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教学的再思考

2021-09-10谢喜娜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13期
关键词:说明文初中阅读教学

谢喜娜

摘要:说明文的阅读教学,在初中学习阶段是一个重要的内容。不仅仅是促进学生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转变的一个具体途径,同时也是目前语文学习的重要文体。文章未来加强对说明文阅读教学的理解,增添相应的艺术氛围,本研究以初二语文的《核舟记》为案例,重点研究该课文的说明文阅读教学。

关键词: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教学

前言:开展说明文教学,能够让初中生思维得以拓展,逐步从形象思维转变为抽象思维。在初一的记叙文形象思维培养中,通过说明文的阅读以及相应的理解,逐步过渡到初三乃至以后高中阶段的抽象思维,其中说明文的学习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实际作用。

一、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教学的原则

1、以文体知识为要点,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实践的原则

阅读教学模式一般指的是文章中相关的所有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设计。必须意识到理论知识的主导作用,联系实际,才能在实践中形成能力。

2、创设情境,师生合作的原则

师生协作是指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协作。合作领域包括教学方法的探索以及教学活动中文本内容的探索。

3、突破传统,角色互换的原则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之一是试图找到一种突破传统教学方式的方法,使学生逐步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积极参与到教学,规划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生的学习热情。

4、重视过程,促进多元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思维碰撞的过程,在本研究中,我试图在学习过程中给学生最大的思维发展空间,从而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比如讨论课上的热烈讨论,试讲中不同角度的不同教学设计,都是一次又一次的新收获,可以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更大提升。

5、多种学科知识相结合

没有一门学科是完全独立的,特别是科学说明文涉及多门学科的知识。根据课程标准的精神,“构建开放、动态的语文课程。暴露教学可以与其他学科知识交叉融合”。

二、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教学策略——以《核舟记》为例

1、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

为适应学生阅读能力的教育和训练,在教材或课前指导中采用“核舟记”做为古代说明文来进行研究。因此,大多数一线教师都是从语言的角度来解读这篇文章的,并分析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核舟记》文章很有条理,即: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必须有一定的顺序,以此做到有条不紊。在《核舟记》中,作者按照“总一分一总”的顺序进行解释说明。以此去增加文章的趣味性,说明文的语言也应该有美的形象。《核舟记》工艺中每个人物的生命力和形象完整呈现,都离不开作者在生命力和形象语言上的描绘功底。”这样的研究对于一线教师的教学更具有实际意义,在教学案例研究中也发现,大多数教师都是这样解读课文的。研究者对语言特性的研究较为全面,对教学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2、感受文章的结构特点

一是文章的结构严谨且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本文主要说明核舟雕刻“奇巧”。文章的结构和剪裁与“奇巧”这个中心密切相关。第一部分首先总结王叔远技艺的奇巧作为文章的起始部分。第二部分详细描述了核舟各部分的形状,这是文章的具体分类叙述。其中,层次清晰,显示出舟身、舟舱、舟头、舟尾。在众多器物中,以人为主体,因此突出描绘船首的三个人。三人之中,重点是出东坡。文章开头结尾遥相呼应,结构严谨。“这样的观点可以用来教学生选材、剪裁、编排文章,更有利于帮助写出好文章,看懂说明文。

3、借鉴文章的写作手法

在上课伊始引导学生去找统领全文的一个词一一奇巧,通过分析作者是怎样具体地表现雕刻“奇巧”的来感受雕刻者技艺高超,真正深入文本,沉浸语言感受,启示在教学中要扎实在文章,不可浮于表面。在《核舟记》的阅读提示中还提到了“发挥想象”,且在教材中对本文没有配插图,这都是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老师可以“从画图入手,以作文收尾,把阅读和写作融为一炉”,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用画图方式再现自己理解的核舟样貌;要求学生根据核舟人和物的位置、动作等特点,进行排演展示,也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运用再现情境法,让学生根据船头船尾的人物的神情姿态进行角色扮演,激发了学生兴趣;启发学生借助核舟上刻的“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进行想象,体会其中的意趣,还让学生对各个人物的动作、心里、语言以及环境中的声响等想象,启发学生从玩味文章的语言入手,展开合理的想象。

“通过反复诵读,领会诗文丰富的内涵”,“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反复诵读对于古诗文学习非常重要,可以培养语感的同时,帮助理解文章内涵。有些教学过程对于朗读的指导还不够充分,甚至只有解读分析,没有朗读,这都不利于学生古诗文素养的提高。运用“五轮诵读法”,在每轮诵读中教师都提出不同层次的诵读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和提示去诵读,“通过练习反复的诵读,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

4、引導学生自主阅读

要多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通过“学生讨论,教师点拨”的方法,让学生自主讨论:

(1)2-5段文字是对“核舟”的具体细致的说明,如将这四段文字切分为两部分,怎样切分比较合理?通过学生的讨论,教师进行点拨:第二至第四段是一部分,第五段是一部分,前者说明的是船的正面,后者说明的是船背,这样的安排遵循由正面到背面,由主至次的说明顺序。

(2)而后又针对篇幅最长的第三段进行讨论:第三段介绍船头部分是按照什么顺序说明的?讨论后得出是按照由主要人物到次要人物的说明顺序。

(3)第四段文字是怎么说明船尾布局的?讨论后明确运用总分说明顺序,先总说“揖左右舟子各一人”,再分说“居右者”到“居左者”。在教学中能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主讨论,通过几个问题的讨论,循序渐进地把握作者对核舟的说明顺序。但是教学设计对于发挥学生学习自主性还是不够,学生的讨论还是集中在老师提出的问题中,教会了学生如何解决问题,却没有让学生去练习如何提出问题的能力;带领学生感受王叔远技艺奇巧后,“这一切都要归功于魏学洢高超的写作技巧”,于是让学生通过讨论和圈画的方式了解核舟是按照空间顺序进行说明的,顺势发问:“苏轼是主角,而且在船头,应该先写啊!为什么要先写船中呢?”,让学生去解答教师的质疑,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认识到船中介绍了船上人物故事的背景,为任务的出场做铺垫。在此过程中不断领略作者的写作顺序。这样的设计能够有效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提升学生思维品质。

三、结语

在初中阶段的文言文中学习的大部分都是记叙文、议论文或者抒情性的散文,说明文的文言文数量非常有限,而如果将《核舟记》作为说明文的话,可以让学生对于文言文的文体有更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掌握更多阅读文言文的技巧和方法。

参考文献:

[1]俞筱.思维导图在说明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1(05):85-86.

[2]许玮虹.说明文阅读方法指导[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20(10):23.

猜你喜欢

说明文初中阅读教学
说明文阅读专练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说明文阅读复习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