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生活化”生物教学策略的运用

2021-09-10胡秀荣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13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高中生物生活化

胡秀荣

摘要:生物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很多的生活常识可以用生物知识来解决,因此,在进行高中生物教学时,可以结合生活实际,用生活现象导入生物知识,将其运用到课堂的教学中,还可以进行适当的延伸,使学生对生活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素质和综合能力培养越来越重要。在新高考制度下,生物已由必考科目变成的选考科目,它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更多的学生选择生物,因为生物更接近生活,听起来容易懂,而且目前的生物考题多以生活实例为背景来考查书本上的知识。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将教学生活化,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让课堂贴近生活实际,让学习和生活形成一个统一体,生活即是学习,学习亦是生活。

1.生活化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1.1生活化教学应遵循科学性原则

生物是一门科学,以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为主要内容,学习生物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见到的一些现实问题,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一定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

1.2生活化教学应遵循主体性原则

高中生物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把课本上的知识还原到学生的生活所见所感,让学生自发的想要去弄懂这种现象的缘由,发生的机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将学习变成真实的生活体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激发学生主动的去探索,而不是教师填鸭式的灌输,让学生才能把死的东西学活了。

1.3生活化教学应遵循实践性原则

高中生物课本上的很多知识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知识的热度,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比如室内养的花草的叶片为什么总是向着光亮的方向生长,葡萄为什么可以用来釀酒,牛奶放久了为什么会变酸?很多同学看到这样的探究材料都会来了精神,想一探究竟。在教学中及时开展生活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亲自试验观察一下现象,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现学生学习的实践性原则。

2.生物教学中实施的具体教学策略

2.1引入时事热点,激发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确保完成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重要前提。

例如,人们常见的病毒性感冒,那么病毒是什么呢?这个话题涉及到了必修一第一章《走进细胞》,这节内容介绍了生物的分类,其中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那我们就可以给学生讲解一下病毒的结构,这样的例子学生极感兴趣,学习起来就会很认真,而且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记忆深刻;病毒侵入人体的过程中,涉及到了《免疫调节》功能,老师可以根据被感染的病人是如何痊愈的,来讲解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这样以一个生活中的话题,就可以将相关内容串成一个网,从而使他们感悟到原来学习生物就是在解决我们在生活中的所见所感,从而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2.2注重生活实例,加强直观教学

生物教材中的内容抽象性和理论性很强,很容易使课堂枯燥乏味,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感。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直观教具的使用,可增加学生的视觉效果,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例如,在进行《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教学时,老师可以自制一盆腌黄瓜,让学生观察黄瓜的变化,总结为什么没有加水撒盐后却又出现了水?或者拿一根青菜,让一组同学用吹风筒吹干青菜然后在喷洒水,现场演示为什么青菜在干燥的环境中会变蔫,放入水中又为什么变硬?通过这些亲眼所见的现象让学生进行思考,然后在讲解理论知识,这样可以促进学生生物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2.3创设生活情景,渲染教学氛围

环境是一种有效的教育资源,同样也作为一种教育途径存在,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良好的教育环境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一段音乐,一个动画都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受精作用》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动画视频,让学生去观看受精作用的过程,更清楚的了解生命的神奇,懂得生命来之不易,更应该珍惜生命,努力学习。

2.4导入日常问题,寻求事实真相

教师在进行生物教学时,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导入教学内容。比如,在学习《通过激素的调节》实例一:血糖平衡的调节时,教师可以问学生,当我们饿的时候会吃饭,那么饭如何来给我们补充能量?医院里虚弱的病人也需要能量,医生会给他们注射葡萄糖,那么葡萄糖对这些病人有什么作用呢?有的同学上了一节体育课感觉到头晕,老师给他吃一块糖,就可以缓解症状是什么原因?通过学生的回答来找到血糖的来源。在学习《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的特性时,教师可以问学生,在发烧的时候,人为什么没有胃口,不想吃东西?退烧后人为什么又胃口大增了?在学习体温调节实例时,可以让学生描述一下自己在发烧、退烧过程中体温的变化以及身体发生的一些反应等等。采用这样的方法,让学生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找到要学习的相关知识,更能提起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使枯燥的学习趣味化,从而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5开展生活实践,促进知行融合

实验是自然科学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是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融为一体的必要步骤,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的主动性,还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鼓励学生用生活实例去验证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例如,在讲解必修一第五章《细胞呼吸》,为了让学生了解不同生物无氧呼吸的产物不同,可以布置学生课后拿葡萄,土豆,分别放入密封的玻璃瓶中,一段时间后进行观察对比,记录两种水果无氧呼吸后的结果,课堂上组织讨论。在学习选修一《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时,可以让学生动手制作果酒,通过实践掌握制作果酒的过程和条件。

总之,课堂教学“回归生活世界”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激发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更是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重要渠道。将生物教学生活化,帮助学生了解和运用生物科学知识,解释和解决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使他们真正认识到生物知识的作用和意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索精神,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为学生营造更广阔的生物学习空间,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进步。

参考文献:

[1]谢蕾盈.生物新课程教学中关于数学建模理论的思考[J].中学生物教学.2010(07)

[2]江松青.浅谈构建高中生物课堂的有效性[J].新课程(中学),2013(11).

[3]朱惠珍.构建生活化的生物课堂[J].宁夏教育.2010(10)

[4]陈泰.高中生物课堂学生参与“教”的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3(6).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学高中生物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