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学科竞赛为导向的设计课程美育创新

2021-09-10蒋达

美育 2021年1期
关键词:学科竞赛艺术设计

摘 要:新时期,国家在贯彻落实美育政策的同时大力推进新文科建设。本文在此背景下,针对艺术设计课程在美育教育方面的改革创新,探索以学科竞赛为核心,将课程美育与设计实践相结合的设计课程美育创新,并分析在具体实践中设计课程美育创新的改革成效,以期培养兼具美育思维和专业技能的复合型设计人才。

关键词:艺术设计 课程美育 学科竞赛

自文明发轫以来,人类从未停止过追寻美的步伐。中国早在西周时期便有了周公“制礼作乐”。春秋末期,孔子以“六艺”教授弟子,体现出古人对美的认知与教育。而西方早在奴隶社会便产生了美育思想。中世纪时期,宗教神学家把古希腊教育内容归结为“七艺”并贯彻到教育中。虽然中西方古代教育中都没有提出明确的美育概念,也没有建立完整的美育体系,但美的内涵是能引起人们美感的客观事物的一种共同的本质属性,是中西方从古至今未曾改变的论断。正因为如此,美育思想才得以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延续并发展。

进入新时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作了多次重要指示。2020年,教育部先后印发《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等指导文件,为高校美育发展与创新指明方向。以高校艺术课程为载体的学校美育的关键是课程创新,在创新中寻求变革。笔者主张以艺术设计学科竞赛为导向设计课堂教学,以“赛教融合,以赛促学,以赛促教”驱动人才培养创新,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教学理念,培养兼具专业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新时代复合型人才。

一、艺术设计课程的现状及创新

新美育时代,高等院校艺术设计课程亟待改革,而学科融合视角下的设计课程美育实践与创新则是其有效途径。设计学作为与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密切相关的学科之一,其课程体系需紧扣时代脉搏。但随着改革不断深化,部分院校的设计教学一度陷入瓶颈,始终无法消除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病,如課程体系不科学、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关系模糊等。虽然经济发达地区的院校较为重视课程创新,也有较大的资金和人力投入,但也存在全盘照搬西方设计教学体系或盲目引进国外设计教材的问题。目前,设计专业学生存在审美意识淡薄、缺乏深入的美学认知的问题,无法真正洞察设计美感的核心要点。笔者认为,设计教学不应以艺术表达与技法传授为目的,而是要注重对学生设计思维的训练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如何激发和引导设计专业学生思维创新与审美提升,成为当下设计课程创新的重点。

在国家美育政策的推动下,综合素养教育已成为当下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下,只有具有专业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等综合素养的学生才能真正适应社会、融入社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设计的功能价值和应用范围已急速拓展。学生们要学习的早已不是如何在电脑上做出好看的设计图纸,而是要学习如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甚至是关乎科技尖端或民生福祉的大事。因此,设计教育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高校要培养既有审美感知、设计思维、专业技术,又有大局观、引领力、创造力的新时代复合型人才。设计课程作为培养未来设计师的重要载体,是对学生学业引导、职业规划、生涯教育的全面塑造。笔者坚信,设计课程的美育创新只有做到将艺术美育、自然美育、社会美育相互融合,才能帮助学生实现基于大美育观的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全面提升。

二、学科竞赛在课程美育中的探索

现阶段我国高校教育体系仍有待健全,特别是美育、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有待完善,这也是当前设计课程创新受限的重要原因之一。设计教学还停留在简单的传统美术技艺和基础软件教学层面,容易禁锢学生思维,使学生认知水平停滞不前,缺乏社会实践能力,难以适应行业发展需求。

设计课程改革和美育体系建构都离不开对实践的思考。有些学校的设计实践课程缺乏真实项目的支撑,仅让学生从虚拟项目出发完成一系列作业,既没有详细准确的背景资料,也没有有效的验收和反馈,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作用不大。而以学科竞赛为导向的设计课程教学模式,可以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设计命题并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即可得到社会反馈。

我们基于当前设计教学的局限性提出了学科竞赛模式的课程改革构想。学科竞赛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积极性和创新意识,也是检验其学习成果的有效途径。学科竞赛促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思考与解决问题并将自己的想法有效落实,建立协同合作意识。这个过程不仅能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还能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与传统教学相比,以学科竞赛为导向的课程教学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创造性方面效果更加显著。

学科竞赛虽然是以学生为参赛主体,但也在不断促进教师思考和成长。与课堂教学和纸面考试不同,真实的项目实践可以让教师真正全面地了解一个学生的设计水平,并在辅导学生的过程中发现日常教学的不足,进而完善课程建设与教学体系。学科竞赛不仅可以促进校际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与学习,还可以横向显示出不同高校在师资水平、教学方法、实践培养和课程建设等方面的异同和差距,反向促进院校发展和教师成长,进一步提升设计教学水平。

