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姜常见病虫害种类及其防治

2021-09-10翟玉山

吉林蔬菜 2021年1期
关键词:防治技术病虫害

翟玉山

摘 要:本文主要论述大姜在生产中易发生病虫害的发病症状、发病规律、传播途径,从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等方面概述大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用于指导农业生产。

关键词:大姜;病虫害;防治技术

大姜又叫生姜,属姜科姜属,食用历史悠久,既可作为蔬菜,也可作为调味品,更可入药,大姜在生长过程中,会遭受多种病虫害的侵扰,严重影响生姜的产量和品质,降低种植户的收益,大姜的病虫害防治是大姜种植管理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1 姜炭疽病

1.1 病害症状

炭疽病主要危害大姜植株叶片,田间一般在5~6月份开始發生炭疽病,叶尖或叶缘现病斑,初为水浸状褐色小斑,扩展成椭圆形或梭形至不定型斑,斑面云纹明显或不明显,整个病斑整合成斑块,叶片变褐干枯,潮湿时斑面显小黑点。

1.2 病原菌及发病规律

病原为辣椒刺盘孢菌和盘长孢状刺盘孢菌,均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其病原菌主要是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盘的形态在植株病部或随植株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病菌分生孢子借雨水喷溅流动或伴随昆虫活动传播,成为初侵染和再侵染源。连作地田间湿度大,或偏施氮肥,植株生长势过旺,有利发病。

1.3 防治方法

防治姜炭疽病首先要注意预防为主,加强姜田间管理,增强姜植株的抗病性是前提。(1)栽培中要注意避免姜田连作或与其它姜科以及茄科类作物进行连作。(2)加强姜田管理,必须及时清除掉植株病残枯叶,在姜植株发病初期以及姜产品收获时彻底清除病残体,带到田外进行深埋或予以烧毁。(3)加强田间灌水管理,及时清沟做好排灌,避免田间湿度过大。(4)田间实行高垄深沟栽培,姜田栽植密度要适宜,因为密度大或田间通风不良都会造成病原菌扩散,使病害蔓延。(5)培肥地力要注意增施磷钾肥和有机肥,不要偏施和过量施入氮肥。(6)在田间发现病株及时喷药防治,可供选择的药剂有多种,例如25%溴菌腈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80%福美双水分散粒剂150倍液,或45%咪鲜胺水乳剂30倍液以及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00倍液,这几种药剂要交替使用,每隔7天喷施1次,连喷2~3次即可达到防治效果。

2 姜斑点病

2.1 病害症状

该病主要危害姜植株叶片,在发病初期病斑形状似针尖大小呈现水浸状,随着植株病情不断加重,病斑则呈现黄白色梭形或者长圆形,病斑中部变薄,容易破裂或形成穿孔现象,严重时病斑密布全叶呈星点状,也有称其为白星病,病部可见有针尖状的小黑点,即分生孢子器,容易扩散发病。

2.2 病原菌及其发病规律

姜斑点病病原为姜叶点霉菌,属于半知菌亚门真菌。病原菌随植株病残体在土中越冬,产生分生孢子为初侵染源和再侵染源。姜田在雨季提早来临或雨水较多的年份都极易发生此病。在姜生产区域莱州约在7月中下旬就会发现病株,进入8月下旬达到发病高峰期,此期为大姜生长旺盛期,田间植株郁蔽以及田间湿度大,易发此病。植株初期发病时病斑较小,不会引起注意,病害到后期发展,就会引起病叶破裂,严重影响姜产量和其品质。

2.3 姜斑点病的防治方法

(1)避免连作,不要在低洼地种植,注意清沟排涝。(2)避免偏施过施氮肥,注意增施磷钾肥及有机肥。(3)做好清洁田园工作,病株丙夜及时带出田园烧毁或深埋。(4)即使喷洒杀菌剂:代森锌、代森锰锌、吡唑醚菌酯、嘧菌酯、苯醚甲环唑等。喷药时间:叶部刚见到病斑,但没有小黑点时,一般连喷2~3次,间隔10天,雨后加喷1次。

