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阅读教学中“去碎片化”的必要性与措施

2021-09-10张紫扬

高考·下 2021年1期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必要性措施

摘 要:语文阅读教学中“去碎片化”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需要,是提升学生深度思考能力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需要。目前,全民阅读氛围的熏染、教师提高对阅读的重视以及新课程标准的出台使语文阅读教学中“去碎片化”十分必要。未来,教师应当通过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挖掘深度思考的魅力以及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等方式促进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去碎片化”,从而帮助学生挖掘阅读的真正意义。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去碎片化”;必要性;措施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进入了“碎片化时代”,所谓的“碎片化时代”是指人们只注重追求速度,忽略了对质量的重视;只注重获取事物的表面现象,不重视挖掘表象背后的真相。在“碎片化时代”,每个人都被淹没在浮躁的社会氛围中无法自拔,深度阅读以及深度思考似乎成为了一种奢侈。但是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碎片化时代”的各种弊端逐渐显露,人们开始回归于理性,发掘深度思考的魅力。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同时也是提升学生思考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新时代下促进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去碎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语文阅读教学中“去碎片化”的必要性

(一)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需要

批判性思维包括批判性精神、批判性思维的基本技能以及批判性思维的自我调节和监控能力,所谓的批判性精神是指人们要对社会事物保持一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要勇于从不同的角度看待身边的事物;批判性思维的基本技能主要包括解析事物的能力、评价能力以及推测与假设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自我调节和监控能力是指人们在批判性思维中具有的自我调节和自我監督的能力。积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有助于提升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自我控制能力。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通过教师的长期教育逐步形成,而阅读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重要途径,因为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获得大量的知识以及人生哲学,但这都是在深度阅读基础上实现的,任何“碎片化”阅读都难以提升学生的精神文明水平以及对新事物的认知能力,所以说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去碎片化”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需要[1]。

(二)提升学生深度思考能力的需要

人们在“碎片化时代”都注重追求效率,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多的信息以及知识,但是知识本身是一种深层次的内容,人们在单纯追求“量”的同时忽略了对“质”的追求,这就在一定意义上消解了深度阅读的重要作用。阅读本身是一个深度思考的过程,作家在进行文学创作时很少会直抒胸臆,更多的是将自己的情绪以及感情色彩通过隐晦的形式呈现出来,而且很多文学作品是以讽刺现实生活为主的,这种讽刺并不是直接的嘲讽,而是借助一定的事物表现作者对现实社会环境的不满,例如鲁迅在短篇小说《药》中借用“人血馒头”讽刺无知的群众,讽刺黑暗的社会现实。这种深层次的内容无法通过“碎片化”阅读获取,需要读者充分结合作家的生活环境以及当时的社会现实进行理解,这个理解的过程就是深层次阅读的过程。学生尚处于学习知识的阶段,如果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受到“碎片化时代”浮躁环境的影响,在课堂上进行走马观花式讲解,就不利于提升学生的深度思考能力。

(三)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需要

学生的核心素养包括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去碎片化”主要是丰富学生的文化基础。文化基础强调人需要具有一定的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这两者都可以通过阅读的方式获得。书籍的种类有很多,如文学作品、科技书籍、常识类书籍等,学生通过阅读可以知晓生活中方方面面的事情,从而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以及科学文化水平,形成属于自己的文化基础。“碎片化式”阅读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的知识储量,帮助其获得生活中以及书本中的一般知识,但是这些知识都只是“皮毛”,难以满足学生提升自己科学文化水平的需要,对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来说其作用更是微乎其微,所以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积极“去碎片化”,帮助学生养成理性思考的习惯,从而通过阅读切实丰富自己的文化基础,提升自己的核心素养。

二、语文阅读教学中“去碎片化”的可行性

(一)全民阅读氛围的熏染

近些年来,随着“全民阅读”口号的提出,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了浓郁的阅读氛围。现象级文化类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以及《朗读者》让我们看到了中国诗词以及文学作品的美;《见字如面》的播出帮助人们远离世俗喧嚣,重新回归于安静、厚重、承载历史记忆的书信中,这些书信中有父母对子女的殷殷期盼与谆谆教诲,有对爱人的思念与赞美之情,也有少年励志报效国家的豪言壮语;“喜马拉雅”、“为你读诗”等App借用新兴技术手段丰富了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同时它将文字知识以更加新颖的方式传递到读者身边,等等。整个社会都呈现出了一种现代、多元的阅读环境。在这种社会环境的影响下,校园内的阅读氛围也愈加浓烈,从图书馆到自习室再到校园内的每一个角落都随处可见“读书人”,这对于促使更多的学生主动阅读来说具有重要作用[2]。

