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的本质、美的风格与美学的未来走向

2021-09-10赵红梅戴茂堂

美育 2021年1期
关键词:审美文化古希腊

赵红梅 戴茂堂

摘 要:何为美的本质是美学与艺术乃至人类生活世界的最高追问之一。古希腊的审美文化表现出特有的本原追问。美在不断的否定中走向美的理念,美的理念通过具体的时代风格得到彰显。古希腊的审美文化表达出来的主要风格和精神象征就是“悲剧”与“神庙”,以“悲剧”为场,以“神庙”立心。古希腊的审美文化因其悲剧性、思想性给予未来美学无限的超越力量。在多元化、多中心、杂乱纷呈的时代,特立独行、独具一格的审美经验与“精致化”的审美趣味是后现代走向多元化的舞台时与古希腊文化的深情“遥望”。

关键词:美的本质 美的风格 未来走向 审美文化 古希腊

一、美的本质

在转瞬皆变、万物皆流的古希腊,在英雄悲歌、豪气充溢的古希腊,在山崩海啸中彰显伟力竞海伦的古希腊,在以排山倒海之势奋勇向前的古希腊,人们不断追求不死之身、健壮的身躯、完美的面貌、理性的计谋、智者的善辩。“希腊人是富有创造精神的,然而他们又是十分讲究理性的民族。”[1]面对混沌的世界、迷惑的大众,爱智慧、求智慧之人开始讨论美本身这一永恒话题。当然,美本身能够成为一个千年讨论不休的话题的原因之一是美的研究与美的现实追逐往往是割裂的。美的追求与表达有时会远离美本身甚至走向假恶丑。古希腊人坦荡地追问美的本质,显示了其可爱可敬之处。公元前444年,伯里克利主持了远征,将黑海沿岸许多地区都囊括在以雅典为盟主的提洛同盟之中。从此以后,雅典俨然成了整个希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伯里克利是哲学和文艺的赞助者,在他身边围绕着一大批哲学家和文艺家。哲学家阿那克萨戈拉、悲剧家索福克勒斯、雕塑家菲狄亚斯等都是他的朋友。伯里克利曾说:“我们是爱美的人,我们没有忘记使疲敝了的精神获得舒息:我们的生活方式是优雅的。我们日常在这些方面所感到的欢乐,帮助我们排遣了忧郁。”[2]

美到底是什么呢?反复体悟苏格拉底关于“美是什么”的追问,我们发现除了康德式的划界批判外,“美是什么”与“美不是什么”的分辨还可以用另一种方式审视。“美是什么”与“美不是什么”是打开美本身的同一把钥匙,一把“一物两面”的钥匙。“美是什么”通过“美不是什么”得到一定的印证;“美不是什么”可以通过不断的否定和退让彰显“美是什么”。从苏格拉底的追问出发,我们发现美不是美的汤匙、美不是美的姑娘、美不是美的动物、美不是美的颜色、美不是美的肤色……美的种种“不是”展现出的各种具体事物都是具有局限性的。比如汤匙会变形、美人会迟暮、动物会老死、美的颜色会转瞬即逝、年轻的肌肤会逐渐衰老……即使这样,如果对这种局限性进行把握与体会,我们就会发现,美的汤匙、美的姑娘、美的动物、美的颜色、美的肌肤,大家没有不喜欢的。也许有人会说,我们可以通过品味具体的美的渐变过程并与它一同老去啊。但是,当人们为了这些美的具体事物争得死去活来、偏离正义、走向假恶丑时,这些美的具体事物就再也美不起来、再也不会有美的光辉了。

为了拥有美、得到美、真正感受与享受美,人类的求美活动必须注意:其一,求美必须有边界。哲学发展的历史表明,在划清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的界线时,人类付出的不仅仅是艰辛。为了真理,人类付出了生命;为了正义,人类付出了生命;为了艺术,人类付出了生命。哲学家费希特说,他是真理的献身者,他为它服务,他必须为它承做一切,敢说敢做,忍受痛苦。所以说,“美”与“正义”是紧密相连的。其二,求美必须求美的理念。“希臘人之美的概念,其用意较我们的要广泛得多,外延所至,不只是及于美的事物、形态、色彩和声音,并且也及于美妙的思想和美的风格。在《大希庇阿斯篇》中,柏拉图将美好的性格和美好的法律视作美的实例,在《会饮篇》中,那被他指为美的观念的东西,他也同样称之为善,因为在其中他所关心的美,还不只是可见、可闻之美。”“然而,早在公元前5世纪,雅典的智者们缩小了原先概念的外延,将美界定为‘那透过了视、听而予人快感的东西’。”[3]为了舍弃与剔除求美、审美、逐美活动的功利性、不纯粹性,美学必须强调美的理念、美本身的重要性,强调美学活动的神圣性。笔者认为,古希腊美学一开始就把美从人那里剥离了,它有一个先于人的审美活动而存在的先在实体,如“美本身”“数”“形式”等。

