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游泳教学的技巧与技能训练方法研究分析
2021-09-10杨一帆
杨一帆
游泳运动在水中实行,区别于其他体育运动,具有舒缓身心、调动全身机能的特性。学生在学习游泳技能及技巧期间,应注意自身身体健康状况,避免高强度的体能训练造成机体的损伤。教师亦应着重展现游泳的体育锻炼优势,在教学上多下功夫,有效展开自身教学技巧及技能训练的完善研究。因此,本文对大学生游泳教学的技巧与技能训练方法研究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大学生游泳的教学难点
首先,当前大学生普遍缺乏游泳相关的理论知识。提及游泳,大学生的表态多数为简单的“会”或“不会”。普罗大众所说的“水性”便涵盖“浮力”、“压力”、“阻力”等知识概念,由此可见,游泳在体育教学层面亦具有一定的深度。大学生在体育学习期间往往热衷于游泳课程的实践操作,缺乏对理论知识的学习热情。这种境况不仅影响其后期技艺的掌握,还会因部分形体动作外知识盲点的存在,导致安全危险事件的发生。游泳课程的理论教学往往均于池边展开,学生的注意力也会被湛蓝的清水所吸引。至此,理论值的缺乏与教学推进的困难,便成为大学生游泳教学的一大难点。
其次,当前大学生身体基础素质存在差异。受应试教育理念影响,我国学生自小学阶段便缺乏对体育教学的重视。多数体育课不仅沦为“娱乐课”,还经常被其他主课老师所“占领”。时间推至大学,学生拥有了相对自由的学习时间,对于体育教学的认知却依旧“保持不变”。当代信息技术发达,大学生作为走在时代潮流尖端的年轻人,多热衷于室内娱乐。在闲暇时间甚至可以做到“手捧电脑,足不出户”。此种境况下,院校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普遍偏低。尽管其中不排除部分学生热衷于健身及单项体育运动,但整体学生身体基础素质的参差不齐,依旧是院校游泳教学的一大难点。
最后,是当前游泳教学手段的存在一定的局限。当代大学体育教学多注重应试考核或竞技培养,或多或少削弱了游泳课程锻炼体能,增强体质的教学初衷。教师多采用“重口述传授,轻操作演示”的教学手段,不仅弱化了体育教学实践性的呈现,还会致使学生学习兴趣快速流失。部分学生或存有惧水、恐高等不利于游泳教学的个人特殊境况,单一、笼统的教学手段,使学生无法及时与教师沟通;再结合部分教师急于求成的心态,致使优质教学效果达成及教学秩序的维持直接变成一种奢望。
2 大学生游泳教学的技巧分析
大学生游泳教学应优先实现多元化方向的转变。我国院校体育教学在某种程度上参考了国外体育教学的模式,相对注重竞技性模式的培养。当前新式教育改革的推进,使更多教育从业者了解到各学科教学素质引导的重要性。体育学科游泳教学的引导侧重,便是与身体健康息息相关的体能素质。由此,游泳教学需已改传统经济发展侧重的教育模式,从兴趣出发,加强学生课堂参与及互动的效力,使学生在游泳运动中获得更多的快乐,进而逐步实现体能素质的有效提升。另外,教学不应仅局限于课堂,针对具有一定竞技意识的学生与游泳运动爱好者,教师可联合院校举办校内游泳比赛,刺激学生运动技能应用的主观能动性,实现教学成果的有效展现。
大学生游泳教学可适当启用新式教学模式。传统的大学生游泳教学形式单一,致使课程缺乏实践演示,师生互动效率较低。为改善此类境况,院校体育教师可应用新式教学模式,创新教学内容。教师可采用分层教学模式,优先了解学生当前体质、运动能力水平、游泳知识及技能的持有状态,进而将学生分为“大师组”、“黄金组”及“青铜组”,确保学生在学习中获得适合自己的教学引导。“大师组”可进行系统的知识与技能讲解,任命学生担任组长监督整组的实践训练;剩余两组需受到教师相对“偏向”的关注,其中“青铜组”可随时向教师报告练习过程中存在的状况,借助教师力量高效克服恐水、闭气不畅、动作不标准等困境与学习问题,尽快缩短与“大师组”与“黄金组”的差距。
3 大學生游泳技能训练方法
在游泳教学中,技能训练是整体课程流程的重点。为促进学生游泳技能的高效掌握,教师可带领学生下水,优先了解部分技能在水中实行的具体情况。结合水流的波动与自身体型在水中的沉浮程度,学生可更好地理解部分动作实行的原理,并以实行结果为准,及时对自身的非规范操作进行调整。期间,教师可告知学生优先实现“游动”及“浮起”,再逐步调整自身动作的标准程度。对于部分学生“标新立异”的技能展示,教师应及时制止,避免其不规范操作导致体能过度消耗或伤及身体。在学生普遍掌握技能的实行标准后,便要开始长期、反复的训练。为避免学生兴趣的丧失,教师可适当添加小游戏增添训练趣味性。如在学习仰泳时,教师可将一枚气球放置在学生腹部,学生需在练习过程中保持气球位置。此类小游戏提升了学生练习的专注度,亦舒缓了学生反复练习无聊心态。
总的来说,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院校体育课程身体素质提升的教学要义逐渐突显。相关教师应优先了解大学生游泳的教学难点,进而通过多元化教学理念的转变及新式教学模式的启用,完善当前游泳课程技能训练,促成自身教学技能稳步提升。
(作者单位:陆军装甲兵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