学科竞赛也是促进美育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设计学是一门科技与艺术相融合的交叉学科,它不仅是审美教育,更是基于审美视角探究大众对美的需求和接受程度的新型学科。随着科技的发展,各行各业衍生出众多新的服务模式,更加凸显了学生接受新事物、建立创新思维的重要性。近年来,很多高校都在实验性地将设计纳入交叉学科。而在学科竞赛中,很多高校也都十分注重让不同专业的学生一起参与、各展所长,并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学科竞赛以课程美育引导学生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及审美意识,并助力学生更好地步入社会。

三、学科竞赛美育创新案例

近两年,笔者先后指导学生参加了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以下简称“大广赛”)、中国广告协会学院奖大赛、One Show中华青年创意奖大赛等设计竞赛,并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共32项。以下介绍其中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

1.学业、职业互通的One Show中华青年创意奖

湖北师范大学设计专业学生的就业去向主要是中小学、培训机构和设计公司等,就业面相对狭窄,有些学生毕业后甚至被迫转行。但近三年,湖北师范大学加大了对学科竞赛的扶持力度,以课程美育为抓手组织设计教学,打开了学生的设计视野,使学生的审美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均得到显著提升。

这里必须要提到的设计竞赛是One Show中华青年创意奖。这是与戛纳国际创意节齐名的一项国际广告赛事。竞赛评审团队均来自业内知名4A创意公司,致力于选拔优秀青年设计人才,在业内具有一定权威性。这一竞赛能够促进“学业—职业—行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建构。在学科竞赛教学中,教师们不断以行业标尺来检验设计教学成果,使学生们不仅提升了设计技能,还深化了审美感知与美育思想,逐渐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专业型人才。

有些学生因为在One Show中华青年创意奖大赛中获奖而直接被腾讯、奥美、盛世长城等业内知名公司录取。如2018届毕业生唐穗在获得One Show中华青年创意奖决赛策划案银奖后,与奥美现场签约,现已成为公司资深设计师。奥美创意总监在面试时说:“行业和企业需要的其实是学生们真正的实践能力和超前的审美意识,而不是一纸毕业证书。我们希望通过国际化的竞赛评审公平公正地选拔设计人才,同时也希望学生们保持设计初心,用热爱和创新开启自己的行业之门。”再如2019年,学生刘海、包立旺获得One Show中华青年创意奖大赛视频类铜奖,2020年毕业后成功入职腾讯,从事短视频制作工作。学生拿到入职通知书后说:“学科竞赛开启了我的人生新篇章。通过学科竞赛,我的设计理念更加与时俱进,技能也得到全面提升,设计作品获得行业认可,扎实的作品集与奖项成为我入职腾讯的关键。”

2.以社会公益为核心的联合国抗疫创意征集活动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联合国向全球发起抗疫创意征集活动。此次命题从社会性、创意性、国际性三个方面考查学生对社会热点的洞察与感知,要求学生创作出具有国际视野、可多媒介传播的公益设计作品。

设计初期,学生们大多围绕“抗疫加油”“抗疫感动”“抗疫医患关系”等主题进行创作,同质化现象严重。大部分人都因为有限的公共信息而只关注事件的表象。作为指导老师,笔者积极引导学生拓宽设计思维,鼓励学生通过基础调研的方式重新思考抗疫主题的要点,特别是要分析公众的心理特征、预判疫情过后的社会焦点。经过多番调研和讨论,学生们最终选定“新冠肺炎治愈者”“疫情期间被丢弃的动物”等更加关注弱势群体诉求的主题作为此次创作的突破口。其中,关注新冠肺炎治愈者的作品《Believe me,I’m cured!》通过可视化方式让观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被治愈者的心理动态,深刻体会人性美。学生们开发App、小程序并在其上发起倾听新冠肺炎治愈者心声的活动,给新冠肺炎治愈者传递社会关爱和正能量。一句文案“相信我,我已经痊愈了”,既提升了新冠肺炎患者的治愈信心,也减轻了人们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担忧。为了避免语言障碍,学生们使用了没有国界之分的手语,并以热门的短视频方式传播“我们相信”的手语。该作品将美育贯穿始终,充分体现了人性美,最终在联合国抗疫创意征集活动中获奖。