美的本质就是美本身。美就是不为他者所动的内在高贵性与规定性。杜夫海纳认为,美是被感知的存在于被感知时直接感受到的完满,“美就是这种从事物之中被感受到的事物的价值,是那种在表象的独立自在之中直接显现的价值”[4],“美这个词,在日常用语中是作为形容词来使用的,在哲学或美学的科学用语中,则变成了名词”[5]。美的理念是对各种具象美的事物的超越,是各种美的事物对美的理念的分有。美的理念不是凭空而来的臆想,而是基于对生活的观照、对权利与责任的深切体会、七情六欲中的挣扎与升腾、沉沦与净化后的那一束引领具象美的“光”。“美的理念”是美学的基本问题,属于美的本质问题。

美离不开感性。“只有‘美’才闪闪发光。”“其它的理念,如正义、智慧,在人世间的图画中,都没有任何光彩。”这句话虽然有些偏颇,但是我们的体验与理性思考告诉我们:美总是感性的。技术对象要成为美的,必须对眼睛说话。而如果它要成为有用的,则必须对手说话,或者要成为被理解的,就必须对智慧说话。这只是说明美的对象比其他任何对象都更能直接地把握我们、感动我们,因为它既是感性的,又是有意味的。在这一无与伦比的经验中,感性不仅不掩饰什么,反而可以启迪我们。[6]通观世界美学著作,它们大都与艺术相关联,甚至很多学者想当然地把美学视为艺术哲学。但是,在古希腊的古代美学中,艺术与美的理念是有所区别的。

笔者认为,西方美学在科学精神的鼓舞下一开始就把美设定为一个超越人之外的先在实体,如柏拉图的“理念”、毕达哥拉斯的“数”,目的是赋予美学最精致的科学主义形式。美的理念的提出,是具有高贵性与理想性的时代要求。苏格拉底的时代,群雄纷争,面临诸多现实问题,战争、争辩是常态。在经历过生死考验的柏拉图看来,现实的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只有在理念的世界里,一切才是永恒的、美好的、真实不变的。现实是有限的、相对的世界。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人是有限的存在。但是,有限的人不满足于有限的状态,他希望突破有限性,能于变幻中捕捉到永恒。因此,人需要理想,于是人有了理想。假如理想的国家绝不可能变为现实,我们描绘它又有什么意义?柏拉图的回答是,它可以提供一个用以判断现实国家的标准。可见,美的理念是非现实的,美的理念的存在为现实提供了参照物。美的理念本身是绝对的,但具体的美具有相对性。

二、美的风格

如果说对美的本质追问是基于人类在有限的世界中追逐无限的冲动,那么对美的风格追问则是人类在丰富的美的世界归整出美的主流的吁求。前者是由内到外走出去,后者是由外到内走向内心。黑格尔的美学体系特别关注概念及概念的演绎,他将艺术类型划分为象征型、古典型和浪漫型,所依据的不是艺术种类而是艺术风格。[7]在我们看来,一个时代的趣味和审美风格与一个时代的精神、主流文化的价值取向紧密相连。传统文化、地理环境、精神信仰、社会制度、艺术创新、日常生活等都是铸就时代风格的重要因素。风格,即融多样性于整体的统一性之中。“风格当然不是某种意义仅限于建筑或者高雅艺术(fine arts)的东西。风格是遍布在时代以同样方式来表达自身的所有不同方面中的事物。认为艺术家是例外的想法毫无意义,艺术家导出了风格中特定的体验并使它实现,当然风格中还有其他体验——不,如果风格是存在的,那么它之中充满了对生活的全部表现,因而时代的风格就像它的思想一样渗透于各个方面。”[8]

