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的策略
2021-09-10朱英连
朱英连
摘要:语文的阅读是语文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基础,也是学生语文学习的一个核心环节。国家教育部门明确规定了要重视和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阅读已经成为学生学习语文,感受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为此,下面笔者将以小学语文课内外的阅读为例来进行一个探究,探究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之中实现课内外阅读的有效衔接。旨在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以及促进小学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能力的一个有效提高,增强学生个体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大脑智力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0-354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分为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这两个方面,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成为学生有效学习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阶段开展语文课内外阅读活动,既能更好的引导学生从课外阅读之中学习语文,又能把课内阅读之中所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阅读技巧运用到课外的阅读中去,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人文素养。同时,阅读是指运用语言文字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的活动。它是从视觉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视觉材料主要是文字和图片,也包括符号、公式、图表等。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阅读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文章的思维过程。
语文课内外阅读概念解析
语文的课内外阅读是指要使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有机会衔接,使得学生“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强化学生的阅读期待,深化学生对阅读文本的感悟,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激发学生对阅读的一个良好兴趣,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有效的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语文教师还要正确指导学生进行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并使之与课内阅读教学内容相结合,完成有效的衔接
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的重要性
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包含了经济、政治、文化、历史、哲学、宗教、地理、各地习俗等不同内容。只有在日常的教学之中把课堂内的文本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在根本上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才能真正的实现新时代下教育部门制定的新语文课标。与此同时,学生通过对不同阅读文本的长期阅读,可以促进广大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进一步有效理解,让枯燥乏味的阅读学习变得有乐趣,切实提高学生在语文方面的学习成绩,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审美能力。
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现状
(1)、教师阅读观念薄弱
部分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师因为是在传统教育体制之下成长和学习起来的,所以,在新时代之中他们的语文阅读教学手法已经不合时宜,即使有部分语文老师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和学习,但大都是方法单一,依据具体的教材进行阅读目标和阅读任务的划分,这种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问题意识和阅读能力的锻炼。同时,在实际的阅读过程之中存在着模式化,忽视了学生内心的想法,留给学生思考和讨论的时间不够充足。
(2)、学生自身阅读意识薄弱
一个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的建立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但就相关文献和一系列调查数据来看,现在的小学之中学生的语文阅读意识薄弱,如:不喜欢阅读;不会阅读;没有时间进行阅读等,进而导致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不够高,日常学习成绩和学习效率难以上升。
(3)、学校的阅读设施不够完善
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是保证学生进行有效阅读的关键。当前,大部分学生的阅读设施不够健全,其主要表现在学校阅读室杂乱;阅读室内纪律松散;借阅室内的藏书种类稀少;学校图书馆没有明确的开馆和闭馆时间。这些原因也导致了学生在语文阅读上的阅读量难以达到教育部门规定的标准。
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的策略探究
(1)、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
语文是一门包罗万象的、综合性很强的人文学科。为此,小学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难以把握重点和阅读方向,这时就需要语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之中,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突出教学的重点。以现有的语文教材为主体出发不断拓展课外阅读,这样才能让语文阅读变得有意义,才能促进语文课内外阅读的有效衔接。譬如在讲解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七律·长征》这一篇课文时,语文教师应该立足与教材和讲义,帮助学生理解这一首诗歌的主体精神和中心思想。要让学生明白万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伟大壮举,《七律·长征》是诗歌创作史上不朽的杰作。这首诗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并让推荐一些相关文本亦或者让学生在课后自行找一些与此类题材相近的书籍或者诗词进行一个阅读和品评,通过课内与课外的共同作用使得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得到一个有效的提高。
(2)、积极开展课内外阅读活动,促进二者的有效衔接
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前提之下,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组织相应的阅读活动,让学生说说自己最近的阅读情况;推荐一些自己喜欢的閱读文本;对书中的情节进行演绎等等。老师在此期间根据学生的叙述表现进行一个客观的评价,并给出一定的荣誉和奖励,进而激发学生之间的阅读兴趣,实现语文课内外阅读的有效衔接,提升学生自身的语文阅读水平和语文学习成绩。
五、总结
综上所述,语文课内外阅读作为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教学环节,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和促进学生身体和心理发展方面都有良好的作用。为此,就需要语文教师加强这方面的重视,通过教学方案和教学目标的合理规划,从多个层面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是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紧密的进行衔接。
参考文献
[1]黄春金.内引外联 相得益彰——探寻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的有效途径[J].考试周刊,2021(07):23-24.
[2]陈永登,成大牛.浅析农村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的策略[J].考试周刊,2021(05):21-22.
[3]王娟.让阅读浸润孩子的心灵——谈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的有效衔接策略[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0(12):20.。
广西桂平市南木镇合山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