3 姜叶枯病

3.1 发病症状

病叶初生黄褐色枯斑,整叶扩展,病部生黑色小粒点,严重时全叶变褐枯萎。田间姜植株发病,多从姜株叶缘和叶尖最先侵染发生,其病斑多由小到大呈现不规则状,颜色为红褐色至灰褐色,小点病斑往往连成片形成大枯斑,枯面达叶片1/3~1/2,一般病斑的边缘具有比病斑较深条带,后期病斑生黑色粒点。

3.2 病原菌及发病规律

病原属子囊菌门真菌。病菌春天产生子囊饱子,借风雨、昆虫或农事操作传播蔓延。高温、高湿利于发病,连作地、植株长势过密、通风不良,氮肥使用过量,植株容易徒长发病重。

3.3 防治方法

田间植株发病要注意及时发现及时防治,防患于未然为好。(1)施肥时注意肥料合理配比施入,配施磷钾肥,特别是增施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2)在生产中要采取轮作倒茬,尽量与禾本科或豆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避免姜田连作栽培。(3)姜栽培田应选择地势高、排灌方便地块,注意不要选择低洼田地种姜。(4)药物防治可用甲基托布津百菌清,于发病初期全株叶面喷雾防治,隔7~10天喷一次药,连喷3次。

4 姜茎基腐病—烂脖子病

4.1 发病症状

大姜茎基腐病又称烂脖子病,在植株发病初期,病株叶尖及叶缘褪绿变黄,扩展整叶并向植株上部叶片扩展,黄萎枯死。

大姜茎基部现水浸腐烂状或逐渐扩大水渍斑,叶片发黄,病斑绕茎一周,茎基部组织渐腐。主茎呈枯萎状,刨根见其茎褐变,发软变腐。湿度大时,扒土2厘米见白色絮状物。植株衰弱,叶片变黄枯死,危害极大。随农事操作浇水等蔓延发病。病情稍轻可减产10%~30%,严重时导致减产50%以上。

4.2 病原菌及发病规律

大姜烂脖子病病原菌结群腐霉,假菌界卵菌门,病原菌以菌丝体在姜种或病残体上越冬,或以菌丝体及厚垣孢子在土壤内越冬,条件适宜时可通过雨水或者灌溉传播。烂脖子病主要是由种姜带菌或土壤传菌所致。该病多与温差大和高温高湿有密切关系。如早晚温差大,中午温度高时,姜根本身就易受伤害,如温度达到19~24℃,或达28~32℃,湿度85%以上时,更容易发病。如遭遇暴雨,姜种带菌且地块连年种姜,则发病率更高。

4.3 防治方法

姜茎基腐病危害严重,必须及时予以防治。(1)栽培时要注意进行严格选种,选则使用无病虫、无霉烂的种姜,可有效防止病虫传播。(2)提前进行土壤消毒处理是预防此病的前提。在病害发生比较严重的地块,在整地时要注意每亩选择使用70%甲基托布津和50%多菌灵以及50%敌克松或福美双1~1.5千克进行混拌细土30千克,然后及时撒施在栽培土中。如为酸性土壤,则要其中施用石灰进行消毒,可预防土传病害。(3)加强栽培管理。选择选择地势平坦,土质较疏松的土壤栽培。在雨后及时将积水排出,結合中耕,控制田间湿度。(4)架设高架遮阳网,营造小气候,降低发病几率;有条件的使用滴管、喷灌、微喷,减少大水漫灌次数,降低传播风险。(5)在田间如果发病中心植株,要对发病株周围大姜,用药及时防治。使用杜邦克露(或70%甲基托布津、64%杀毒矾、精甲霜灵·锰锌)加入可杀得3000(或多宁、乙酸铜、加瑞农、络氨铜等)及时进行灌根,予以消杀处理。

5 姜青枯病—姜瘟病

5.1 发病症状

姜瘟病也称腐烂病、青枯病,这是属于细菌性土传病害,在姜生产时最为常见且危害性极强的毁灭性病害。姜瘟病主要侵害姜地下茎及根部,病期染病呈黄褐色水渍状,植株叶片青色萎蔫不倒伏。根茎染病组织软腐,挤病部流米汤样白液,此为青枯菌脓,具有臭味。后期叶片转淡黄色,叶缘卷曲,全株垂枯,倒伏。