古希腊是备受敬仰的时代,哲学家、美学家、伦理学家们在谈论时代问题时,都有一种“言必希腊”的“爱恋”情结。古希腊审美思想文化是西方审美思想文化史的开端。古希腊审美文化通过时代风格彰显出来,时代风格是审美思想文化的底色与背景支撑。尼采认为:“所有风格的意义都在于以符号的形式进行交流,包括这些符号的节奏,即一种心情、一种内心的安宁或悲怆。”[9]风格历经岁月洗礼而经久不衰。风格显示“构成艺术品之伟大的不是使我们被其吸引的力量,而是其阐明人类状况的能力。因而艺术提供了一种共同的理解方式。如果建筑要成功地诠释‘我们时代可取的生活方式’的话,它必须拥有风格。必须作为不是属于个人而是属于前进的社会、属于特定地区和时代的事物来加以认识”[10],“同艺术真正有关的不是个别艺术家的贡献,而是某种胜过他们的东西,是一种超个人的力量或者组合。或者略为不同地表达这一点:在时代风格中显露出的是一个既不属于个别艺术作品、也不属于个别艺术家而是属于处于历史中的社会的世界”[11]。

建筑的發展史是文化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思考问题还可以从建筑出发。古希腊的审美文化表达出的主要风格和精神象征是“神庙”与“悲剧”,以“悲剧”为场,以“神庙”立心。“古希腊是松散的城邦国家,他们的神也格外多,堪称泛神论的发祥之地,大自然的山水、森林都有自己的神灵,连诗、酒、智慧、战争等社会文化产品也有专门的神各司其职,各个城邦也有自己的保护神。因此,神庙便成了古希腊文化在建筑艺术上的主要载体。”[12]

古希腊人在确立其规则时的依据如下:其一是一般的哲学基础,存在于宇宙的秩序中;其二存在于有机体中;其三存在于建筑中。[13]也就是说,宇宙、自然,包括人的肉身、建筑都是希腊人确立规则的依据。

古希腊时期,人类听命于自然,将自然与命运、神相关联。与高高在上的神相比,人是渺小的;与强大的命运相较,人是弱小的。人无时无刻不处在强迫与压制之下。但是,希腊人面朝大海,竞争意识强盛,“酒神精神”充溢,“日神精神”高涨。希腊伟大的思想家、优秀的政治家和艺术家能透过“悲剧场”立“神庙心”,高扬人的主体精神。

“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一生共写过几十部剧作。他的悲剧作品中,无处不是对人类命运的拷问。他说:“人的命运可怕,是祸是福在所难逃。”[14]无论是自由人,还是他笔下的奴隶,命定的时刻到来,都不分你我。不管是谁,服从命运的人,都被命运领着走;不服从命运的,都被命运拖着走。命运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服从命运就是服从神。命运、神、自然三者是合一的。没有命运观念,就没有古希腊悲剧;没有对命运的反抗,也就没有“神庙”。尼采用“形而上的慰藉”来解释,悲剧用神——形而上的慰藉来帮助人们实现精神解脱:不管现象如何变化,生命的本质仍是坚不可摧的和充满欢乐的。“一种形而上的慰藉使我们暂时逃脱世态变迁的纷扰。我们在短促的瞬间真的成为原始生灵本身,感觉到它的不可遏止的生存欲望和生存快乐。”也就是说,通过个体的毁灭,我们反而能感觉到生命意志的丰盈和不可毁灭,进而生出快感,用汉语来表达,就是“破中立”。“形而上的慰藉”就是“破”中、“破”后的精神升腾和与被牺牲者的“心心相印”,是一种双向的认可。

宇宙、自然、建筑,包括存在于其中的英雄,是古希腊审美文化推举的“命运共同体”。古希腊时代的英雄如神圣的“建筑”一般强健刚毅。俄狄浦斯王虽然受制于命运,却能勇敢承担罪责,显示了非同常人的生存方式。苏格拉底以权势、美色、金钱和寒雪磨砺自己,在思想的大街上碰撞穿行,生于思,亦死于思,体现了他对美的本质的深刻思考。

