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放式美育课堂的探索实践

2021-09-10张璐袁馨

美育 2021年1期
关键词:审美价值

张璐 袁馨

摘 要:本文立足于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管理实践与研究”课程,从教学实践、学生体验与反馈、课程评价等多方面进行理论反思与提升,探究在高校课堂中践行新时代美育要求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美育课堂 学与练 审美价值

近年来,美育在国家层面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这不仅是出于“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长远意识,更是因为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下,推动美育新发展已经成为国家文化战略发展的重要举措。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美育,需要政府发挥统筹作用,充分挖掘、调动并使用本土的社会资源和文化资源,进一步拓宽美育发展路径。

一、美育课堂的成果考量

对美育的基本概念、属性及特点的分析,最后都要落脚于课堂。而在具体的课堂中,关于美育成果的探讨却最容易被忽视。事实上,只有确定了美育课堂的成果导向,才有可能进一步研究当下高校美育课堂的特点。

在传统课堂中,“学与练”是考验学生成果的重要方式。但美育有其特殊性,因而在成果考量方面较有难度。一方面,学生的成果考量并不容易,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其一,美育论文。以某高校“艺术管理实践与研究”课堂为例,通过一学期艺术管理学相关知识的讲解、个案鉴赏以及文化解读,大多数学生的结课作业中都能体现出课堂成果,展现出学生对艺术管理的认知与理解。其二,美育实践。此类作业会和教师的授课原则、资源保障以及学校策略有着较为直接的关系。通常情况下,艺术教育课堂会以课外实践的方式来完成,如参观博物馆、欣赏音乐会、观看电影及戏剧等。其三,美育创作。此类作业需要学生走出课堂,注重生活中的美育创作。例如,学生在课后自选素材拍摄Vlog,以视频日志的方式体现其对于生活美的解读。

另一方面,教师的成果难以量化。从根本上来讲,在高校美育模式中,教师的教学与科研容易被割裂而论。例如在科研评价体系中,除了各层次的教学成果奖之外,几乎找不到专门为教学而开设的科研评价标准,这也是导致大多数教师教学与科研分离的主要原因之一。事实上,教学成果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直接转化为科研成果。例如,在“艺术管理实践与研究”课堂中,教师会通过问卷调查法、观察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调研学生的接受程度、课程评价以及课堂成果等,直接将艺术教育科研搬进艺术课堂中。虽然这样的科研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这也证明了教学与科研的转换具有可行性。

二、美育实践课程案例分析——以“艺术管理实践与研究”[1]为例

1.“艺术管理实践与研究”课程体系

“艺术管理实践与研究”是一门面向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系研究生的课程,时间跨度为常规的一个学期。该课程以小班的形式,运用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创作实践等教学方法与手段,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与方法独立从事艺术管理研究的能力。课程体系总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艺术管理理论的建构,教师针对艺术经营和管理的专业性知识进行系统性讲授,使学生对该学科有整体性的认知;第二部分是对艺术个案的专题研究,教师结合具体的实践案例对学生进行专业引导;第三部分是研究成果的小组汇报,由学生组成小组,从自身的兴趣点出发,结合当下的艺术现象,从艺术的文化内涵进行分析和研究,最后以小组汇报的形式呈现研究成果。

2.课程的设计理念

第一,采取“开放式”的课堂形式。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则为知识的接收者,课堂始终是教师的主场。但在“艺术管理实践与研究”的课堂上,教师将话语权交给学生。特别是在艺术个案的专题研究中,教师提供了一个自由的平台,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

除了在參与式的集体学习中让学生畅所欲言之外,在以实践为导向的小组汇报中,教师还通过学生的自评和互评来引导学生积极发言,使其以思辨性的思维去评价他人,进而反观自身,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积极思考的能力。

第二,建设艺术的社会实践模块。艺术课堂应当是连续性的,而非间断性的,下课铃声并不意味着艺术鉴赏与体验的终止。该课程教学应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之上,实现课上教育与课下实践活动的对接,并整合社会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资源,使其融入课堂。艺术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立体的学习平台,使学生可以将课上的理论学习放到现实生活中去感受和体验,扩大知识理解的广度与深度。例如,老师和学生们曾一同前往北京某剧场观看音乐剧《想把我唱给您听》[2],演出结束后学生们结合自身的艺术体验撰写了观后心得。柳*同学提到“对于音乐剧这一艺术表演形式我是既熟悉又陌生的。熟悉是因为对百老汇的《猫》和《歌剧魅影》等一系列大师级作品早有耳闻;陌生则是因为这是我的第一次音乐剧观看之旅”。而谈到音乐剧的内容,孟*同学认为“本作的亮点在于建立了两个主人公的情感联结。二人看似不同世界的陌生人,但却因‘妈妈’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妈妈’代表的家庭之爱和无条件的关怀在二人的人生中缺位,也暗合了故事中想要表达的‘关爱家人、关怀老人’的主旨,是比较具有亮点的人物创作安排”。刘*同学也提出“不少观众,包括我都在其中得到了情感的共鸣,深深感受到小女孩对‘妈妈’的热切渴望,对亲情有了丰盈的个性感受”。在环境布置上,高*同学提道:“剧场虽然整体空间并不大,但却充满了温馨的氛围。室内平地即舞台,演员们与观众是平等的关系;观众席呈上升阶梯状分布,座位数量不多但十分舒适。”

