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注重日常常规教育

2021-09-10胡乐怡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1期
关键词:常规教育教育教学幼儿园

胡乐怡

摘要:良好的常规在幼儿的自我学习、管理和独立解决生活问题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并且引导我们积极反思传统管理行为和幼儿主体发展的问题。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教学;日常;常规教育

在学前教育实践中,教师常规的管理存在着两个问题:第一,把常规作为教师管理和控制幼儿的主要手段,充分强调幼儿约束的作用,强调其幼儿行为整齐和服从指令,幼儿的一日生活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丰富充实,老师牵着走为主,尤为没有自主处理自己行为纠纷和独立关联自己行为的能力,离开了老师的管理,他们将不会自我学习,不会独立的交往,不会独立的应对生活。比如说:幼儿上厕所,老师在游戏结束时要求幼儿分男、女孩一个跟一个排队上厕所、喝水,看似有纪律,实际上是剥夺幼儿独立管理自己的机会。另一极端则过于强调幼儿自我管理,过多地否定了某些环节的教师干预,在强调幼儿自主、独立的同时,常常会导致如幼儿喝水少、忍尿、睡眠不足、盥洗时经常有衣服弄湿等现象。这两者都是与《纲要》的精神不相符的。我们要重新审视常规,既要跳出传统常规管理的误区,摆脱原来强制的、整齐划一的、自上而下的行动逻辑,将常规合理的应用在班级管理中,把它作为教育的资源,并且是独立的,与其他课程内容一样,对幼儿有着深远的影响,我们需要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效能。下面就结合作者实际工作经验,简要的分析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日常常规教育,以供借鉴。

一、常规教育的意义

教育部公布《幼儿园课程标准》中幼稚教育总目标提及对幼儿园常规培养的要求“培养人生基本的优良习惯(包括身体、行为等各方面的习惯)”。这一阶段幼儿常规培养已经走向制度化,得到国家的重视。现阶段幼儿园常规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一日生活中,教室常规的建立,是确保幼儿安全,发展幼儿的自我意识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关键。教育最终的目的是培养幼儿从他律到自律,使常规成为一种自觉的、需要的、自愿的行为,所以幼儿常规的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它需要所有教师的共同努力。

二、日常常规教育应当尊重幼儿,体现平等

以往幼儿园各班的常规是老师片面决定强加给幼儿的规范,实施中教师、保育员常凌驾于常规之上的。往往缺乏民主性、合理性和平等性,即使幼儿遵守规范,也是出于无奈和害怕惩罚,是消极的反应。老师对常规教育的实施不是靠赏罚,而是让幼儿明白要遵守的理由,以提高兒童的认同感和情感共鸣,并主动参与规则的制定、修改,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才能让幼儿感到规则是他的内在需求而不是强加的。如:解决幼儿乱仍玩具的问题时,教师可创设情境通过引导孩子们讨论“玩具宝宝为什么生气了?”这个问题,让幼儿自己发现问题,从而制定相关的规则,进而养成每次游戏结束后,孩子们都能主动地将玩具分门别类的收放好的习惯。正因为是孩子们参与下建立的常规要求,所以能真正为幼儿所接受。

三、日常规教育应支持和引导幼儿活动,促进发展

幼儿的天性好玩,喜欢新奇的事物。我们经常也会看见幼儿遇到自己喜欢的物品会爱不释手,遇到自己喜爱做的游戏也会乐此不疲。因此,教师在选择活动内容时,应该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征,并深受幼儿喜爱的内容,以激发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在组织集体活动时,还应准备好充足、丰富的操作材料。让每位幼儿都有机会动手动脑,以避免幼儿在活动中等待时出现的争抢、吵闹等不良现象。一日生活活动中教师长股的建立是确保幼儿安全,发展幼儿自我意识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关键,将日常生活活动环节变成一个个更温馨更快乐的实践活动。如午餐前会由“值日班长”组织用玩游戏时的方式有序地进入洗手环节,等待的孩子会将各种手指游戏玩的很投入,有时还会将从父母、朋友那儿学来的新游戏进行展示。餐后收餐具,漱口、擦嘴、擦鼻子等一系列活动都在“值日班长”的带领下完成。这样不仅减少孩子不必要的等待时间,老师用更多的时间去观察孩子,进行个别指导。

四、利用环境创设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

学前期是幼儿接受熏陶形成良好品德和培养个性、习惯的重要时期,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的同时,应把隐性常规作为常规教育的内容设置进去,使之与幼儿相互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幼儿好的习惯。

(一)墙饰中的隐性常规。如:通过墙饰的创设形成一定的氛围,在楼梯上贴小脚印,提醒幼儿一边上下楼梯;洗手处贴上吸收的顺序图让幼儿按照顺序进行洗手等。

(二)区域活动中的隐性常规。我们可以根据幼儿的需要划分合理的活动区域,用图案标明各个活动区域,如:科学探索区、自然角、手工区、表演区、游戏区等;用不同胸饰设定各区域内的人员;将与幼儿一起设定的区域规则形象化、具体化,养成幼儿物品用后归位的习惯和学会自我整理的能力。

五、家园共育也是幼儿日常常规教育的重要部分

幼儿园的保教结合和家园共育是密不可分的。因为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位老师,有着老师无法替代的作用。与家长配合,根据幼儿的需要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上卫生间的生活自理能力。只有做到家园同步,才能使常规教育持之以恒,产生更大的作用。在幼儿园,孩子为什么能够形成不挑食、准时睡觉的好习惯?原因就是在于幼儿园有严格的规范,有良好的强化激励作用。

综上所述,对常规培养上,教育工作者们已经走向科学的新思路,能够重视幼儿的常规教育,紧扣新《纲要》从幼儿的身心特点、年龄特征出发;充分利用周围环境、社区资源,意识到家园合作才能共同促进幼儿发展;意识到常规培养是从幼儿发展出发又回归到为了幼儿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任萍.浅谈幼儿园常规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幼教研究,2006(2).

[2]李莉.浅谈幼儿园教育教学常规[J].祖国:教育版,2014(3):152.

苏州工业园区新加花园幼儿园

猜你喜欢

常规教育教育教学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在常规教育中培养幼儿好习惯
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一日常规
音乐在幼儿园常规教育中的运用
论将中医学纳入大学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重要性
医学院校临床药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关于开展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幼儿园大班环境中的常规教育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