当神庙的悲剧之声被喜剧的喧嚣所掩盖时,世俗的粗俗与浅薄于人世间凸显出来。亦如卡斯腾·哈里斯所言,“失去神圣的同时我们也失去了完整:现代大都市反映出这种失落”[15],“如果说,思想失灵是文化衰落的决定性根源;那么除此之外,还有一系列障碍也损害了我们时代的文化。这些障碍既存在于精神领域,也存在于经济领域”[16]。随着生存环境的恶化,古希腊人失去了神圣的土壤。这种生存环境不仅是人居环境,还包括自然环境;不仅包括城市、乡村,还包括大海、森林;不仅指向制度环境、行政环境、法律环境、军事环境、制造环境、航行环境,还指向天空、沙地、绿草。当环境出现问题时,当环境被人不断破坏时,古希腊人的生存状况与发展走向就必须发生转向,包括文化精神、审美趣味和时代风格。我们知道,环境是一个不能被轻易提起的概念,它是我们的生存家园与安全“气囊”。当我们强烈感知到它的存在时,它就是在警示与提醒我们,需要我们的关心与呵护。虽然我们不能直接与古希腊人进行对话,但是我们可以从古希腊人的各种文化追求与表达中活化他们对环境的感知体验与时代焦虑。

三、美学的未来走向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的作用,他指出,“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17],“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18]。露丝·尼迪克特在《文化模式》一书中写道:“文明本身所能够产生的变化可能远比人类任何权威所希冀或想象的对文明的变革都要更彻底、更激烈。”[19]“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20]

20世纪80年代以来,审美文化研究成为显学。审美文化“涉及礼仪、社群、想象力的创造、精神价值、道德品质以及生活经验的肌理”[21]。审美文化既包罗万象、种类繁盛又有点“含混不清”。当审美文化逐渐成为专家的研究对象时,“它不再仅仅是一个抽象概念,而是整个产业,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分析调查。如果文化能够对整体的社会生活品质提出看法,那么它同样可以详尽地解释劳动阶级的发型或表现主义的技巧。它集广度和特殊性于一体。如果文化具有社会概念的开放肌理,则它同样具有美学概念的细密纹理”[22]。美学家沃拉德斯拉维·塔塔科维兹认为,美学研究沿着许多条路线进行,其中包括美的理论和艺术理论。美的理论不仅来自哲学、心理学,也来自社会学。美学不仅关注艺术,更关注审美。一方面,因为“美并不限于艺术,而艺术也不只是追求美”[23]。另一方面,许多美学家认为,他们研究的重点既不是美也不是艺术,而是审美经验。因为世上不存在任何人在任何地点都否认美的事物的现象,也不存在永恒的美的事物。[24]审美经验是一切学科的基础。“在人类经历的各条道路的起点上,都可能找出审美经验:它开辟通向科学和行为的途径。原因是它处于根源部位上,处于人类在与万物混杂中感受到自己与世界的亲密关系的这一点上。”[25]审美经验将是未来美学关注的核心和焦点。

中国美学未来的发展依然会基于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审美经验,根植于优秀传统文化。人的审美体验、审美经验、审美接受、审美诠释、审美创造是多样化的。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留下了无数不朽作品。《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共同铸就了灿烂的中华文艺历史星河,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具有无比强大的创造力。中华民族正是有了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才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保持自己、吸纳外来,形成了独具特色、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26]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是包容的,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27]每个民族的审美文化价值观都有差异,但都各有所长,都以各自的方式为人类文明做出贡献,都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应该加以尊重和包容。全球化所凸显出的开放性、自由性、多元性,要求我们必须认同和尊重多元化的审美价值。

美学与人的诗性生存紧密相连,美学是人类抗争异化环境的武器。人生是艰难的,审美是幸福的;人生是痛苦的,审美是愉悦的;人生是残缺的,审美是圆满的;人生是现实的,审美是理想的。审美是生命的冲动与沉醉,没有审美能力的人生是缺乏灵性的。这个时代需要的不仅是美学,更是审美。审美意识不同于美学本身,审美活动观照的是整个生活世界。审美文化离不开日常生活,但是审美不能局限于日常生活。審美是对世界、生活、环境和文化的美的凝练,即对美的欣赏。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审美体验是心灵的一种净化的结果。”[28]审美是心灵的体操。所有真正的美学都担负着对完整的生活方式、对完美的人性、对真正的社会的承诺,而这种承诺的完成需要极大的耐心与极精致化的审美文化。

