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班级管理中运用心理游戏的策略

2021-09-10陈远琼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1期
关键词:课堂教学

陈远琼

摘要:作为一线的心理教师,总希望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出科学有效,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方法。从当前的新课改中,我们可以看到其指出:兴趣是学好一门学科重要的一点。而在中职心理课堂教学中,设置合理的心理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性,更专注课堂学习,在游戏活动的过程去感悟、体验和成长,较好的达到教学目标,同事获得心理成长与发展。

关键词:中职心理;心理游戏;课堂教学

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引导孩子进行学习的过程方法在中国古代就已经出现了,程颐认为:叫人未见意趣,心不乐学。王守仁:交通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等。这类教学方法不胜枚举,都充分说明了学习兴趣在引导学生学习的重要性。而从当前的新课改中,我们可以看到其指出:兴趣是学好一门学科重要的一点。教育家克鲁斯卡说:“对于孩子来说,游戏是学习,游戏是劳动,游戏是重要的教育形式”。心理健康教育是中职学生必修的一門课,教育形式也是各种各样。我国权威心理专家林崇德教授指出:“心理健康教育要讲究实效,可通过实践性强的活动课和相关方式,将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学生心理与行为发展的实体上来,以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一堂好的心理活动课应该是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心理交流,使学生不只是学到老师授予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从心理活动课中获得体验和感悟,增进心理健康。而在中职的心理课堂教学中,合理恰当地使用心理游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可以塑造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环境,寓教于乐,引导学生在游戏活动中的自我探索、体验启发思考自己的心理困惑,在活动中彼此交流,分享感悟使课堂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一、中职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中职生的综合素质普遍偏低

中职学生无论在生理和心理上都非常不成熟,知识的积累还不够系统,缺乏社历练和体验,他们的情绪比较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遇事不能冷静解决,情绪偏激,自我意识高涨,既喜欢效仿成人的思维和生活方式又不喜欢受长辈、教师的教导和约束,一不留神就受到外界各种不良风气的影响而迷失方向,误入歧途,甚至走向违法犯罪的深渊。

(二)教学队伍和教学水平的局限

大多班主任身兼数职,扮演多种教学角色,面对庞大的工作内容和繁重的科研任务,班主任会遭受巨大压力,对班级管理的精力不足。导致师生之间缺乏交流,情感淡薄,导致班级无法有效管理。

二、如何在中职班级管理中应用团体心理辅导

(一)整顿班级管理形式,营造归属感与凝聚力

中职学生的归属感和凝聚力相对欠缺,因此加强班级管理,提升管理的凝聚力是当前的首要任务。团体心理辅导应以班级心理辅导活动为主题,通过游戏的形式在班级开展团体活动。通过游戏既能够让增进学生间的交流,还能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自我展现,表现出真实的自己,有利于增强中职班级的整体归属感。

(二)拉近学生间的距离,构建友好关系

很多学生不懂得如何处理人际关系,自我认识能力差,这些问题的最大原因是学生间缺乏良好的沟通、交流,因此中职班级管理中应注重学生之间相处,指导学生正确的沟通技巧。参与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还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共同建立友爱、信任关系,让班级更加和谐。

(三)展开情绪管理教学,增进师生友谊

老师作为班级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在中职教学活动中应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每天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帮助学生明辨是非,指导学生懂得如何宣泄负面情绪。针对情绪低迷、压抑的同学展开私密的心理辅导,指导学生学会自我情绪管理,面对日常挫折应以平常心对待,多提供競赛活动来考验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并设置头脑风暴游戏让学生感受同学间的优势和思考方式,同时学习别人面对失败的处理方法,改变自己的消极态度,重新审视和认识自己。

三、心理游戏的课堂融入形式

在中职心理课堂教学中,设置合理的心理游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形式丰富新颖、趣味独特、感悟深刻等特色,深受心理教育者的青睐及学生的欢迎,具有明显的启发性和教育性,课堂教育效果更好。

(一)竞赛

竞赛的游戏方式,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竞争意识,可以分组也可以个体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团队意识及集体荣誉感。如在《合作中成长》一课的教学中,设置七巧板活动,将班级学生分成五个小组,每个小组根据不同的任务完成七巧板拼接不同的任务,按小组的最后积分进行评价。在这个游戏过程中,学生乐于参与,积极主动地与小组成员交流如何完成本小组的七巧板任务,活动中积极与其他组成员协调交换七巧板,活动过程可以很好地体验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技巧,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二)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的游戏方法,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在角色中体验感悟,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在《换把椅子坐一坐》中,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换一个角度看问题的人际交往技巧,为他人着想宽容的人际品质。在《信任行》游戏活动中,通过学生在游戏中扮演“盲人”和“拐杖”两个不同的角色体验,感悟人生中的人际信任的微妙,引导学生在游戏体验中学会信任,学会爱心与责任心,学会宽容和感恩,很好的达到教学效果。

總之,在中职心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心理游戏的融入是一个建立高效课堂的良好途径,心理游戏的形式多种多样,不拘一格,重点在于根据学习内容和教学实践,将教育内容的严谨性与科学性和游戏结合在一起。在心理课堂教学过程中,设置合理科学的课堂游戏形式贯穿课堂教学实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寓教于乐,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同时促进学生在活动中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中职生的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 邹泓,黄才华.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6.

[2] 吴增强,蒋薇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5.

[3] 杨萍.游戏在中学心理健康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校园心理,2015(2):123-125.

[4] 曲延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中心理游戏的应用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16(36).

[5] 姚本先.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7.7.

重庆市铜梁职业教育中心

猜你喜欢

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文化自信视野下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思考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英文歌曲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例谈促进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导入策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高中数学新型课堂教学探析
对高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