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污名化操作及应对策略探究

2021-09-10唐晓宇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1期
关键词:新冠肺炎话语权策略

摘要:疾病的出现往往伴随着对患病者的道德隐喻,产生污名现象,“蒙污者”也难以常人化。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西方部分政要及媒体污名我国的现象频繁发生,不利于我国国家形象的建构与国际关系的拓展。因此,本文以案例分析为切入点,探析污名化产生的原因及社會影响,提出应对措施。

关键词:新冠肺炎;污名化;话语权;策略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1-0055-02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在西方部分政要及媒体中,有关“黄色警告”“亚洲病人”等污名化言论频现。尽管世界卫生组织(WHO)已于2020年2月将新冠肺炎命名为“COVID-19”,美国政要仍称其为“中国病毒”。有学者认为,“流行疾病的报道最终会与国家及民族的形象挂钩,形成一个民族的隐喻”[1]。污名化塑造了关于疾病的媒介记忆与文化记忆,产生了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本文探讨疫情污名化的操作策略、深层原因及社会影响,提出应对措施,为消除污名提供参考意见。

一、污名的提出及其特征

污名“stigma”一词最早源于希腊,用于指代身体记号,以通告携带者具有不寻常或不光彩的道德地位。1963年,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将污名界定为使个体异于常人的社会不期望与不名誉的特征,它是蒙污者的自身特征,也是社会建构的结果[2]。1985年,琼斯(Jones)等人突破污名的静态分析,将其视为对个体刻板印象的结果[3]。此外,有学者探析污名产生的原因:古索(Gussow,1970)追溯殖民背景下西方人对麻风病与东方人的污名化,揭示污名与权力的不平等联系[4]。怀鲁(Wailoo,2006)梳理20世纪美国疾病与污名的现象,发现种族污名化与疾病污名化在美国非洲后裔身上实现了融合[5]。珀森(Person,2004)等人对SARS病毒的研究发现,美国人对亚裔存在恐惧心理,导致对后者的污名化及歧视现象出现[6]。由此观之,污名化与种族文化差异、权利不平等、心理恐惧等因素相关。至于污名的操作方式,包括贴标签、模板化、分离、地位损失和歧视[4]。

2020年春,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尽管WHO及科学家多次强调疫情发源地存疑,尽管中国出手援助包括美国在内的多个国家,但部分西方政要及媒体仍多次将中国视为疾病来源地而污名化中国,具体表现及操作方式如下文。

二、污名化的具体表现及其操作策略

3月1日,WHO宣布新冠肺炎具备全球“大流行”(Pandemic)特征,对中国的污名以此为界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在第一阶段,污名在媒体上多采用标题与配图的方式呈现。法国《皮卡尔信使报》(1月26日)以法文“黄色警告”和“黄祸?”为标题;美国《华尔街日报》(2月3日)以英文发布标题“中国是真正的东亚病夫”;澳大利亚《悉尼先驱太阳报》(1月29日)以“Chinese virus pandamonium”(该词故意将e改写为a,将熊猫与“一片混乱”拼凑在一起)为题,并以不同颜色标识熊猫……对疾病的恐惧引发对中国的抵触情绪,长久以来,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刻板印象进一步佐证了这些污名。此时国外疫情尚未大流行,污名多停留在嘲笑、讥讽与污蔑层面。

在第二阶段,随着疫情在西方世界超乎异常地传播,对中国的污名愈演愈烈,且与甩锅逃责及选举政治结合起来。福克斯主持人沃特斯表示“中国欠世界一个道歉”;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推特上称新冠病毒为“中国病毒”;美国参议员科尔宁认为疫情源于中国文化,“因为在那里的文化中,人们吃蝙蝠、蛇、狗和其他东西”……在这一阶段,病毒起源及流行被归咎于中国,中国亦被要求承担巨额经济赔偿,美国密苏里州与密西西比州均曾对中国提起诉讼,污名也从嘲笑、隔岸观火转向谴责、起诉和索赔。其用意一是甩锅,以掩盖其抗疫无能的表现,逃避国内民众的问责,为选战做足准备;二是利用其国际地位及话语权引导多国跟随,以此打压中国,抑制中国崛起。

三、疫情污名化的原因

与污名并行不悖的,是反对污名化的呼声不断增强。4月7日,英国《自然》杂志针对此前将新冠病毒直接与中国武汉联系起来的做法,接连三天以社论的方式在官网及社交账号上发文道歉。然而,要彻底清除关于污名的记忆,避免再次陷入污名,有必要探究污名产生的诸多原因。

(一)古老的恐惧与道德的隐喻

疾病如同鬼魅一般行迹无踪,它使人们虚弱甚至死亡,对于疾病的恐惧使其逐渐附着上道德、社会、文化等多重含义。美国学者桑塔格在《疾病的隐喻》(1978)中指出:“任何一种被作为神秘之物加以对待并确实令人大感恐怖的疾病,即使事实上不具有传染性,也会被感到在道德上具有传染性。”[7]人们将梅毒看作是生活放纵不检点的象征,将钩虫病认作是懒惰的根源,将麻风病患者看作是魔鬼、有罪之人。当疾病成为一种对行为的惩罚与对道德的批判时,污名化随之出现。因对新冠病毒的无知与恐惧,遂将其视为中国人恶习的结果,由此将疾病与道德相联系,尽管毫无事实根据可言。

