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卷”的来龙去脉

2021-09-10欧阳天明

湖北教育·中小学党建 2021年1期
关键词:内卷尔茨新词

欧阳天明

2020年12月4日,《咬文嚼字》发布了2020年十大流行语,其中“内卷”一词被纳入其中。翻开微博,打開贴吧,会发现“内卷”一词的使用频率较高,且多出现于年轻人群体中,高校学生的使用尤为突出。笔者翻阅了《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三版),《现代汉语新词词典》等工具书,均未找到“内卷”一词的词义解释及使用方法。对这个新兴词汇的词源、词义的探究将对人们正确使用该词汇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内卷”起初源自美国人类学家格尔茨1963年出版的一部研究印度尼西亚的著作《农业的内卷化(agricultural involution):印度尼西亚生态变迁的过程》。其中“involution”就是“内卷”的来源及意译,并多以“内卷化”的形式出现于社会学的研究中。2000年,黄宗智教授将“内卷化”这一概念用于他的著作《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这时,“内卷”多以“内卷化”的形式出现,意为“劳动边际报酬递减”,大意就是资本、土地资源被限定的条件下,劳动力不断投入,单位劳动日报酬逐渐降低的现象。2000年以后,“内卷”一词在学术领域的使用逐渐火热,从“农业内卷化”扩张到了“制度内卷化”“文化内卷化”等,此时“内卷”仍停留于学术研究范围。直至2020年末,“内卷”突然火爆,但很少以“内卷化”出现,而是以“内卷”出现,甚至以“卷”单独出现使用。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考察,我们发现词义演变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格尔茨使用“involution”的原始意义:“一个系统在外部扩张受到约束的条件下内部的精细化发展过程。”

第二阶段,黄宗智教授引用“内卷化”时的词义:“资本、土地资源被限定的条件下,劳动力不断投入,单位劳动日报酬逐渐降低的现象。”

第三阶段,2020年末,公众广泛使用“内卷”的词义:“在没有增量资源的情况下,整个社会对存量资源争夺加剧而出现非理性竞争的一种社会现象。”

可以看到,词义最初的使用意义是它的概念意义:内部逐渐精细化。而黄教授引用时,“内卷”却隐含着一种消极影响——单位劳动日报酬降低,词义已经带上了一种贬义感情色彩。此后,人们对其他行业涉及“内卷”的研究,大都可以概括为该系统处于一种停滞不前,无法发展成更为高级模式的现象。直到2020年末,几张“学霸”边骑车边敲代码的图片引起广泛讨论后,“内卷”一词被多次使用,多次“出圈”,这个词的词义演变为第三阶段。资源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劳动力的不断投入”演变为“参与社会资源竞争的人数增加”,“单位劳动日报酬降低”演变为“出现非理性竞争”。这是一种社会现象:资源没有增加,而竞争资源的人不断增加,参与竞争的人就会陷入非理性竞争,拼命地努力提升自己去竞争本来要求不那么高的资源。比如清华、北大等世界名校的研究生在深圳某小学当教师,本来只要求会使用办公软件的岗位,由于报名人数太多,在应聘条件上加上了“会编程”等。正是这种现象在当前较为突出,“内卷”一词又较好地阐释了这种现象,引起了年轻人的强烈共鸣,才使得这一新词广为流传,不再局限于学术领域。

理清了“内卷”一词的由来及发展脉络后,我们发现“内卷”已经偏离了原本的含义,现在广为接受的意义表现在“资源有限下的非理性竞争”,这一新词的火爆看似偶然,实则必然。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世界经济萎靡不振,在国内大循环的背景下,资源扩张受限,社会竞争激烈,能够生动刻画这个时代背景的“内卷”一词成了流行用语,也就实属必然了。

责任编辑/鄢志勇

猜你喜欢

内卷尔茨新词
莫陷内卷空焦虑,有益努力最可取
朔尔茨的公文包用了近40年
声音·数字·新词 等
摆脱内卷焦虑,你只需要做这一件事
摆脱内卷焦虑,你只需要做这一件事
音乐家的“无理”要求
音乐家的“无理”要求
学诗偶感
全能状元富尔茨
大热WOB发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