可见,在鲜活的艺术实践中,将观看影展、音乐剧、艺术展等生动活泼的实践形式与课堂知识相结合,一方面可以调动校内外艺术资源,使学练结合的艺术理想有了落地的土壤,使学生能够真切地体会到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课堂知识去欣赏和品评艺术作品,唤醒学生的审美体验,运用“美的规律”去发现日常生活中的美,并感悟美、创造美,从而获得美的享受。

第三,以成果为导向的人文视角。在课程的小组汇报环节,学生立足自身的兴趣点,结合当下的一些艺术现象、艺术产业发展进行自主研究和分析。例如,一些同学从文化产业的角度对北京798艺术区和宋庄艺术区的发展进行比较,进而分析宋庄艺术区的诞生与发展,此外还有分析短视频平台“素人网红”的文化传播方式、Vlog(视频网络日志)发展态势等研究。还有一些同学以实地考察的方式来深入分析,例如观看电影分镜手稿展,结合自身经历探讨影展的未来发展;前往剧场观看脱口秀,并结合脱口秀市场进行个案研究。

(1)研究方式之一:结合时下热点,展开跨学科研究和分析

本课中第四小组的研究基于Vlog的发展态势,在和短视频的比较中发掘Vlog的特点,再以热门Vlog博主的作品为案例,从博主的个人背景、播放数据、视听语言等维度出发,援引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知识,结合独特IP标签的塑造总结Vlog盛行的原因。

该研究发现,Vlog与短视频的区别在于:一是形式不同,由于短视频的时长一般维持在15至60秒,Vlog的时长一般为4至10分钟,时长决定了内容呈现方式的区别。短视频重在瞬间博取受众关注,而Vlog则更加日常化,强调视频的互动性、分享性、对话性。二是审美角度不同,Vlog更多的是一种个人文化审美品位的彰显,不同于“快手”偏大众、“抖音”偏酷炫的短视频审美取向。三是属性不同,短视频具有媒体属性,而Vlog则具备社交属性。相比之下,Vlogger更易和粉丝建立情感联结,达成情感共识。Vlog兴盛的原因在于通过对人物形象的编码来获得受众对Vlog内容的认同,公众的认同程度决定了人物的价值表达和信仰实现,Vlogger所具有的用户黏性不只是因为内容,更多的是因为“人设”,以社交为驱动,与粉丝达成“亲密关系”。

(2)研究方式之二:结合视听语言,分析文化传播之路

第六小组的研究从“素人网红”出发,以李子柒为案例,从艺术语言、受众等角度进行分析,总结“网红”的发展对于文化传播的借鉴意义。

该研究首先立足对视听语言的分析,总结李子柒美食短视频的特点:一是视频不仅仅关注美食及其制作过程,而且通过诗意田园符号化的使用来塑造田园景观和意境;二是针对食品、地域差异的讨论,激发了大众的民族文化认同;三是将中国人自古以来的“桃源”“田园”理想具体化和视觉化;四是视频中展现的自给自足的自由劳动形象与生活方式,恰恰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为疏解都市生活压力创造了出口。由此总结“网红”的发展对于文化传播有以下两点借鉴意义:一是注重高质量的视频制作;二是采用可以引起共鸣的主题内容,从民间出发使诗意田园的乡土情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走向世界,从而潜移默化地达到文化输出的目的。

(3)研究方式之三:结合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把握艺术发展趋势

第五小组的研究通过观看某剧场的线下脱口秀来进行实地考察,并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调研受众。该研究结合北京线下脱口秀剧场的演出场次、演出主题、演出内容、合作宣传方式等详细解析脱口秀的文本艺术性和舞台表演性,并进一步总结当下的脱口秀发展倾向。

