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的问题与改进策略研究
2021-09-10冯妮娜
冯妮娜
摘要:本文介绍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的基础情况,以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为例,从状态数据采集工作的流程、质量和其他平台关联三个维度做现状调研及分析,为提高采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联系实际工作情形和实际需求,尝试提供采集、利用、理念普及三个方向的改进策略,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保障。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状态数据;数据治校
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的作用
我国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以下简称“状态数据采集”)称为常规化任务开始于2008年,根据《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开始实施。[1]
根据关键绩效指标理论,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是教育行政部门发布的关键质量控制点,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决策如重要项目立项和验收评审、教学业绩考核等提供智力支持,对宏观管理、行政决策、院校治理、内涵建设、人才培养、教学改革、诊断与改进、公共信息服务、社会舆论监督等有重要作用。
但是高等职业院校状态数据采集中每年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整个采集工作不但包含了采集,也包含了采集后数据的应用,避免沦为纯粹的行政任务而忽视了数据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价值,让高职院校自身拥有数据利用的意识也与当今社会“数据化”的趋势相吻合。
以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为例,在对采集平台的作用与意义进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深入调研了具体工作开展和应用的现状,发现潜在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方案。
二、状态数据采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状态数据的重要性得到了国家层面和高校层面的普遍认识,根据信息金字塔模型,数据-信息-知识-智慧结构中,要得到高层次的知识和决策层面利用知识进行决策彰显的智慧,都是从底层数据开始的,而该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的采集过程并不是单一部门或任一人员完成的,需要全校教职工甚至是学生的共同参与过程,这一过程影响着状态数据的质量。[2]即状态数据的实施依靠国家文件(《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推动,而实施效果依赖相关的每一个个体。
1.状态数据采集具体流程分析
各高职院校的实施细节略有差异,在调查了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四川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后,发现整体流程相似。以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为例,高校在接收到每年的采集工作任务后,由学校的一个部门牵头,其中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以发展规划处牵头,开始部署实施,划分任务给学校各二级部门,包含党政行政部门和教学二级学院等,再由二级部门的采集实施人员进行实施,需要个体数据时,下发任务给具体的教职员工,特殊信息需要与学生进行对接。而截至2020年12月,全校二级部门37个,教职员工530人,几乎全部需要参与到数据采集的工作中。经过与成都的其他高职院校对比,该规模在高职院校中属于正常规模。目前采用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二级部门采集员能够掌握的数据,包含基础信息数据和平时收集的数据,可以直接填写,部分通过直接向教职工咨询后代填;第二种模式是信息填报内容直接下发给教职工,给予教职工登陆权限,直接填报信息。例如基本办学条件等信息由二级部门负责采集的工作人员直接填写,实训信息必要时需要实训室管理教师进行填写,教学情况等部分信息会由具体任课教师进行填写等。
综合来看,整个数据状态采集工作目的较为清晰,但人才培养工作需要采集的数据涉及的角度较广,参与人员众多,在实施上受平时拥有数据量多少影响,工作量依旧较大,实施难度虽然是能够完成的情况,但繁琐的沟通成本、填报成本等,对数据质量有着潜在的影响,影响对人才培养工作的决策。
2.狀态数据采集数据来源与质量分析
以2020年的状态数据采集为例,围绕人才培养工作的具体分类,包含了基本信息、校领导、基本办学条件、实践教学条件、办学经费、师资队伍、专业、教学管理与教学研究等模块,数据来源依旧是各个二级部门和具体教职员工为主。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在2020年填报信息完成度是100%,但是为了调查完成度与完成质量之间是否一致的情况,直接对二级部门具体填报人员进行了直接调查。其中,调查了23个二级部门(调查过程中因调查量较大,去除了部门人员较少的部门,以8人以上的部门为主),直接调研状态数据填报人员,其中52.2%表示数据填报过程并不顺利,面临着很多数据需要临时收集、需要与较多教职员工进行沟通、数据质量需要反复核对等情况,30.4%表示数据填报工作有一定困难,但是没有遇到严重阻碍,部分数据可以轻松填报,少量数据需要进行核实和联系教职员工进行填报,只有17.4%表示状态数据采集的过程非常顺利,基本可以短时间内完成,其中这17.4%的部门教职工人数均没有超过14个人。
