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护理在 CCU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效果和护理质量分析

2021-09-10梁佳

康颐 2021年1期
关键词:组间心肌梗死发生率

梁佳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在 CCU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效果和护理质量。方法:取之我院 60 例 CCU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病例,均在 2017 年 9 月至 2020 年 9 月展开治疗,同期选择 40 名护理人员参与研究,按照计算机数字表实施随机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30 例患与 20 例护理人员,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临床护理。将护理干预后护理质量与并发症发生率展开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各项护理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护理人员呈更高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心脏衰竭发生概率较对照组患者呈更低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0.05)。结论:为 CCU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临床护理干预, 可提升护理人员护理质量,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较为可靠,值得推广。

【关鍵词】临床护理;CCU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几率;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1.116

前 言

CCU 作为冠心病重症监护室,收治的病人普遍病情危重,危险性较大,常见疾病包含急性心肌梗死。该病多见于老年患者,其呼吸功能以及免疫功能均有所下降,导致治疗效果有所欠佳 [1]。该疾病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易发生医院感染现象,增加病死率的同时使临床护理工作受到影响。为提高 CCU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安全保障,协同临床护理干预介入其中,对可能存在的风险事件进行规避,提升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2]。对此,本研究将探讨临床护理用于 CCU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现将方法与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自我院 60 例CCU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病例,均在 2017年 9 月至 2020 年 9 月展开治疗,同期选择 40 名护理人员参与研究,按照计算机数字表实施随机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30 例患与 20 例护理人员,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该组含男性患者 13 例,女性 17 例, 年龄上下界限为 46 岁、77 岁之间,均值(60.53±3.71)岁;该组护理人员均为女性,年龄上下界限为 22 岁、45 岁,均值(32.72±4.62)岁;观察组行临床护理,该组含男性患者 16 例,女性 14 例,年龄上下界限为45 岁、77 岁之间,均值(60.78±3.65)岁;该组护理人员均为女性,年龄上下界限为 23 岁、45 岁,均值(32.55±4.31)岁;组间患者及护理人员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 >0.05)。

1.2 方法

对照组在 CCU 治疗期间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展开临床护理:(1)明确护理计划,基于患者发病特性以及治疗方式展开护理方案制定,对患者展开综合考量,明确个体差异,提出针对性护理措施,对潜在性的身心问题进行解决,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顺利性;(2)心理干预,为之讲解成功病例,多采用积极性语言鼓励患者,改善家属及患者的复杂情绪, 增进安全感;(3)并发症护理,在护理期间,需持续对患者行心电监护监测其心率变化,并给予持续吸氧,改善心肌缺氧症状,配合医生给予患者血管扩张剂的应用,预防心力衰竭;(4)饮食干预,在患者发病后三小时内少量进食,避免对心脏带来负担,而后可在病情改善期间采用低脂半流质饮食,随着疾病的好转,增加食物种类,预防便秘。

1.3 观察指标

1.3.1 比较两组护理质量:由科护士长制定百分制护理质量考核测评,含护理人员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实际操作、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情况对比。

1.3.2 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含两组患者干预期间出现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心脏衰竭几率。

1.4 统计方法

计学意义。

2 结果

2.1&nbsp;比较两组护理质量

观察组护理人员各项护理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护理人员呈更高水平, 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0.05)。见表 1。

2.2 比较两组并发症几率

观察组患者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心脏衰竭发生概率较对照组患者呈更低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 2。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起病较为迅速,有效的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对患者生命的挽救效果较为重要。在治疗期间患者易受多种并发症影响,导致治疗效果受到阻碍。而展开临床护理干预,可通过制定护理计划,并观察护理期间可能出现的多种并发症,制定风险预防措施,控制病情的发展。可依据患者疾病的特点和发病规律展开护理措施实行,控制潜在问题, 提高安全保障,使护理质量更为可靠 [3]。就上述研究中,观察组在临床护理干预后,护理人员护理质量有所提高,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 表明临床护理干预的应用,安全性以及可靠性较为突出,可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为 CCU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临床护理干预,可提升护理人员护理质量,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较为可靠,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周桂玲,张晓萍,马琳 . CCU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9,17(06):886-889.

[2] 陈小兰 . 心理护理干预用于 CCU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23):132.

[3] 王苗苗 . 观察体位护理在 CCU 监控室中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患者心脏机能的影响 [J]. 中国实用医药,2020,15(15):161-163.

猜你喜欢

组间心肌梗死发生率
院前急救标准化管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急诊护理干预对妇科急腹症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急诊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昏迷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
利用弹力带抗阻练习发展中学生力量素质
急诊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慢速训练法助力体弱人群
优化课堂展示操作 促进有效生成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