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音乐史课程活态教学模式探究

2021-09-10廖俊宁

乐器 2021年1期
关键词:课程

廖俊宁

摘要:中国音乐史是中国历史的一门分支,作为一门学科它以静态知识呈现,但作为一门课程它与老师、学生之间的互动是流动的状态。如何将静态的知识以活态的形式传递给当代人,值得研究与探讨。本文从中国音乐史时间纵向上分上古时期、中古时期、近现代时期来探讨教学上活态模式具体实验:互动与互融相结合的多学科视野培养、创作演出与课堂教学的结合模式、研究性论文写作与教学相结合模式。通过这三种模式融入课堂,培养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创新能力、跨学科研究能力。

关键词:《中国音乐史》课程  活态教学模式

一、上古时期乐史教学——互动与互融相结合的多学科视野培养

上古时期又称“远古时期”,指的是出现文字之前的时期。广义上与中古相对,乃指秦汉之前远古、夏、商、西周时期。这一历史时期的有关音乐内容的挖掘主要依靠出土的乐器和历史文献资料。

1.原始时期音乐活动一定是多学科结合

从预习、课堂讲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入手,来激化学生阅读与思考,拓展书籍阅读,不局限于教材。

首先,我们在中国音乐史课的第一节课堂中必然会抛出中国音乐的起源在哪里这一问题。历史上有种种说法,包括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也包括有近代之后种种的说法。这些存在于学者对历史文献中的记载进行种种的设想。但是我们在讲历史的同时,需要另外一门学科与历史文献的记载进行相互的论证,从而得出必须要有充分的证据有关音乐历史起源的论断,这些证据就是考古过程中出土的乐器。1986~1987年间,在今天河南舞阳的一个贾湖村落出土了二十多支骨制的乐器。到了2001年,在同样的地方又挖掘出土了十多支骨制的吹奏乐器,更巩固了大家对中国音乐起源的认识。在距今八九千年前的裴李岗文化时期的贾湖村出土的这样高程度的乐器,足以证明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起源在那个时期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而且它还并非个案。考古人员发现,这些骨笛的出土位置多数处于墓主人的体侧摆放,相伴随的还有一些龟甲做成的摇响器。这也证明这种器物是与墓主人关系十分密切的一种用品。这种乐器应该是先人在进行种种祭祀活动时使用,并在与人类生存、生活相关的活动中使用的一种物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教授远古时期基本的音乐历史知识点之外,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明白如何从考古学、民族学、民俗学、历史文献学等多个学科综合,交叉反复论证这一重要论断的学术过程。在本科阶段的学习中,可以不需要对某一领域进行深入研究,但是此时是学术研究的启蒙阶段,这一阶段对学术研究兴趣的培养是一个很重要的切入口,就是对多种学科交叉论证过程的初步认识,而不单纯地停留在某一知识点的死记硬背。

2.一万年之前乐器挖掘的面貌的问题

在20世纪的上半期至中叶,对中国远古时期音乐历史的研究主要依据文献中的音乐历史资料。这些文献主要有《吕氏春秋》《山海经》等,包括汉代的一些著作,通过这些历史文献中有关音乐方面的描述,来认识上古、远古时期的音乐活动,这样的认识音乐历史的手段对于今天的学生在学习中国古代音乐史是很有意义,同时也很重要。如在《吕氏春秋·古乐篇》中,有一段對于“葛天氏”这个部族音乐活动的描述:“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之极》。”这八阙是对古代先民生活方方面面的描述。其中描述到的音乐行为“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从《吕氏春秋》《山海经》《礼记》中的对葛天氏之乐、伊耆氏之乐、刑天氏之乐的描述,可以证实先民们的生活是充溢着音乐,先民通过歌乐舞一体的音乐活动表达了各种愿望,如祈雨、狩猎、平安生活。因此远古时期的音乐更明确地称为乐舞。同时可以在其他领域的资料中得到互证。比如,现今许多民族学的材料可以发现在很多相对封闭、经济相对落后的民族地区的音乐活动还是保持着歌、乐、舞三位一体的综合形式。在考古的过程中,很有代表性的发现青海大通县曾经出土过马家窑文化类型的彩陶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例彩陶盆的盆内腔壁有三组人物,这三组人物动作相同,这是一种集体的歌舞形式。从考古实物挖掘出的具体歌舞形象到当代对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歌舞的观察,就可以印证了《吕氏春秋》对远古时期先民的音乐活动描述。从活态反向印证文献中的历史资料,跨越了民族学的学科到历史文献学的学科,不仅是学术领域的跨越论证,同时也是时空上的交替论证。

