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提升策略

2021-09-10李艳红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12期
关键词:课堂提问提升策略有效性

李艳红

摘要:伴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深入改革,对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提升做出了更新的要求。笔者在本文通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主要从“难度适中,加深理解程度”、“揭示矛盾,引起学生探究”以及“情景相似,促进学生迁移”这三个策略,阐述了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快速提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2-191

在我国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上,课堂提问这个环节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对语文问题难度的控制,教师所提出的语文问题不是过于简单就是过于复杂,对学生的语文进步没有实际性帮助;第二,对语文问题数量的控制,教师对课堂提问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所提问语文问题的数量多了,对学生的帮助越大,而这样反而还会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等等。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需要端正自身对课堂提问这个环节的观念,并且合理设计这个环节,最终促进学生得到更好的语文成长。

一、难度适中,加深理解程度

有一句名言叫做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只有充分了解到对方,并且了解自己的实力,才能够真正的做到百战百胜。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也应该是如此。只有当教师对学生现有的语文水平做了充分的了解之后,才能设计出更加适合学生进步的语文问题。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所设计的问题难度需要适中,以此来逐步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程度。教师要在不违背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思维水平的前提下,设计出语文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更加积极的语文思考。

比如,在学习《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时候,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读课文,并且适当向学生提问问题:“看看课文写了哪三个故事,分别是什么?”由此引导学生总结得出:“第一件事,化学家波义耳发现紫罗兰遇到盐酸变红,在进行了许多实验后,波义耳制成了实验中常用的酸碱试纸——石蕊试纸;第二件事,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发现,地球上所有的大陆的海岸线都能较好地吻合在一起,他又根据蚯蚓的分布情况,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第三件事,俄裔美国睡眠研究专家阿瑟林斯基发现他的儿子睡觉时眼珠转动,经过实验,他发现人在睡眠时脑电波的变化与做梦有关。”其次,教师可以在这个问题之上继续提出问题:“那么想一想作者举这几个事例的目的是什么?”由此引导学生得出答案:“为了用事例说明‘真理诞生于百个问号之后’的道理。”

二、揭示矛盾,引起学生探究

在语文教材上,有很多内容往往都是作者故意安排的矛盾点,其主要目的就是刺激学生的语文思维,并且引导学生展开更加积极的思考。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向学生揭示这些矛盾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出学生对这些矛盾点的探究欲望,学生也就会更加积极的参与到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快速集中自身的注意力,而且还可以让学生体验到学习语文知识的乐趣,从而有效提升学生对小学语文这门课程的喜爱程度。

比如,在学习《金色的鱼钩》的时候,首先,教师可以解释矛盾,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默读,边读边思考:课文中几次描写了老班长的外貌,从课文中摘录出描写老班长外貌的语句。并且思考这几次描写老班长的外貌有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其次,教师就可以继续提问:“‘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子挺高,背有点儿驮,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了皱纹。’这句话说明了什么呢?三十多岁的老班长为什么会有五六十岁老人的外貌特征?”由此引导学生说出:“可以看出老班长在长征途中饱经风霜,长征的艰苦。”最后,教师还可以继续提问:“那么这句‘他抬起头,望着夜色弥漫的草地,好久才用低沉的声音说’,你们能感受到什么呢?”使学生可以从中得出:“这里没有直接的神态描写,但是我们可以从句子中进行拓展训练:想象老班长望着远方草地时的眼神,那眼神中一定充满忧虑。

三、情景相似,促进学生迁移

在教育领域中有一个口号,就是“为迁移而教”。若是教师能够向学生接连提出几个相似的语文问题,那么将有利于学生采用同样的语文思维进行思考,并且有助于学生采用相同的方法来自学其他语文知识。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语文教材上的实际内容向学生提出相似的语文问题,以此来帮助学生完成语文知识的迁移,更能让学生形成更加灵活的语文学习思维。此外,教师还可以放手让学生采用这种思维自学语文知识,由此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自学习惯。

比如,在学习《少年闰土》的时候,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读课文,画出有疑问的词语,并且让学生借助字典、词典等相关资料,理解文中半文半白的语句的意思,读通读懂课文。其次,教师可以指出文中比较难懂的三个句子。第一句:我也很高兴,因为我早听到闰土这名字,而且知道他和我仿佛年纪。这时候,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这里的“仿佛”不是“好像”的意思,而是“差不多”。接着,教师可以再让学生画出第二句: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一只是无端的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明白“便是”是“即使是”“就是”的意思,“没有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句话意思是:“即使到现在我也不知道。”“无端”就是“没有来由”。最后,教师可以再让学生画出第三句: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我先前单知道...让学生分析其中“素”和“素不知道”、“先前”、“单知道”这几个词语的意思,帮助学生逐步理解课文意思。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提升已经变得尤为重要了。因此,小學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需要积极探索提升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逐渐培养学生语文思维的形成,最终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牛旭涵.浅议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提问策略[J].才智,2017(18):129.

[2]邹玉梅.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J].课外语文,2017(15):56.

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东阳关中心校

猜你喜欢

课堂提问提升策略有效性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技巧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研究策略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联通公司服务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公司信息化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研究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