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促进作用探究

2021-09-10范振莹田忠新

当代体育 2021年10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中学体育

范振莹 田忠新

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来研究中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之运用与促进意义。在我国体育教学不断进行改革的背景之下,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所占比重也随之增加,中学体育教师应脱离传统体育教学的桎梏创新并且能灵活的将体育游戏合理的运用于体育教学中,能够直接有效的让学生提起学习兴趣,勾起学生求知欲与提高课堂参与度,不仅能增进学生间的同窗情谊还能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打下基础,也是为课堂能够愉快顺利的开展创造了条件。

1 前言

在许可范围内的规则中,为了更好发挥个人主动性以及创造性,会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和手段,比如体育游戏,这种方法可有效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更好的完成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游戏的特点是健身性、智力性、娱乐性、教育性,符合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并能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本文主要从体育教育课程的方面,研究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的正相关作用以及正确运用。

2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运用

2.1 准备活动中体育游戏的运用

准备活动是体育教学过程进行的前提,而热身活动不仅是准备活动的重中之重,也是整个体育教学之中的重中之重。 一般教师都会采取慢跑、徒手操这些一般准备活动,而这种枯燥乏味的热身活动不仅不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敷衍等消极情绪影响课堂效率。

随着体育教育的不断发展,体育教师会选择性的去准备组织一些能够取代传统体育游戏来达到准备活动中学生热身的效果。例如调动性很强的“老鹰捉小鸡”、“撒网捕鱼”等游戏都能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参与感和积极性,在良好、欢快积极的课堂氛围中达到热身效果。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根据专门性准备活动的内容,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发展锻炼符合教学相关内容的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机能,包括各个神经组织以及肌肉组织能够做好的相关准备。从而进行组织、创新一些针对性游戏和与教学内容一致的辅助性练习。如在进行体操课跳山羊的课程之前可以先组织具有指向性的“跳山羊”游戏来做准备活动。而针对有关短跑技术课程所进行的准备活动,那么游戏内容就可以选择侧重于练习反应与动作的速度,举例“三个字”、“老狼老狼几点了”等。这类游戏具备的实用性特征明显,不仅达到了体育课堂中热身的需求,还积极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与学习积极性。

2.2 体育游戏运用于技术技能中

动作技术技能形成的过程较为复杂,而动作技能形成的必要条件是学生健康正常的生理心理状态,将体育游戏运用于技术教学中,能够将枯燥无趣的技术练习注入新的乐趣,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在体育游戏这种多变的环境中强化动作技能,有利于运动技能的形成。比如:耐久跑是一项显著提高学生心肺功能,锤炼意志品质的有氧运动项目,但如果中学体育教师只为了完成课堂目标,只是让学生围着田径场不停的跑,不仅没有考虑到因材施教,还会让学生对跑步产生厌恶恐惧等的抵抗情绪,阻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如果赋予中长跑一些特定的环境、情节,像“奔向未来”、“世界之旅”这类游戏。也可以适当的改变环境来提高学生的新鲜感,如越野跑、追逐跑等方法,尽量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达到体育教师的教学目标。在操化类教学中,可以通过改变音乐包括改变音乐节奏、音乐类别等,也可以改变套路并结合当下流行因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生兴趣,也能更好的融入学生群体。

体育游戏内容的选择应用、创造改编是根据不同的体育项目的技术教学来进行的。体育游戏运用于技术教学之中,重点就在于如何将生动有趣的体育游戏融入到无聊乏味的基础技术教学当中,利用游戏的特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3 体育游戏运用于身体素质锻炼

一般以提高身体素质为目的的练习往往都是重复性练习,总体而言动作简单单一但负荷较大,学生对练习容易产生排斥抵抗的情绪,身心发展遭到阻碍。身体素质练习以游戏的方式来进行会事半功倍,使学生们投入体育课堂的时间缩短,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例:腿部力量訓练中的“蛙跳接力”、“鸭子排排走”、“蹲跳拍档”,上肢力量训练中的“推小车”、“平地角力”、“出圈之战”,针对灵敏素质练习的“保护国王”等游戏,在体育教学中将游戏法有选择的灵活的运用于不同的素质练习当中,让学生在娱乐玩耍的过程中强化练习效果。中学生面对的素质练习相对而言运动量偏大,通过体育游戏进行身体素质练习,能够刺激学生兴奋度导致情绪高涨,但过于兴奋极易导致伤害事故的发生。因此在素质练习当中,教师要严格把控练习的运动量与运动强度,尽量避免运动负荷过大导致的运动损伤或因运动负荷过小而无法达到教学计划的预期效果,学生的身体得不到发展。

2.4 体育游戏运用于放松运动中

结束部分的放松运动大多数会运用强度较小的体育游戏,有助于学生紧张神经的放松,消除疲劳,让学生平缓的从动态转为静态,适当的结合轻音乐,达到身心的放松,完美地结束一堂课的学习任务。

