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21-09-10刘艳丽
刘艳丽
良好的课堂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内容,合理创设教学情境,引导他们融入情境中,通过感悟、对比、分析等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以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一些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案例、场景、模型、建筑等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将其与数学知识相结合,创设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学习知识,这样不仅可以拉近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距离,还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面面垂直的判断定理”的时候,笔者创设了如下情境:在工程建设中,建筑工人用一端系有铅锤的线来检查墙面与地面是否垂直,若系有铅锤的细线紧贴墙面,则墙面与地面垂直,否则不垂直,为什么呢?该问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较为贴近,学生在模拟、分析、讨论后表示:“因为铅锤垂直于地面,并且铅锤紧贴墙面,所以墙面与地面垂直,”然后,笔者引出了平面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则这兩个平面垂直。
接着,笔者演示了开门、关门的场景,并提问:“门与地面是否垂直?为什么?”学生结合所学的平面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回答:“垂直,因为门柱与地面垂直,并且门柱在门上,所以门与地面是垂直的。”
这样不仅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还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二、引入故事,创设教学情境
大部分高中生都对故事比较感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一些与数学知识相关的故事来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故事可以是生活中的故事或者名人故事等。
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列知识的兴趣,还让他们知道了等差数列前n项的和公式是如何推导出来的。
三、组织学生开展游戏活动,创设教学情境
组织学生开展游戏活动,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创新意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教学的内容,组织学生开展游戏活动,合理创设一些教学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游戏了解数学知识的应用方法、生成原理等。
例如,在教学“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时,笔者要求学生以6人为一组,运用剪刀、纸、笔、尺等工具比赛制作正方体、长方体、四棱锥、圆柱、圆台等5种空间几何体,学生顿时投入到紧张的比赛中,就连平时不爱学习的学生也积极参加,在比赛结束后,笔者要求他们评选出表现优秀的小组,这样,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然后,笔者问道:“这5种几何体都有什么特征呢?”学生们纷纷踊跃发言,有的说道:“正方体的六个面都是正方形,”有的说道:“圆台的上下底面平行,”有的学生表示:“圆柱的侧面是长方形,”……这样,学生通过观察、分析,了解到了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
要创设出好的教学情境,教师需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兴趣、爱好、生活、关注点,精心研究教材,认真备课,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案例、故事、游戏等,将其融入课堂教学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他们的思维,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
(作者单位: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