二、中古时期乐史教学——创作演出与课堂教学的结合模式

中古时期在中国历史上主要指南北朝到唐朝末期这段时间。这段历史时期中尤其是隋唐阶段,音乐体裁、音乐作品是相当的丰富。丰富的体裁包括燕乐,它是这一时期比较主要的体裁形式,还有法曲、曲子、俗讲、琴曲、歌舞戏、参军戏等。这些多样的音乐形式构筑了隋唐时期的音乐盛世。这样的一种盛世如何让当代的学生在课堂上能充分感受到呢,首先,课堂上授课老师进行生动详细系统的介绍这些音乐形式及作品。燕乐多指隋唐时期融歌、乐、舞于一体的大型歌舞音乐。一般有三层含义:其一是指宫廷宴飨、游戏活动中所用之乐,其概念与“俗乐”相类似;其二是指与传统汉族音乐不同风格的,特别是受到龟兹音乐影响的一类音乐;其三则是指唐代九、十部乐中排在首位的“燕乐”,是由张文收所创作的《景云河清歌》一曲。燕乐的音乐由三部性的结构组成,有散序、中序、曲破。其中散序是由器乐演奏的序奏,中序是慢板的有歌唱和器乐的表达,曲破是由舞蹈加入,由慢渐快逐步到乐队演奏到高潮最后结束。燕乐大曲的曲式结构就由此组成。在燕乐大曲里面有很多作品,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霓裳羽衣舞》,它是由唐玄宗根据天竺音乐改编创作的一部作品,在当时具有相当高的知名度。在白居易的《霓裳羽衣舞歌》的长诗中描述了这部作品有36段之多,可以想象出这部作品结构之庞大与宏阔。在燕乐大曲中还有一部作品《秦王破阵乐》,这部作品又称《破阵乐》,反映秦王李世民大败判将刘武周的故事,由军中兵士为其而作。李世民即位之后重新“协音律”,在宴会中使用,规模庞大,表演时有120人“披甲持戟”参与,以大鼓为伴奏,“发扬蹈厉,声韵慷慨”。现存日本的《秦王破阵乐》曲谱,相传为唐代演奏的琵琶谱。法曲在隋唐时期也是很有知名度的一种音乐体裁。关于法曲名字的来历,世人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法曲与佛教有关,是佛教法事活动中所用的器乐演奏。还有人认为法曲就是一种器乐表演,我们知道唐玄宗喜欢法曲,在梨园中设置了专门的乐队进行排演,演奏的作品主要就是法曲。在隋唐时期还有一种很重要的音乐体裁就是曲子。曲子是隋唐时期的一种民间“俗乐”。由各地音乐相融发展后,文人依据“胡夷里巷”音乐填词而成的歌曲形式。乐句结构长短不一,节奏活泼多样,接近口语化。曲子的词又称“长短句”,即为后世的“词”。初期亦为绝句或律诗作词,之后逐步发展为自由化唱词的艺术歌曲。如由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发展而来的《阳关三叠》,又称《渭城曲》《阳关曲》,后来由琴家改编为琴歌形式而盛传。在隋唐时期的另外一种音乐形式为变文、俗讲。变文、俗讲实质上是一种形式的两种表现。俗讲是一种讲唱形式,是佛教中教义宣传有说有唱,有讲文有韵文这样的一种表达,记录下的唱本我们称为变文,1900年在敦煌藏经洞中发现了大量的变文唱本。在这一阶段还有一种音乐形式就是文人的琴曲,这类音乐在唐代的贵族阶层是不受重视的,统治阶层并不喜欢琴乐,但在文人阶层却得到很好的发展,其作品《梅花三弄》《阳关三叠》《大胡笳》《小胡笳》在今天被大家所熟悉,这些都是唐代时期创作的琴曲。还有一种音乐是综合性艺术的体现,如歌舞戏、参军戏,掺杂歌舞音乐,舞台动作表演;还有舞蹈中有健舞、软舞。

其次,进行完上述详细的介绍之后,如何让学生亲身体验这样一种音乐盛世,华侨大学音乐舞蹈学院郑锦扬先生对其研发出一种融入创造性思维模式的课堂教学,让学生亲自依据唐代格律诗的规律进行创作、填词、作曲。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加深对这一时期音乐文化的理解,还能发挥学生个性化的创作。一首原创的格律诗,配一曲原创或者经典的古琴曲,配一段原创的古典舞蹈。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汉唐音乐文化的美。如由研究生一年级学生创作的《枫》:流霞万傍渲天野,沉镀漫江链火洲。皎若艳朱逐浪花,边亭殷血伫原畴。《无题》:花影逸箫声,波澄月自清。此情唯脉脉,两岸共盈盈。《归去》:黑云独揽群星涌,孤月偏行接外清。海潮拨灯照鬓丝,风铃寄语弄斜影。遥知珏岭披霜寒,却叹厦侨秋夜静。待到学成归去时,八音共奏晋乡情。《消愁》满目芊芊随雨乱,庭前簌簌叶消愁。千山远月悬星影,迹入尘中解忘忧。夙夜身寻楼远去,归人缱绻觅思柔。浮生若梦当回首,对饮欢歌酒入喉。面对由一群90后的学生所创作出的诗作,我们看到隋唐音乐文化在当代年轻人中的传承,同时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得课堂生动、活泼,富有创造力。让古典与现代跨越时空的连接,让文字中所描述的音乐形式转化成现代人心中活态的旋律。这样的教学模式值得教授古代音乐史的老师们借鉴。

