人不足之处;能具自信心去改善个人的弱点;以乐观的思想去理解及面对生活上遇到的挫折和障碍;能自我欣赏及较易找到个人的满足感;能与别人建立信任的关系。两种极端的自我表现都是低自尊的——着意证明给别人知道自己的能力;退缩逃避,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比较可见,自尊个体认为他人对自己评价的影响;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人对自身应对特定情境的能力估价。自我效能感是影响人们自尊的一部分。

在同一时期,人们的自我效能感在不同任务中可能不同,而人们的自尊在同一时期的常态是稳定的。

影响自尊心的因素有:

1、获得成功经验,减少羞耻感。

2、获得的成功对个体的意义,获得的成功对个体意义越大,个体的自尊得到的提升更多。

3、社会环境: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和对待。从外界获得的评价越正面,个体的自尊感越好。

4、行为表现的反馈;

5、选择相似的,合适的社会比较目标。

6、自爱。

7、回馈他人:回馈和为他人提供价值,可以让你拥有更好的自尊。

8、积极思考:关注你的想法,摆脱消极想法;这不是要求你会忽略危险因素,而是思考如何应对挑战,在现实面前保持乐观。

9、保持与自我内心一致的良好自我形象。

10、班杜拉认为,在挫折在前,如果自尊心受到挑战,降低目标,自尊心就会得到提高。

应当注意,高自尊是呈动态平衡的,即:自尊需要(维护自我形象的需要)与自我现状(当前的自我形象)之间呈现出一种动态的平衡。一方面,高自尊的人对自我现状常常是满意的,他们对自己的存在能力和存在价值充满自信,即使这种能力和价值并不比别人高;另一方面,高自尊的人虽然对自我现状很满意,但并非停滞不前,因为他们对自己很满意,很自信,所以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他们都表现出社会所期待的良好形象,社会环境再给予他们良好反馈,从而与社会环境形成良性互动,进而不断改善其自尊状况。心理学家罗森伯格指出的,高自尊不是指优越感,他们只是能够自得而已。布兰登也曾指出,自信和自我肯定是自尊的内核,自信和自我肯定使人看待自我和周围一切有乐观、信赖的色彩,从而使个体具备良好的心理状态。高自尊的人也会有失败和落魄的时候,他们的自我意象与自尊需要之间也会产生不和谐的冲突,但是他们在与社会环境的良性互动中可以较容易地化解掉这种冲突,并很快恢复心理平衡,从而保持心理的和谐与健康。

三、自信

人们通常理解的自信心是相信自己能做到,但自信还体现在:个体在某个领域也许表现笨拙,但他却依然自信,能坚持做自己认定的事,不惧他人的嘲笑或评价;并能坚持在想要的道路前进;可见,自信是对任何环境下对自我力量的确认,相信自己能实现追求的目标。

自信心是可以通过学习获得的,并可以通过人们的行为、身体语言、话语中表现出来,高自信的人在各种环境下都不惧于展现自己,接受自已行为带来的不同结果,不管这些结果是好是坏。低自信的表现有:根据別人的想法来调整行为;停留在安全舒适区,害怕失败等。

影响自信的方式:

1、停止负面的想法,积极心理暗示,永远保持乐观的心态。

2、良好的形象,有助于增加自环境得到评价,从而提升自信。

3、选择合适的目标。

4、做自己,接纳自己,欣赏自己,嘉奖自己。

5、避免外界与比较给自己带来的冲击。

6、来自他人的鼓励与肯定。

通过以上对自我效能感,自尊与自信的解读,可以发现:自我效能感与自信更接近,是个体对自我的证价,而自尊来多来自于社会评价,自我效能感和自信心是建立自尊的关键,三者中,自信最容易通过自身获得,自我效能感受目标设置的影响大,而自尊心受环境影响大。完全接受自己,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设置合适的目标,获得成功的经验;选择个体最能适应的环境,那些正面评价自己的他人,特别是珍惜那些给予个体无条件支持的人际关系,会对个体的三方面同时产生影响;

因此,如果你想全方位提升自己的自我效能感与自信,自尊,去找到你感兴趣的,对自己有意义事物,保持积极正面的心态,选择自己适应的环境,建立更多的无条件支持关系,设置合适的目标并坚持下去一步步获得成功,它会回馈你无限良好的自我评价并循环下去,从而改变你自身和外界对个体的评价!获得个体更满意的生活!

猜你喜欢

自尊自我效能感自信
探究自我效能感理论下的高职英语自主学习策略
自我效能感对高校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影响
高校教师归因方式、自我效能感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
做一个自信的“小小音乐家”
深化年轻化战略108万已是“小目标”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浅谈高职学生内力觉醒
大学生自尊与人际关系相关关系的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