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高校大学生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创新与实践

2021-09-10关慧慧

红豆教育 2021年12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思政教育大学生

【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呈现出了新特点、新要求,要求高校教育工作者积极创新和实践教育方法。本文结合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要求,从体系构建、情怀引导、品牌打造三个角度分析开展大学生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创新实践方式。

【关键词】爱国主义;思政教育;大学生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新时代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1]。随着2019年《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颁布,在高校中如何结合新时代、新时期的要求和特点,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共同面临的任务和挑战。本文结合高校实际,以《纲要》实施要求为基础,从体系构建、情怀引导、品牌打造三个角度入手,提出开展大学生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创新实践方式。

一、尚德明理——持续深化爱国主义理论教育

1.加强理论学习,打造爱国主义精品课程体系。学生骨干在大学生当中发挥着引领作用,因此要重视加强大学生骨干、青年团干的培训力度,将爱国主义教育纳入学生骨干研修班课程体系,围绕学生骨干的成才发展和“中国梦”以及社會发展的时政热点开设主题论坛,逐步开发精品课程,教育引领学生骨干在理论学习、实践体验、红色之旅等教育环节中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组织讲授开学“思政第一课”,由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和各学院党组织书记、院长为本科生讲授“思政第一课”,重视校、院主要领导人地思想带头作用,实现校区、院系全覆盖。同时,不能忽视新生的爱国教育,在迎新教育中要加强各项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实施。

2.加强思想引领,完善网络思政教育体系。大学生是网络平台活跃用户,因此要抢占网络阵地,发挥全媒体网络思政教育体系教育功能,注重打造全媒体网络思政教育平台,充分利用好易班、微信公众号、企业微信、央视频、抖音号等网络平台,以学校各学院、各级学生组织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为延伸,打造精品栏目,借助各大平台推出爱国主义系列专题专栏、新闻报道等,积极制作、转载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的系列音视频、微电影、时政热点文章,生动讲好学校故事、中国故事,充分展现新时代大学生的爱国之情。

3.加强制度自信,建立历史国情宣传教育体系。应在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等各个教学环节中全面加强“四史”及宪法法治的理论教育,通过多种形式科学规划和整合学习内容,结合历史国情法制教育和国内外重大时事热点,划分学习层次,有计划分阶段地促使学生对历史、国情、法制等教育进行深入全面的学习。同时还要注重正确引导学生理性看待和正确分析国内外形势与政策,加强爱国主义理论阐释,将“四史”学习与当前的国际国内时事热点结合起来,认真解决学生面临的思想实际问题,全方位、多层次培养学生对国内外时政的正确分析理解能力和对社会主义制度的高度自信。

二、兼怀家国——广泛厚植爱国主义家国情怀

1.“青春告白祖国”,全面激发家国担当责任意识。学校可以组织开展“同升国旗、同唱国歌”,通过入学第一课、重要节日及特殊时间节点升旗仪式、每周一升旗等形式,增强国家认同感。同时在新媒体平台推出专栏,定期普及宣讲各类爱国主义法律法规。组织策划“青春告白祖国”系列线上展示活动,鼓励学生从个人视角出发,制作音频、视频、文章、海报等,真挚表达爱国情感,进一步在各大平台做好推优、展示。

2.共绘最美“同心圆”,深入开展维护祖国统一教育。要开展国家安全和国防教育,结合理论与实践,线下通过主题班会、参观研习、社会实践,线上通过网课学习、线上考试、学习打卡等多种形式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和国防教育,增强学生维护政治安全、国土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和网络安全的自觉性。面向学校的港澳台侨学生,要开展宪法和基本法教育,同时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增强港澳台侨学生的“四个认同”。要开展民族团结主题教育,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等教育,组织少数民族学生参加中国传统文化、爱国爱校等活动,不断强化少数民族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3.强化实践育人理念,广泛引导学生践行家国情怀。不断完善“三下乡”实践内容,引导学生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好河山,用双手服务广大基层群众,用智慧贡献国家发展建设,在实践锻炼中进一步将爱国之情转化为强国报国的自觉行动。设计开展符合本校学生特点和需求的职业体验和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了解把握社会需求和自我需求,坚定报国志向。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宣扬新时代雷锋精神,引导学生在学雷锋的志愿氛围中奉献社会,实现自我成长。