(二)教师提高对阅读的重视

我国的传统教育“以成绩论英雄”,在这种教育方式的影响下教师将提升学生的成绩作为唯一目标,任何在短期内难以提升学生成绩的教育都被教师抛之脑后,阅读就是其中一个。阅读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并且强化学生的理解能力,但是阅读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其作用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才能逐渐体现出来,而在提升学生成绩方面很难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所以阅读长期被语文教师忽略。但是近些年来,有更多教育工作者逐渐认识到了阅读对于促进学生长远发展的重要作用,比如2017年10月,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余党绪老师在《语文学习》上发表了《整本书阅读或可成语文教改的发动机》一文,在文中论述了整本书阅读对于语文教学以及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又如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的窦桂梅校长也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3],等等。教师提升对阅读的重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学生主动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而这也为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去碎片化”提供了前提条件。

(三)新课程标准的出台

新课程标准是教育的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是教学改革的风向标,目前为止,我国的18种课程标准实验稿已经正式颁布,这标志着我国的课程教育改革进入新阶段。在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语文的学习任务群,在为高中阶段语文教学拟定的15个学习任务群中有10任务群包含“阅读”、“作品”、“论著”等字样,这充分体现出了我国教育界的多数人已经认识到了阅读的重要作用[4]。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養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过去由于缺乏相应的引导因素致使阅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受到教师的重视,但是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出台,阅读将贯穿语文教学的始终,这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去碎片化”提供了方向。

三、语文阅读教学中“去碎片化”的措施

(一)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

整本书阅读教学是指教师在阅读课程中注重对学生讲解整本书的内容,即从作者介绍到成书的社会背景再到书中的语言特色、内容价值等方方面面的知识。教师若想通过整本书阅读教学强化语文教学中的“去碎片化”就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教师应当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为教学目标。不同的教学目标会导致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有不同的侧重点,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为教学目标有助于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充分发挥阅读的重要作用。其次,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需要做到因“体”施法、因“旨”施法。所谓的因“体”施法是指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文体采用不同的授课方法与阅读方法。因“旨”施法是指教师应该根据阅读目的的不同选用不同的书籍进行讲解[5]。最后,教师应该强化自身对书籍的阅读。只有教师提升自己对书籍的熟悉程度才能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整本书教学,以此提升学生对书籍内容的理解。教师应当在课余时间阅读大量的书籍,并且查找关于书籍的资料,强化自身的理解水平以及对相关知识的掌握。

(二)挖掘深度思考的魅力

挖掘深度思考的魅力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推动语文阅读教学中“去碎片化”进程。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挖掘深度思考的魅力需要做到:首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学生是接受知识的主体,在受教育阶段尚未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此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通过独立思考的方式寻到解决问题的办法,长此以往,学生会发现独立思考的乐趣,进而提升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其次,鼓励学生挖掘书籍背后的故事。书籍是反映作者心理的窗口,每一本书籍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作者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创作出来的,学生只有在充分掌握这些信息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明白书中内容,而且学生在挖掘书籍背后的故事时需要思考这些故事与书籍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作者的影响,这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深度思考能力[6]。

(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促进语文阅读教学中“去碎片化”的举措之一,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首先,推荐与教学目标相关的书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功利心理”,即只愿意接触那些与课堂知识相关的内容,教师推荐学生阅读与授课内容相关的书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学生积极阅读。其次,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阅读品质。学生拥有坚持不懈的阅读意志力是进行阅读教学的基础,教师应当让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阅读计划并且定时报告阅读计划的执行情况,以此促使学生有计划地读书,坚持不懈地读书。

结语

阅读是提升学生精神文化修养的重要手段,虽然阅读的成果看不见、摸不着,但对于促进人的健康成长来说具有重要作用,当今时代“碎片化”阅读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但是其弊端也不容忽视,尤其是它削弱了理性思考的能力。因此,若想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阅读水平就必须“去碎片化”,从而让学生在深度阅读中提高自身阅读素养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黄婷.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D].芜湖:安徽师范大学,2019.

[2]段会莲.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策略[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8.

[3]沈莉莉.文本细读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D].苏州:苏州大学,2017.

[4]周雪.小学语文阅读类微课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6.

[5]谢珊瑚.小学语文教师实施教学生活化的困境与出路[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16.

[6]贾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3.

作者简介:张紫扬,(1991.4-),男,汉族,江苏省常熟市人,本科,常熟市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二语文

猜你喜欢

语文阅读教学必要性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基础+自助”的“自助餐”
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阅读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