5.2 病原菌及发病规律

病原为青枯假单胞杆菌,可侵害姜科和茄科类作物。其种姜、土肥、水以及农事操作均可传病菌。种姜带菌初侵染是病原菌远传播主要途径。带菌种姜栽后成中心病株,借助流水、地下害虫和农事操作传播,由植株伤口侵入。病菌在种姜、土壤及含病残体肥料上越冬。气温高、湿度大、忽晴忽雨天气,姜瘟病发生传播。

5.3 防治方法

(1)用氯化苦熏蒸土壤防病,处理时间长效果明显。(2)播前用40%福尔马林100倍液浸泡姜种5小时左右进行消毒。(3)避免与其它姜科、茄科类作物连作。(4)及时挖除病株,防病菌扩散。地中撒石灰,用干净无菌体将穴掩埋。(5)增施磷钾肥或有机肥,氮肥不可多施。高垄栽培,及时清沟排水,避免田间湿度过大。(6)发病初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4000倍液;或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隔7~10天喷施一次,连喷2~3次。可用药液浇灌病株根部,效果较好。使用3%克菌康可湿性粉剂300倍处理种子,姜出苗后用600~800倍进行灌根,防效可达85%以上。

6 姜根结线虫病—癞皮病

6.1 症状

大姜根结线虫病俗称癞皮病、姜蚧。姜地连作时间长,危害越重。根部和根茎部产生瘤状根结,黄白色突起,逐渐变褐色水泡状并破裂腐烂,病后植株生长缓慢,叶小发黄,植株矮化明显。

6.2 病原菌及发病规律

癞皮病是一种由根结线虫引起的病害,线虫适宜生存条件是湿度50%~80%,湿润酸化的土壤环境,温度20~30℃,10~30厘米土层。连作时间越长(线虫的宿主作物连作时间),发病越重。线虫可在土中存活3年左右。根结线虫初始发病在7月中下旬,盛发期8月中旬至9月中旬,其后发展速度减慢。山东地区,7~9月份姜田温度约在25~30℃,非常适合根结线虫的繁殖和侵染。

6.3 防治方法

(1)合理轮作有利于减轻线虫的发生,最好与禾本科作物实行2~3年的轮作,从源头阻截病源。(2)尽量不要使用农家粪肥。切断线虫源头,如果使用,一定要发酵腐熟好。(3)选用无病种姜,深翻土壤,用二溴乙烷、溴甲烷药剂种植前15~20天施于15厘米耕层中,压实土表提高药剂熏蒸效果。(4)蒙头水可冲施部分生物制剂(可结合其它生防菌种一起冲施,防病防虫)进行幼虫和卵的杀灭工作,降低虫口基数,减少后期发病程度。(5)收获后在温度高时用棉隆熏蒸处理土壤。

7 姜螟—钻心虫

7.1 危害症状

姜螟又叫钻心虫。姜螟在姜叶背产卵孵化幼虫。幼虫孵化2~3天成群从叶鞘与茎秆缝隙或心叶侵入,造成叶片薄膜状,残留粪屑,呈现出不规则食孔,危害茎秆成空心,导致植株上部枯死。

7.2 发生规律

生姜长20厘米左右,第一代钻心虫开始危害,先危害嫩叶,3龄蛀茎,心叶萎蔫或全株枯死。第二代钻心虫蛀茎多从中、上部蛀入,尤以中部虫量为多。钻心虫喜中温高湿,高温干燥不利发生,大姜植株50厘米时,郁闭高湿环境,虫害发生严重。

7.3 防治方法

(1)诱杀糖醋液加上敌百虫或者诱虫灯进行诱杀成虫,用赤眼蜂、杀螟杆菌等进行生物防治。(2)该幼虫在2龄前抗药性最强,所以应提倡治早治小,适时进行喷药防治。6月中旬开始防治,7~10天1次,连续防治3次,轮换用药。药剂选择:甲维盐+虱螨脲+甲氧虫酰肼;氯虫苯甲酰胺+高效氯氟氰聚酯;甲维盐+茚虫威/虫螨腈。

参考文献

[1] 尹同萍,赵振鑫,张锡贤.大姜斑点病的发生与防治[J].西北园艺(蔬菜专刊),2008(09):10.

猜你喜欢

防治技术病虫害
探析森林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策略
浅谈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
南方甘蓝主要病虫害防治安全用药表
林业的病虫害及生态防治研究
煤矿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分析
核桃树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梨病虫害防治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