具体调查发现,因为时间有限,存在部分数据无法精确统计的情况,和因疫情期间产生的沟通问题,导致数据填报质量无法得到保证的问题。同时,调查发现数据质量的良莠不齐和数据字段繁杂导致了数据的利用效率较低,除了进行报表汇总,难以有效利用数据进行做深度的人才培养工作情况分析。
3.状态数据采集平台与校内其他平台的联系
在调研过程中,部分部门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校内已有的平台直接获取数据进行填报,优化了填报流程,并且提高了数据准确性。调查了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的情况,得知学校共拥有与人才培养工作相关的各类信息平台30余个,除各部门的信息发布平台外,包含重要工作状态数据信息的教务系统、图书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等,都是重要的信息源,也是各部门进行决策的重要工具。
但是系统的分散不利于信息的整合,其中部分数据获取需要付出很多沟通成本,部分需要跨部门进行,通过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的情况得知,高职院校在过去几年的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产生了大量的系统平台,而为了向“智慧校园”这一新形势下的目标迈进,需要进行信息的整合, 推进类似统一平台,现已改称智慧平台的建设,这对数据的获取与利用提供了较大便捷。通过调查二级部门的信息采集工作人员的情况来看,平台在建设初期还是有大量的数据采集工作需要进行,大量的教职员工需要主动填报人才培养工作中的课程、教学情况等信息,只有在建设完善并有效使用的前提下,后续类似的数据采集工作就可以开展的更加顺利。而状态数据的采集可以方便调用高校自身平台已有的数据,提高采集效率和数据质量。
三、状态数据采集工作的改进策略
1.数据采集工作优化,利用已有平台,避免“表哥”现象
数据采集工作的质量最终要靠二级部门的教职员工去完成,但是利用已有的平台可以提高填报效率,由于数据填报工作是高校日常工作中重要内容,但是填报次数经常出现重复填报,甚至难以查找数据的情况,这不利于人才培养工作数据的可持续利用。高效利用好已有平台,只填报需要更新的信息,提供便于查阅的方式,解决状态数据采集中采集难的问题。通过调研教职工的反馈,数据的重要性已经得到的认识,实际操作的实用性是重点关注的问题。
2.数据利用工作优化,为人才培养提供保障
保证数据质量的基础上,提高数据利用的多元化发展,避免只停留于报表阶段。[3] 状态数据来源于人才培养工作中,数据成果也应该服务于人才培养工作,利用数据的工作需要兼顾技术手段和实用性进行创新。数据利用的角度包含了人才培养目标、学制学时与学分的分配、专业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管理、招生就业管理等方面,利用时可以采取数据挖掘等手段丰富数据分析方法,提高数据利用效率。包括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等高校开展了各种创新式的数据应用,例如对就业实习中的公司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学生实习就业质量,对就业报告的文本进行关键词提取,精准查找并帮助就业遇到困难的同学;对教务系统中的课程评价、学生反馈及课程基础数据按专业分组进行分析与挖掘,为高职院校的专业群及课程建设建设提供优化方案等方式。在提高数据质量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数据背后价值,利于人才培养工作各环节的情况,采取更有效精准的措施。
3.普及“数据治校”理念,提高教职工参与度
状态数据采集与日常数据的利用结合起来,让数据不再成为教职工工作中的枷锁,而成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决策的重要基础。“数据治校”是数据应用在学校的表现,商业上应用较早,而中国各政府层面的数据采集与应用也得到普遍认同,其中政府数据如最早的广州政府数据平台所面临的采集字段不统一、采集来源困难、早期推广的困难,在今天的高职院校中也得到一定的体现。但是最后,数据都带来了共赢效果,政府的数据让市场更加活跃,利用度提高,同理,高职院校的“数据治校”也是要既利于学校发展,也有利于教职工的工作开展,最终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校本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研究[J]. 朱明苑,尤明珍,董海燕,胡新岗,徐盼.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03).
[2]张晞.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策略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01).
[3]職业院校诊断与改进体系中的校本信息平台设计[J].操惊雷.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4).
基金项目: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高教研究项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的优化及应用研究”(项目编号:GJYJ2020B08)的研究成果。
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 四川 成都 6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