三、笃志力行——提升爱国主义教育品牌活动内涵

1.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打造特色文化活动品牌。精心打造一批中华文化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园品牌项目等校园文化育人品牌,充分调动学校资源,依托结合学校“名辅导员工作室”进行宣传推广,提升品牌活动影响,在校园建立更加系统和科学的中华优秀文化传播机制。可以结合不同生源、地域、民族学生的特点,开展富有特色的文化节品牌活动,搭建多元文化学习与交流工作坊,充分调动内地和港澳台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多元共融的校园文化氛围。可以开展爱国主义主题系列比赛,进一步凸显爱国主义主题,如爱国主义影视作品配音大赛,通过演绎经典爱国主义影视作品及歌曲,产出一批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引导内地及港澳台青年为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而共同奋斗;如爱国爱校学生摄影作品征集评选活动,充分结合校园文化、社会文化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真挚情感。

2.弘扬时代精神,全维度助力广大学子实现报国梦。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根据切身经历或身边知名学者爱国感人事迹开展专题报告会,让广大学生在感受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爱国热情。以“挑战杯”等各类学术科技创新创业竞赛为载体,提升广大学生科研素质,切实助力广大学子实现科技报国之梦。组织科技创新训练营,带领学生参观访问社会顶尖科研机构,切实感受科技的力量,激发积极投身科研工作的热情和决心,放飞科技报国之梦。

3.弘扬英模精神,全方位深化实施榜样引领。要大力宣传爱国主义典型,同时充分挖掘爱国爱校学生榜样,遴选、树立、培养一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青春楷模和先进集体,通过开展线上线下直播宣讲、个人事迹展示等方式广泛开展朋辈分享活动,引导同辈学生在找差距、寻不足、定方向、立目标、互学习、求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进步。

4.弘扬民族精神,精细化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组织国情教育学生团,选拔优秀学生赴国内、省内开展文化考察,搭建夯实从出团前、行程中到回校后的“全员、全程、全方位”学习体系,引导学生在亲身体验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可以组织学生骨干实地考察红色历史,走进高新技术开发区、大学科技园、新农村乡镇等爱国主义教育场所,在切实感知国家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中进一步增强青年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社会责任感。

5.弘扬奋斗精神,广泛号召学生响应祖国需要建功立业。在学生中积极树立科学就业观,强化责任担当意识,通过开展就业课程、生涯规划月、创业实践、经验分享等活动,结合后疫情时代的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关注新的就业机会和就业空间,支持鼓励毕业生实现多元化就业,积极引导学生形成科学就业观,树立担当意识和时代使命感,在实践中坚定报国志向、锻炼本领能力,把握时代发展机遇,积极投身、融入“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中。要积极开展并做好大学生西部就业宣传、发动、招募、審核、培训、跟踪服务等工作,组织学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论述,教育引导毕业生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事业当中。

爱国是当代大学生最核心的素质体现。在新时代背景下,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也呈现出了新特点、新要求,这就要求高校教育工作者积极创新和实践教育方法,打破陈规,抓准新时代的脉搏和机遇,引导大学生不断奋进,将个人梦融入到中国梦当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贡献时代青年应有的力量。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N].人民日报,2019-11-13(6).

[2]佘双好.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升华——学习《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13).

[3]张昭龙.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模式研究[J].才智,2021(11).

作者简介:关慧慧(1990-),女,汉族,广东省广州市人,硕士研究生,广州华商学院辅导员,研究方向:高校思政教育。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思政教育大学生
探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下的教学之路
爱国主义教育70年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浩然正气贯长虹 爱国主义谱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