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城市化为例

2021-09-10姚建云

高考·下 2021年1期
关键词:城市化可视化过程

姚建云

教材上呈现的往往是结论性的知识,而且是抽象的、理想化的、静态的一般规律,而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往往是复杂的、不断变化的不良结构情境。运用知识化结论去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就会陷入固化的绝境。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挖掘知识背后的思维过程,或者说用可视化的思维展示地理知识的形成过程,理清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实现结构化学习。

“思维可视化”是一种激发学生思维主动性、提高学生思维效率的高效课堂教学手段和途径。

一、思维的含义

思维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是借助于语言实现的,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地理思维是指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推理、预测等基本思维形式与地理科学内在逻辑的融合。

地理知识是思维的产物、智慧的结晶,但学生所学的地理知识是以现成结论的形式出现的,论证说明简洁,并常是定型化了的知识,所以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必须经过充分的、反复的思维。如通过比较思维,理解区域间的联系与差异,进而理解区域地理特征;通过分析与综合,理解组成自然、人文地理环境的各要素及其相互联系、制约的关系;通过抽象与概括,认识地理事物的本质特征;通过地图思维,判读和认识地理环境的特征等等。無论是“知识──能力”,还是学习目标的层次划分“识记──理解──运用──创新”,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实现都离不开思维的推动。所以说思维是全面实现教学任务的重要支撑和必备条件。

二、思维可视化教学

思维可视化是指运用一系列图示技术(思维导图、模型图、流程图、概念图等)把本来不可视的思维(思考方法和思考路径)呈现出来,使其清晰可见的过程。被可视化的“思维”更有利于理解和记忆,可以有效提高信息加工及信息传递的效能。

所谓“思维可视化教学模式”就是将思维可视化技术与思维型课堂教学理念整合起来,形成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思维能力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模式。思维可视化教学聚焦在思维层,始终坚持把“思维能力训练”作为核心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将“知识”背后的规律、方法、思维方式作为比知识还重要的“关注点”,清晰地呈现出来,并在训练中得到强化,形成能力,并在进一步的训练中得到迁移。

三、思维为什么要可视化

目前大多数教学关注点在“知识”,教学的目标是把知识“学会”,强调的是认知结果。“知识加工”和“问题解决”的思考过程往往是不可见,而且教师和学生都更多关注答案,忽视答案的生成过程。然而,学生思维的发展并不来自于“答案的累积”,而来自于“生成答案的思维方法和过程”。“答案的累积”只是增加学生的“感性答题经验”,而不能提高学生的“理性解题能力”,所以当题目或题型一变,学生便无法应对,因为“感性经验”对不上号了。

因此,要提高教学效率,就必须变“强调答案”为“强调答案的生成过程”,变“依靠感性经验答题”为“运用理性思考解题”,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把“看不见的”思维的过程和方法清晰地呈现出来,以便更好地理解、记忆和运用。教学的关注点在“思维能力发展”上,教学的目标是通过“知识”这个“媒介”让学生学会学习,强调的是认知过程即学习方法和学习体验。

四、以城市化为例---探索思维可视化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

(一)课程标准

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课标解读

程标准的行为动词是概括和解释,条件是运用有关资料,内容是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其中概括和解释的结果反映的是信息获取、分析、归纳、整理的过程,在教学中我们不是要呈现结论,结论就在教材之中,而是要呈现“看不见”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帮助学生更好理解、记忆和运用。

(三)教学过程

1.以时间为线索,以示意图为工具,比较分析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的特点。

在城市化发展的不同阶段,大城市出现的现象不同。中期加速阶段表现为郊区城市化,是指城市市区人口向城市外围的郊区迁移。随着人口向郊区迁移和郊区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使得市中心区人口减少,郊区人口增加,城市总人口增加。后期成熟阶段出现逆城市化,是指大城市的人口和工商业迁往离城市更远的农村和小城镇,结果大城市人口出现负增长,中小城镇和乡村从事非农业生产的人口增加。随后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吸引人口再次迁回大城市,出现了再城市化。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的表现都是大城市市中心人口外迁,但是迁移的距离不同,对大城市的影响不同。为了弄清它们的本质区别,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本人采取示意图和列表比较的方式,从直观形象入手,加以抽象概括,展现思维过程,抽取事物本质。

2.以问题为引导,帮助学生建立知识链接,培养正确的地理思维方式。

问题1:阅读教材说出城市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尝试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只有明确了问题,才能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措施和问题是对应的因果关系,问题是因,措施是果,有因才有果。本人采取的教学方式是用箭头连线建立问题与措施之间的链接,培养学生的因果思维。

问题2:城市化发展的后期,分析大城市出现逆城市化的原因。

首先明确什么是逆城市化,明确人口迁移的方向,进而推测迁移的原因。推动人口迁移的动力不外乎推力和拉力,推力是指那些使得人群离开某地的因素,拉力是指那些吸引人群来到某地的因素。按此推理,该问题可分解为几个小问题,从而使思维可视化。

问题3:联系实际,运用实例,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中直接罗列了城市化对地理的环境的影响,没有对此问题加以分析,学生接受的是固定的结论,只是进行了知识性的学习,没有认知性的分析。本人在教学中对该问题进行了如下剖析,使问题的分析过程可视化,有利于学生地理思维的养成。

通过剖析,问题的重点就落在:城市化过程中对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影响,其中又突出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要提醒学生结合实际,联系必修一中气候、水循环的有关知识,展开具体分析。一般分析思路如下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两方面的,有利和不利。合理的城市化可以改善环境,使环境向着有利于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和促进社会发展的方向转变,降低人类对环境的压力。但是,过快的城市化就会使城市环境质量下降,出现。就业困难、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等问题。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使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协调统一。为此,人们在城市化中引入了生态的概念,提出了建设和发展生态城市的目标。一方面在城市建设中,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使城市景观尽可能地与山、河、湖、海、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

3.用思维导图构建本节知识体系,使零散的知识串成链,使知识更加系统性。

在思维可视化过程中,思维是核心,可视化是呈现手段。可视化的思维更易被理解,被接受,被评价,更有助于人的能力迁移综合素质提升,它能促进思维激发和思维整理,使零散知识系统化,思考轨迹程序化,抽象知识形象化,隐性思维显性化,从而大大提升教和学的效能。

猜你喜欢

城市化可视化过程
数据可视化设计在美妆类APP中的应用
思维可视化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教学设计
复变函数级数展开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复变函数级数展开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复变函数共形映射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复变函数共形映射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