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组织和上好高中信息技术理论课

2021-09-10王仕平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1期
关键词:理论课高中信息技术

摘要:信息技术是一项立足于实践的一门课程,而理论课是保证实践能够正常开展的基础。虽然很多学生学习高中信息技术过程中,对于信息实践兴趣较大,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不高,但是信息技术并不是一味地实践,还需要强大的理论知识作为支持,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实现综合发展。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理论课

引言

开展高中信息技术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以为通过计算机演示完成,让学生初步了解如何操作之后,在让学生实训就可以了。当前处于信息技术时代,与过去相比,现在的学生从小就接触信息技术,并且很多计算机操作都已经非常熟练,动手能力较强,所以教师在开展信息技术理论课程期间,无须在教授学生一些基础性知识,只需要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就可以了

一、高中信息技术理论课特点

(一)抽象性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大部分时间都是进行实践,因为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能灵活地使用信息技术,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是需要在学生具备信息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学生只有具备加强的理论知识,并且能够灵活地运用理论知识,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培养学生综合发展的目的。由于高中信息技术理论知识中,很多知识都具有抽象性,比如一些編程、计算、设计等,这些内容不仅涉及到语句结构,还涉及到一些简单的编程语言,虽然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但是遇到这些内容的时候,还是会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发生,所以及教师需要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充分理解信息技术中一些抽象的知识与理论。

(二)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

高中阶段的学生虽然大部分学生家庭条件优越,能够接触计算机,但是部分学生还是会因为家庭条件的限制,无法学习或是接触到计算机,从而导致一部分学生对计算机的了解多,并且能够进行一些简单的操作,但另一部分学生对于一些计算机基础操作不是特别了解,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习计算机过程中,会出现学习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发生,这对于教师而言,实际开展信息技术理论课程会存在一定的难度。

二、高中信息技术理论课程教学策略

(一)开展课程教学之前做好准备工作

传统的信息技术理论课程期间,大部分时间都是由教师作为主导,而学生只是被动地学习理论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不能帮助学生理解,还有可能让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状态,认为信息技术理论课程无趣,且内容过于复杂。因此,教师应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尽可能地将理论课丰富起来,不可完全按照课本上内容照搬照抄的形式教授给学生,而是将教学内容应以教材上的知识为基础,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为实例,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展示一些相关知识的网站,或是一些报纸等,这样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了解到更多的知识,还能学习如何使用信息技术等。

(二)讲解的内容到位

进行高中信息技术理论课程期间,教师要想保证学生充分理解所讲述的内容,不仅需要合理规划教学时间,还需要将教学内容合理地分配,保证实际开展课程教学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能做到很轻松的过渡,在此期间,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进行教学,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提高学生对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信息技术,所以教师需要做到合理创设情境,并将内容丰富化,这样才能提高信息理论课效果。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期间,虽然刚开始学习过程中,对学习信息技术非常有兴趣,但是随着信息课的内容越来越复杂,学生很容易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失去兴趣,所以教师需要合理规划教学时间与内容,借助创设情境的方式,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三)教学组织形式方面

实际开展信息技术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所组织的教学形式,在课程教学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开展信息理论课期间,不仅需要加强对教学思想方面,还需要重视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积极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对学习信息技术理论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而不只是单纯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因此,教师实际设计教学内容期间,需要让教学内容多元化,合理运用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教材上的内容,还能通过一些课外训练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与实践能力,打破传统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根据每个小组的实际情况,分别安排每个小组完成的活动内容,这样既帮助学生学习知识,还能让学生通过多样的活动,能够更深层次地理解知识。教师设计教学内容期间,可以不再局限于教师的讲解,可以实现提供学生一些内容,开展一些活动,比如辩论赛、游戏等的形式,让学生能够在辩论过程中,既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学习到知识,还能达到信息技术理论课的教学目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信息技术课是一项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教师实际开展信息技术课程之前,教师需要对信息技术有一个非常清晰地理解,并且对新课程改革中,对信息技术教学的要求以及教学的目的做到充分地掌握,在以此为基础,合理选择教学方案。在此期间,教师设计教学方案期间,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学习能力等综合分析之后,制定多元化的教学方案,从而让信息技术理论课堂开展过程中,不仅让学生深入理解信息技术理论知识,还能达到课堂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吉玲.让高中信息技术理论课堂绽放精彩[J].新课程导学,2019(S1):71.

[2]孙贤旺.高中信息技术理论教学策略探讨[J].科普童话,2018(47):95.

作者信息:王仕平,女(1983.9-),汉族,云南巍山,本科,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第二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信息技术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理论课高中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办好思政课铸魂育新人
辩证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两个关键”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