因此,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之上,中国美学将沿着精致化与多元化的趋向前行。什么是精致化?二十一世纪的主流审美文化不仅走向生态文明要求的多元化、多中心化,而且开始追求精致化。精致化与多元化共生,是助力审美文化发展的内在能量。多元化要求破除传统条规,多元化意味着冲突与弹性、包容与张力。精致化要求继承与精炼传统、创新与原创并存,意味着对多元化的“提纲挈领”和本原本质的亲近。“多元化不等于混乱化、无序化。没有规则,没有标准的多元化是不值得提供的。”[29]

建筑师布正伟认为多元化不是均势化、非主流化,更不是脸谱化,而是主流、有主见、有选择的。以建筑为例,“现在一些建筑搞没有标准、规则、不问材料本性的多元化。这不是创造而是一种设计思维的混乱”“建筑形式的多元化需要有所制约,贵在得体,建筑要回归城市,回归建筑本质”[30]。也就是说,多元化离不开精致化。

精致化的审美文化需要踏地精神,这标志着日常生活正在走向审美化。如果说传统审美文化主流偏重于形而上的哲学、伦理学及艺术等“远离尘嚣”的领域,独领风骚的是精英先锋派,那么当代中国审美文化主流则逐渐向小说、服装、饮食、建筑、网络及环境等现实领域扩张,广被喝彩的是流行文化,体现出贴近生活的倾向。在审美泛化的今天,中国文化决策通过贴民情、接地气、贴近生活本身从现实的角度近距离地关注审美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并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在全球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精致化的审美文化需要凝视时代热点。二十一世纪的文化决策离不开“环境”及其影响下的“整体性”。环境与人类是生命共同体,人类要与环境协同共生。当下的文化决策思维逐渐由以人类为中心转向万物协同共生。环境优先下的文化决策极为重视“整体性”。这种决策思维不同于传统文化决策思维——这种思维充满了独霸性与精英性;不同于市场主导的当代文化决策思维——这种思维夹杂着功利性与世俗性;不同于以社会为中心的文化决策思维——这种思维充满了群体的矛盾性与紧张感。新时代的文化决策属于聆听环境、环境优先下的整体性的文化决策思维。环境问题越多,环境污染越严重,美学的责任越重大。

在不同的时代,美彰显出不同的风格,也显现出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当代中国,美学的发展依然会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脉络前行,从传统的沃土中汲取养分。但同时,现代美学的多元化与精致化也将为中华传统之美注入新鲜的活力,使传统之美具有创新性并适应时代和环境的需求。中华之美将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别具一格的时代风貌屹立于世界之林。

(赵红梅/湖北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戴茂堂/湖北大学哲学院)

注释:

[1]陈杰.西方建筑小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46.

[2]阎国忠.古希腊罗马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19—20.

[3]瓦迪斯瓦夫·塔塔尔凯维奇.西方六大美學观念史[M].刘文谭,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141.

[4]米盖尔·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M].孙非,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2.

[5]同[4],第9页。

[6]同[4],第11页。

[7]符·塔达基维奇.西方美学概念史[M].褚朔维,译.北京:学苑出版社,1990:90.

[8]卡斯腾·哈里斯.建筑的伦理功能[M].申嘉,陈朝晖,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57-58.

[9]同[8],第61页。

[10]同[8],第62页。

[11]同[8],第63—64页。

[12]金磊,李沉,等.中外建筑与文化[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117.

[13]沃拉德斯拉维·塔塔科维兹.古代美学[M].杨力,耿幼壮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83-84.

[14]刘志鹗.希腊悲剧之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9.

[15]同[8],第50页。

[16]阿尔贝特·施韦泽.文化哲学[M].陈泽环,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52.

[17]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王炜,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2.

[18]同[17],第5页。

[19]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25.

[20]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4:92.

[21]特里·伊格尔顿.理论之后[M].商正,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80.

[22]同[21],第82页。

[23]同[13],第1页。

[24]同[13],第2页。

[25]同[4],第8页。

[26]云杉.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下)[J].红旗文稿,2010(17):4-9+1.

[27]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259.

[28]同[13],第147页。

[29]同[12],第146页。

[30]同[12],第147页。

猜你喜欢

审美文化古希腊
快乐在哪里?
古希腊之旅
快乐在哪里
从艺术品中走出来的古希腊神话故事——阿波罗篇
从古希腊的宫殿走来
浅析巴蜀审美文化的特征及发展
浅析现代美术教育的根本目标
浅谈产品设计的审美文化
审美文化视域下莎士比亚悲剧的电影改编
从张艺谋电影看审美文化的当代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