研究发现,脱口秀演员大致分为社会评论家、角色喜剧演员、搞笑艺人、单口喜剧演员、肢体戏剧演员五个种类,线上和线下脱口秀都以主题互动、实时互动、观众转化三种方式展开。与线上脱口秀相比,线下脱口秀的魅力在于:一是更加开放的内容设置,让演员更加自在;二是更强的氛围感,线下会有“你笑我也笑”的从众效应,使观众成为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更加聚焦,一束追光使所有人的视线都集中在表演者一人身上,这对提升演员的自信心和观众的观感都有很强的增益作用;四是即兴性、互动性更强,随时捕捉观众的信息并加工成包袱和段子,让被调侃者既有参与感又不会太尴尬。最后,当下“开放麦”成为一种新趋势。一方面资深的脱口秀观众走上台转变为从业人员,显示出脱口秀这一喜剧形式强大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以素人或专业演员为主体的线下脱口秀省去了不必要的包装,也更接近脱口秀的本质。“开放麦”进一步打破了以往艺术创作者跟受众之间的关系,消解了创作者的权威地位,更加强调普通受众的参与。

丰硕的教学成果表明,一方面,这种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艺术现象的能力,提升学生对于周边艺术现象的感知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并开拓其创新思维。同时,引领学生感受美、理解美、传播美,用“美”的眼睛来观察世界,使学生以全新的视角去审视自身和社会,加深对世界和自身概念的理解。另一方面,这种训练将艺术和社会中的文化现象紧密联系在一起,将艺术视为理解生活的工具,这是高校艺术教育课程思维与模式的转变。此外,本课注重艺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性,培养学生对心理学、传播学、人类学等其他学科的迁移能力,加强课程之间的渗透性,将课程内容的辐射范围不断扩大。

三、高校美育课堂的形式与特点

从蔡元培、王国维对美育精神的大力弘扬到新时代美育理念的践行与拓展,美育始终离不开传统的艺术课堂教学。换言之,艺术课堂是最能直接体现“美育性”的场所之一。高校美育课堂的形式主要有“开放式”课堂和“学与练”结合两种,具有引领审美价值观的重要作用。

“开放式”课堂(如Workshop、Presentation)给学生提供了自由阐述个人想法的平台。这种课堂形式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去表达与讨论个人观点,打破了传统的“教师输出、学生接收”的教学模式,形成了平等、分享、交流的氛围,增强了师生、生生互动,也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培养了学生内在的言语经验和发散性思维,以情感交流为媒介促使其形成对美的认知,提高了学生的艺术敏感度。

“学与练”的结合则促进了学生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发展,一方面加强了学生对艺术理论的系统性学习,认识到只有了解美、认识美,才能在生活中发现美、感悟美,拓宽审美视野;另一方面增加了“美”的实践活动。“美”是人类实践的产物,人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成为审美的主体。借助艺术实践活动,学生将“美”的观念融入日常生活,从生活出发去理解“美”。个人的艺术体验是关联美感必不可少的一環,只有在多次与“美”的接触中建立起二者之间的联系,才能完成对“美”的充分认知。这不仅为学生的文化归属感提供了新的语境,也为其艺术实践提供了渠道。

在全球化进程中,伴随着西方经济、文化和价值观向世界其他地区的输入与扩展,学生接触到比以往更加庞杂的信息。由于优质审美资源供给不足,部分学生对艺术知识的获取往往是自发的,有时甚至是盲目的。因此,专业的艺术教育能为这一部分学生筛选出更高质量的艺术作品,教师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此外,在当代大学生的审美价值取向方面,关乎审美情趣、审美认知以及鉴赏力的艺术教育体现出前所未有的重要意义,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辨别能力,给学生以价值引领、精神向导和审美启迪,使学生以批判性的眼光去追求美,形成独立自主的审美观。

综上而言,在教育整体规划中,高校美育的发展不仅对高校自身发展与人才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对全社会的文化引领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我们必须把握高校美育阵地,从课堂出发,在教学实践中推动美育发展。

(张璐/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袁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本文为北京师范大学2020年宣传思想课题资助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1]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课程,时间跨度为一个学期,课程学分为理论2学分、实践1学分(共计3学分)。

[2]2019年12月24日,音乐剧《想把我唱给您听》首演。该剧由音乐制作人小柯制作并领衔主演,讲述了“啃老”中年歌手户可乙在母亲患阿尔茨海默症后与听障女孩李晶晶相遇,并拼尽全力把她送上舞台的故事。

猜你喜欢

审美价值
《黄河大合唱》在新时期的审美价值及重要意义
幼儿舞蹈对幼儿审美价值及艺术魅力培养路径浅析
浅谈中国古典舞身韵中“手”的审美价值
探析舞蹈评论的意义与审美价值
关于钢琴即兴伴奏艺术审美价值的探讨
数学课堂中的文化滋润策略
浅析传统艺术互渗性的当代审美价值
中国门神画之美
试论动漫艺术的审美价值
“作好作恶者皆龙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