三、近现代乐史教学——研究性论文写作与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近现代乐史教学,不仅要加强扎实的理论教学,同时要加强各时期理论分析与音乐作品赏析。面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要对教材进行分层,从而达到对不同专业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在近现代乐史教材中,音乐类型主要分为传统音乐和新音乐两大部分,传统音乐在鸦片战争后的历史走向与新音乐的发展路径各不相同。在历史进程的大框架下,时间—音乐种类—代表人物—代表作品是近现代乐史教材的主要脉络。这种介绍性的线索正式对音乐专业本科生音乐史学常识性的知识输入,这也是对本科生阶段乐史学习的基本要求。与此同时,如何在完成基本要求的基础上,针对有意向通往研究生学习的本科学生进行适当的研究型方向的乐史学习培养,并在基础教学课堂融入研究性的论文写作的方法介绍,并启发学生在这方面的兴趣,为培养学生今后继续在中国音乐史方向的进一步学习做好过渡与铺垫。作为一名在华侨大学具有侨生平台的音乐舞蹈学院教学的中国音乐史教师,应该选择具有国际生活背景并同时又对中国音乐文化深感兴趣的作曲家赵元任、江文也、谭盾等进行专题的讲解并提出研究个体作曲家及作品的方法,同时也起到培养侨生的爱国情怀与文化认同。

以中国近现代乐史中的江文也先生音乐研究为例,对本科生进行音乐人物的专业讲解时,首先要让学生了解音乐家的生平,如何对音乐家的生平进行了解,就要对资料的搜集具备一定的针对性。了解他的祖籍、出生地,每个时期的音乐学习经历,这些对于音乐家日后的作品形成具备了哪些条件。由外而内、由表及里地深入挖掘,并提出问题,再予以解决。江文也先生的国际背景:祖籍在福建永定,出生在台湾台北,在福建厦门学习音乐技艺并留学日本,成名于日本,同时受到欧美音乐的重大影响,他的个人成长环境和音乐学习经历融合了20世纪中国文化、日本文化、欧洲文化的综合因素,从而辐射出中国新音乐发展所关联的丰富的国内历史环境与国际历史环境。首先从他儿童时期的学习经历来看,幼年家庭教育里充满福建闽南文化与客家文化的氛围,同时又在台湾接受教育,而这一时期台湾的文化又主要由中国传统文化构成如中文、诗歌、戏曲等。他的作品中钢琴曲《厦门渔夫舞曲》、《三首厦门歌曲》、《台湾舞曲》(1936年)、《阿里山的歌声》(1983年)、声乐曲《台湾山地同胞歌》、钢琴曲《乡土节令诗》、管弦乐曲《白鹭的幻想》、《第四交响曲》等都反映出他对出生地厦门,以及成长地台湾闽南地区深厚的文化渊源和情感。后来留学回国后定居北京,又接受了中国文化中重要的儒家文化的熏陶,因此这是他后来将自己的音乐作品定位为中国传统文化写照的成因,作品有《孔子庙的音乐》《寄北京的三部作》。他的这些作品技法融合了东方五声音阶与现代和声手法的新风格。在日本留学期间,系统学习西方音乐作曲技法,从这点我们也可以看出当时欧洲音乐以強势影响亚洲音乐的国际环境。因此课堂上赏析一部作品—了解作曲家生平—了解国内当时的音乐环境—了解欧洲某一时期的音乐环境,这样的专题讲座给学生呈现出另外一条逻辑脉络,正好与教科书中的时间—音乐种类—代表人物—代表作品这条线索呈现出纵横向经纬度的关系。这样的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学习既有宽度又有深度。

中国音乐史这门时间跨度之长,相关学科联系之广,知识涵盖量之大的学科在每学年两个学期72个学时内完成,对于施教者(教师)的要求是十分艰巨的。只有通过施教者自身学识的完善、理念调整、方法更新才能够适应目前在新时代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受教者(学生)。如何打破课堂教学既定的教材内容和教学模式,探寻解决目前呈现出的新情况、新问题,如新一代的学生在音乐技能、感知力,文化知识积累、获取各方知识的意识、手段都在提升与老师固定单一的研究领域及教学手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使得施教者并不易驾驭中国音乐史的通史教学,从受教者的角度出发,除了固态的教材知识讲解,更需要引导型的教学手段对关联的交叉学科进行启蒙,对研究性的学术方法进行引导,通过创造性的尝试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同时也是对施教者自身学识完善、理念调整、方法更新的不断完善。

猜你喜欢

课程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课程故事撰写的结与解
让“隐性课程”会说话
构建“双有绘本共读课程”的实践探索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博雅育英 缤纷课程
课程融合要学会做“减法”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