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激励性评价驱动学生语文素养提升

2021-09-10刘维建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11期
关键词:激励手法角度

刘维建

摘要:本文结合具体教学实践详细阐述了激励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从“合理选择激励角度”、“适度运用激励语言”、“创新使用激励手法”三个方面进行有效激勵的策略探讨,更好地驱动学生语文素养提升。

关键词:激励;角度;语言;手法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教授说过:“人性中最本质的愿望就是得到赞赏。”想得到肯定和表扬是人的普遍的心理,学生更是如此。每一个人都有闪光的地方,都喜欢听到他人对自己的肯定和发自内心的赞美,这会让他由此充满自信。法国教育家第惠斯多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这句话很值得我们深思。课堂中的激励性评价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语文课堂。孩子年龄尚小,学习的目的其实还并不明确,教师的激励性评价对他们而言,无疑是一种强大的内推力,驱使他们不断前进。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不是简单的对知识进行“对”与“错”的判断,而是要挖掘问题背后的教育资源,使学生能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发展,更好地提升学生得语文素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尽量给予学生鼓励,以适应孩子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保护学生求知的热情。

一、合理选择激励角度

(一)行为习惯:坐姿、笔记、卷面、举手、善于表现、按时完成家庭作业、不懂就问、善于思考、善于倾听……如:孩子,你的坐姿很端正,背挺得很直,以后一定不会成为小眼镜儿!

(二)思维能力:思维快、想象力丰富、想法新颖独特、理解能力强、具有好奇心、创造力、表达能力强、口语很标准、声音动听、感情丰富、记忆力强……如:你的普通话很标准,尤其是儿化音都读得那么到位!

(三)品质素养:乐于助人、善良、拾金不昧、无私、体贴(贴心)、有责任感、有正义感、有上进心、坚强、坚持、认真、有集体荣誉感……如:孩子,谢谢你为班级赢得了荣誉!

二、适度运用激励语言

激励性语言的运用也要讲究“火候”,要适度、适宜。表扬要讲原则,对学生表扬不能滥用更不能简单含糊。表扬,必须要有恰当的理由,让全体同学信服。否则,滥用表扬只能收到相反的结果。例如,课堂上一位老师正在引导学生理解《陶罐和铁罐》一课的内容。老师让一位同学站起来读了第三自然段,给了“你读得真好!”的赞扬,学生木然坐下,全班学生机械地有节奏地不带什么感情地拍了几下手掌。到底好在哪里,无论从教和学的角度看,都应该搞清楚。因为浅尝辄止会导致孩子求知不深入。有的时候,学生的理解、表现是浅表的、是意会式的,“为什么”的道理还不一定明白,或是这位同学的理解、表现是自知的,但其他同学并不理会,这就需要教师有机地利用对学生发言的评价进行巧妙的点拨。如果我们的老师能在学生读了课文后接着问:“你为什么在读的时候特别强调其中“陶罐子”的“子”呢?”这不仅是在问这一位同学,同时也是在引导大家思考和注意:因为这个字在铁罐对陶罐的称呼里面,它最能体现铁罐对陶罐的傲慢无礼。待学生明白了以后,老师再进行评价:“你的朗读就精彩在这里!”这样具体有针对性的表扬溶进了老师的启发、点拨,岂不更好。

三、创新使用激励手法

(一)欲扬先抑:

1、你的发现很不错,要是能....就更好了。

2、这是一篇很美的文章,如果字能端正点,那真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啊!

例如我在教学生字时为了区别“柳树”的“柳”和“欢迎”的“迎”时,这两字都有一个共同的部件,那就是“撇-竖提”,“撇-竖提”之后,是一点还是没有呢?“柳”是一撇,“迎”呢?我停了一下,让同学们观察。有个同学大声地用四川话说:“迎里边啥子也没得。”我觉得他的发现很不错,表扬之后鼓励道:“要是能编成顺口溜就好了。”于是便有了:“柳”一撇,“迎”字里面啥子都没得。可感觉我还有点不完美,我又鼓励学生再找一个类似的字,于是“留”被我们发现了,在我们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区别“柳”“留”“迎”的顺口溜便横空出世:“留”一点,“柳”一撇,“迎”字里面什么也没得。就是有了这句顺口溜,我班孩子对这三个字的写法,从来没错过。有了这次的成功经验。我记得前几天我在教学“秘密”的时候。这两个字读音相同,但是字最容易写错。我启发道:这两个字如何区别呢?有个叫胡婷的同学,马上就说:禾必在前。宝必山在后”我当时听了,非常的惊讶。同学们看到我的表情,立即给她送上了热烈的掌声。有了编顺口溜愉悦的学习体验,学生不仅记住了所学生字,更重要的是激起了他们独自发现语言文字魅力的兴趣,提升了学习素养。

(二)对比激励:

1、这种创造力,连老师都甘拜下风!

2、这口语,闭上眼睛,我还以为是外国人在说呢!

例如,我在教学汉语拼音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区别b和d,我当时是这样引导的:我首先编了一句顺口溜“d踢左,b踢右,滚来滚去不生锈”。学生受了我的启发,我就叫他们发挥创造力,如何像老师这样以来区别p和q呢?过了一会儿,有个同学大胆地站起来说“q摸左,p摸右,左左右右好朋友。”我当时惊呆了,我就大声的冲着他说:“你的创造力不得了,连老师都甘拜下风。”其实他的这个顺口溜,和老师的基本上能对得上。突出了四个字母半圆的具体位置:b和d,它的半圆在下方。p和q,它的半圆在上方。可是学生用“摸”似乎不够好,不能很好突出上方的意思。于是我又激励学生,如果把“摸”改一改,就更好了。最后另一个学生用“望”换“摸”,并大声地读了出来:d踢左,b踢右,滚来滚去不生锈;q望左,p望右,左左右右好朋友。这时迎来了全班同学的热烈掌声。那节课同学们的热情非常的高,对这四个字母的认识和记忆也非常深刻。这就是激励的良好结果。

总之,课堂教学中激励是一种艺术,作为教师要成功地上好每一堂课,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熟练掌握教学语言的运用技巧和艺术。但激励表扬要适时、适度、适量、适宜,并能善于挖掘、发挥学生的潜能,只有这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才能会用丰富多彩的语言恰如其分、形式多样地表扬学生,更好地促进和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李方《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6

[2]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11.

[3]袁振国《教育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5

猜你喜欢

激励手法角度
拟人手法真多情
画与理
七步洗手法
一个涉及角度和的几何不等式链的改进
角度不同
人啊
高职院校化工总控工技能大赛的培训模式与对策分析
EVA价值管理体系在S商业银行的应用案例研究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