3 中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促进作用

3.1 中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对体育教师的促进作用

3.1.1 对中学体育教师体育教学能力的促进作用

根据中学生的体力与智力发展特点得知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思维与体力都很活跃,况且体育游戏教学更能体现其教学任务的多样性,要求学生不仅要锻炼身体增进健康还要学习掌握相关体育知识技术并且还要锤炼优秀的思想品德,这就要求中学体育教师具有更强的领导力和组织能力。

3.1.2 对中学体育教师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

当然现如今大多数中学体育教师还是会采用传统体育游戏,如:老鹰捉小鸡、踢毽子、跳绳等。千篇一律的体育游戏不仅不能对中学体育课堂带来积极作用,而且容易让中学生产生无聊,躲避等的负面情绪从而对中学体育课堂带来消极影响。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发挥创造才能去改编创造出更加有趣、适合教学的体育游戏,课堂效果也会随之提高。

3.2 中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对学生的促进作用

3.2.1 体育游戏促进了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发展

身體在进行基本活动时主要通过走、跑、跳、投等动作来展现。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该利用各种体育游戏,结合体育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促进身体健康,并能熟悉掌握与运用已学会的知识、技术技能。例如体育游戏当中的“众人接力”,不仅巩固了学生传接棒的动作技术,还促使学生的短跑、反应能力得到发展。

3.2.2 体育游戏能诱导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和求知欲

提高学生运动动机的主要手段就是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可以事半功倍的激发学生对体育技术技能学习产生浓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以便更好的开展体育教学。

教师在体育游戏的选择上要适合中学生全方面发展,诱导学生对体育产生好奇刺激学生的求知欲与锻炼的自主性。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在各个方面发挥自己的主导性,将游戏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既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身体,又体会了乐趣,教师也充分释放了自我,使课堂充满了欢声笑语。如“乒乓不落地”游戏,最大限度地优化学生游戏体验进而引导学生对体育产生学习兴趣。

3.2.3 体育游戏有利于学生的智力发展

在新课标中明确规定教育者以培养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为最高教学目标。根据现代生理学来说,人类的左半球大脑与右半球大脑的功能不同,文化课的学习只作用发展左半脑,而要想左右脑达到均衡发展体育锻炼必不可少,对大脑思维发育起着决定性作用。根据心理学研究我们得知,适当的体育训练对人智力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人的智力活动通过锻炼得到加强,在游戏的过程中加强智力。中学生参与体育游戏,不仅能够发展体能,也有助于发展智力。体育教师如果能够通过改变学生进行游戏的环境与条件,就能够促进学生智力发展,调动游戏参与的主动性,有助于学生身体健康的良好发展。如“解锁”等益智类游戏,使学生能够在游戏中促进智力发展。

3.2.4 体育游戏锤炼学生意志培养良好的品质

面对当前教育教学改革逐渐深化的形势,在中学学科教育中融入思想品德教育也得到了大批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与重视,体育教学已成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阵地。体育与其他学科相比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尤其是体育游戏蕴涵着极其复杂的思想教育内容。体育教师能够提升发现和构思设计体育游戏的能力,促使学生间的认识与态度通过体育游戏发生改变,提高集体融入感,加强思想道德意志,锤炼意志品质培养中学生集体协作能力和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意识,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有利于学生积极向上、开朗乐观性格的形成。如“三人两足”等集体参与竞争的游戏就能显著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与公平竞争意识。

3.2.5 体育游戏能有效的缓解中学生压力

适当合理的体育游戏使学生的神经系统的过度兴奋得到一定放松而且相当程度能够缓解学生在不停的练习中所造成的肌肉疲劳,愉快的游戏氛围也能适当的缓解学生紧张的心理状态。如“猜猜谁是领路人”等放松性游戏,使学生生理心理都能够得到有效放松。

4 总结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要遵循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课程目标、教学方法等条件来进行体育游戏的选择和应用。在将体育游戏运用到体育教学过程中时,一定要重视体育游戏的重要性和教育性,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优秀人才。

学校也要提高在职教师对体育游戏的认知能力,鼓励教师灵活的将体育游戏运用在教学中,能够安排体育教师定期参加在职培训,增强教师们的教学技巧和水平,倡导体育教师学习观看优秀的教学视频。

教师应提高在体育游戏方面的认知,并在体育课堂中,灵活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到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提高教学质量。体育游戏要依据科学合理的运动负荷和课堂时间的要求,要采取适当的练习密度和练习方法,提高学生对体育游戏方面的认同感与认知力,并且能够深刻体会到体育游戏在体育课程中的重大作用,从内心喜欢上体育游戏,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安排,进而提高自身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太原理工大学体育学院)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中学体育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质量缺口与配强提升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我们的“体育梦”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诸暨市学勉中学
“体育教师压力大”折射了什么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