(二)新闻专业主义的缺失

从新闻专业主义的角度考察,由于疫情难以溯源,无形中使得某些媒体放弃追寻真相的努力。与此同时,商业利益的驱动使媒体倾向于迎合受众,具有刺激性且吸引眼球的言论遂成为一种适时的选择。多种因素联合作用,有关偏见、歧视且挑动情绪的污名化言论见诸媒体端也就不足为奇了。此类操作逐渐加深对中国作为病毒来源地的刻板印象,唤起有关“东亚病夫”的古老记忆。

从国际政治报道的角度而言,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别,西方媒体在报道自身与中国的关系时经常选择不同的新闻框架,影响新闻框架的因素包括传播者个体、媒介组织、媒介惯例、外部因素和意识形态等层面[8]。二者相互作用形成新闻报道的框架并作用于受众的接受与理解。疫情中,中国和意大利均采取封城措施,《纽约时报》(3月8日)在其官方推特上发布两条截然相反的推文,前者抨击中国损害民众的生活与自由,后者盛赞意大利为阻止疫情扩散而不惜牺牲经济。相同的封城措施招来截然不同的解读,“逢中必反”,将中国的任何行为都建构为负面的。

(三)作为权力的话语体系

自WHO确定新冠肺炎名称后,一些媒体更正了对中国的污名化报道,但部分美国政客仍继续将病毒与中国相捆绑。美国国务卿蓬佩奥一直使用“武汉病毒”,甚至在G7会议(3月25日)上提议将“中国病毒”写入联合声明,遭到与会者拒绝。此后,美国参、众两院引入多项议案,要求调查中方隐瞒疫情的行为。大选在即,对中国的污名有利于将抗疫不力及经济衰退等责任转嫁于中国。

一直以来,国际传播格局存在西强我弱的现象,话语权的优势可为其提供定义事物的力量并形成话语体系。“中国病毒”这种污名背后,就是将中国作为“他者”剔除出去,以确保美国的国家利益和国际地位。为此,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多次回应并呼吁停止污名化。当今世界,话语权是权力的一种实质性体现,话语权的争夺不容忽视。

四、污名化的社会影响及应对策略

受污名影响,社会排斥现象频发,这使蒙污者遭遇安全及心理问题。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自疫情暴发以来,纽约警察局仇恨犯罪特别工作组调查了14起与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的仇恨犯罪,所有受害者均为亚裔。在英国,来自华为的5G信号塔被视为传播病毒的媒介而被烧毁。将中国视为疾情的发源地,将新冠肺炎视为华人的原罪,蒙污者的正常生活深受影响。世界并未因遭遇共同的风险而团结在一起,反而因对种族主義的鼓吹而更加分裂了。我国政府迅速作出回应,避免被进一步污名,主要方式有:

政府层面掌握信息发布的主动权,第一时间提供全面的确切的信息,新闻发言人及驻外使领馆官员积极发声,从国家层面回应世人关切。主流媒体持续发声,采用多种方式吸引受众注意力。新华社(4月30日)发布《病毒往事》视频,采用兵马俑VS自由女神的表达方式,不到3天时间获得152余万次观看,1.5万次转推,2.8万次赞。同日,《人民日报》公众号(ID:rmrbwx)发布《这10个追问,美国必须回答》,指出“美国政府有责任有义务回答清楚,给全世界一个交代”,掷地有声地回应质疑与责难,建构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社交媒体和自媒体逐步成为对外传播的主要渠道。李子柒的短视频在海外的成功传播,给中国故事、中国文化、中国话语的对外传播提供了借鉴。讲好中国故事,普通人的生活也许是最出彩和最能打动人心的,舍弃宏大叙事,从小处着眼,激发共情心理,在相互理解中建构信任感,消解刻板印象,清除污名。

五、结语

全球化背景下,人与病毒的距离是如此之近,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其实,疾病本身并不与那些复杂的意义相关,是人类赋予其道德、文化、政治等诸多方面的意义。面对刻意的污名,我们必须作出强有力的回应,彰显我国抗疫的成效,积极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建构大国形象,维护和谐平等的国际关系。

参考文献:

[1] 纪莉.种族主义的新冠:以病为名——新冠肺炎的全球媒介呈现[J].学术研究,2020(3):9-13.

[2] [美]欧文·戈夫曼.污名:受损身份管理札记[M].宋立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3.

[3] [美]爱德华·琼斯,罗伯特·斯科特.污名·书评:社会污名[J].科学,1985,230(4725):535-536.

[4] 郭金华.污名研究:概念、理论和模型的演进[J].学海,2015(2):99-109.

[5] [美]基斯·怀鲁. 20世纪美国的污名、种族与疾病[J].柳叶刀,2006,367(9509):531-533.

[6] [美]珀森·博比,等.恐惧与污名:SARS爆发中的流行[J].新发传染病,2004,10(2):358-363.

[7] [美]苏珊·桑塔格.疾病的隐喻[M].程巍,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7.

[8] [美]帕梅拉·休梅克,斯蒂芬·基斯.信息的中介:大众传媒内容影响理论[M].纽约:朗曼出版社,1996:3-5.

作者简介:唐晓宇(1997—),女,辽宁大连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全球传播、社会发展。

猜你喜欢

新冠肺炎话语权策略
话语权是一种暴力
政府要做好公共价值的创造者和守护者
新冠肺炎疫情前期应急防控的“五情”大数据分析
科学与价值: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的风险决策机制及其优化
台陆委会正式改称“新冠肺炎”
陈年凡客创始人
争衡·重塑·掌控
Passage Four
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