通过参与联合国抗疫创意征集活动,学生们真正地体会到美育不是一句口号。他们学会了以美的视角去观察世界,用有温度、有价值的创意作品去解决实际问题。这一作品之所以能够获奖,除抓住了热点、关注弱势群体的真正诉求之外,还非常符合这次活动的具体要求——具备国际视野和广泛传播力。这个作品内容简单却直击人心,跨越国界且易于宣传,可以让人从中体味到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次以学科竞赛为导向的课程教学是一次成功的设计课程的美育创新,真正地做到了引导学生认识美、感受美并最终创造了美,有助于学生提升综合素养与实践能力,助力学生完成从学业到职业的跨越。从中,笔者也体会到公益广告创作是提升大学生审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有效途径。

3.以文化复兴为导向的营销实践

IP是近年来的高频词,设计专业的学生对此也非常感兴趣。2020年,京东和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以“热爱成就经典”为主题,联合征集将《大闹天宫》《哪吒闹海》《黑猫警长》《葫芦兄弟》中经典动画形象与京东joy形象创意融合的优秀设计案例,为经典动画形象创编新的故事情节,打造新IP。笔者认为这个项目是有难度的。虽然创作主题均来自国内经典动画片,但“00后”对国漫的兴趣实际上并没有那么高,迪士尼等国外经典IP相对更火爆。这次活动的主旨是创造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经典IP,以此作为当下文化复兴的突破口。

调研显示,“00后”对国内经典动画片知之甚少,有些孩子对此兴趣寥寥,还有些孩子甚至都没看过,认为它们不符合年轻人的调性。据此,笔者在班级内发起了名为“我的童年回忆”的主题研讨,让学生们说出自己童年最有趣、最记忆犹新的故事,并以此为切入点来引导学生们开展聚焦京东消费群体的调研。京东的核心消费群体是“80后”与“90后”职场人群,他们也是当下年轻一代的消费主力。上述经典国漫伴随着他们的成长,同时跳皮筋、玩陀螺、打弹珠等游戏也是他们童年的美好回忆。针对目标人群和企业诉求,学生们提出了“童心未泯,大闹京东”的创意主题,将“80后”“90后”童年游戲元素融入孙悟空与京东joy形象做插画设计,以致敬经典的方式引发观者共鸣与追忆,同时制作了一系列文创产品,实现了作品转化与商业营销。

“有故事、有卖点”是品牌商业化的核心。此作品以近100万网络投票的成绩进入了“京东网络人气十六强”,并最终获得第五名的好成绩。部分文创由京东进行落地转化、市场化运营。这个创作实现了创意和营销的完美融合,对学生们来说是一次很有意义的社会实践,让学生们在找寻文化认同感的过程中用年轻化的视觉语言重塑了他们不甚熟悉的经典动画形象。这同时也说明,美不仅需要感知和发现,更需要传承、转化和延续,新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手段可以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并将其所承载的精神价值传递给更多年轻人。

四、结语

在新文科背景下,各高校设计教育加强创新改革是必然趋势,而基于学科竞赛的设计课程美育创新是目前较为有效的方式之一。当前美育教育仍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如何全面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与感知力和执行力是当下的难题,让目前较流于形式的美育教育更有实践意义是美育教育改革创新的关键。而如何真正帮助个性鲜明、创意独特、理念先进的当代大学生树立健全人格、提升素养是当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笔者认为设计课程美育创新的核心是:首先,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引导他们正确看待问题并有效解决问题;其次,以导师为主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知识技能与专业素养;最后,以学科竞赛为导向,帮助学生拓宽设计视野、树立行业理想。当然,课程美育创新不仅需要高校师生的实践探索,更需要全社会的支持与参与。未来以课程美育为学校美育主要手段、开办“美育文化节”、打造“地域美育展”和借助新媒体手段向社会传播高校美育文化等尝试,都将推动高校美育创新的高质量发展。

(蒋达/湖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參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20-10-16(004).

[2]明兰.基于学科竞赛的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美术教育研究,2015(09):106-107.

[3]胡琦,章凡.文化育人视域下高校美育工作的机理及策略[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2(02):201-207.

[4]左迎颖.新形势下艺术设计类学科竞赛的教学实践创新研究[J].美术大观,2017(05):158-159.

[5]张茜.面向学科竞赛的广告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以大学生广告艺术竞赛为例[J].广告大观(理论版),2013(02):101-104.

[6]李墨,翟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与美育重要论述的四重维度[J].理论与现代化,2020(05):13-18.

猜你喜欢

学科竞赛艺术设计
《自然生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创新创业课程群组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以学科竞赛为依托 助力创新型人才培养
以学科竞赛为依托 助力创新型人才培养
浅谈独立院校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组织与实践
“学研赛”并重的计算机类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以学科竞赛为抓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书封与现代艺术
河北师范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环境艺术设计辩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