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沟通方法运用于静脉采血护理中的效果
2021-09-10席桂梅
席桂梅
摘要:目的 研究沟通方法运用于静脉采血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2月到2020年11月期间收治的158例静脉采血患者进行研究,采用电脑随机编号法把其分成观察B组和对照A组,各79例,对照A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B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沟通方法,并对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B组晕针、紧张、淤肿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的比对照A组的低,所获得的护理满意度显著的比对照A组的高,两组存在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中使用常规护理手段对静脉采血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的过程中加入合理有效的沟通方法,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出现晕针、紧张、淤肿等不良反应的几率,能够让患者对护理服务更加的满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沟通方法;静脉采血;护理效果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communication method in nursing of venous blood collection. Methods 158 cases of venous blood collection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20 to November 2020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B and control group A with 79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A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method,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B was given communication method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nursing. The clinical nursing effect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such as needle syncope,tension and swelling in group B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group A,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in group B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group A. There was a big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 < 0.05). Conclusion in the clinical use of routine nursing care for patients with venous blood collection in the process of providing nursing services,adding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methods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such as needle syncope,tension and swelling,and make patients more satisfied with nursing services,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communication method;Venous blood was collected;Nursing effect
静脉采血的一个主要特点是侵入性,因此,绝大部分患者在接受静脉采血的过程中都会出现紧张、恐惧、眩晕等不良反应,另外,还有很多的患者在采血后,不会进行自我护理,不具备基础的医疗知识,造成创口感染,不利于后续开展静脉采血的工作【1】。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提升,人文關怀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由此也提高了对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要求,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水平和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研究选取本院2020年2月到2020年11月期间收治的158例静脉采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沟通方法运用于静脉采血护理中的效果,取得显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20年2月到2020年11月期间收治的158例静脉采血患者进行研究,采用电脑随机编号法把其分成观察B组和对照A组,各79例,观察B组男33例,女46例,年龄在28-75岁之间,平均年龄(59.62±4.53)岁;对照A组男42例,女37例,年龄在25-77岁之间,平均年龄(58.26±4.1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对照A组
对照A组采用指导患者正确露出皮肤、采血后压住止血棉签等常规护理方法。
1.2.2观察B组
观察B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合理的沟通方法,具体措施为:(1)护理人员在静脉采血前询问患者以往是否有晕针、晕血等基本情况,简单扼要的向患者介绍静脉采血的相关知识和操作流程,向患者介绍采血设备的安全性。(2)指导患者正确的把采血部位露出来。(3)采用语言等方式分散患者的注意力。(4)护理人员在静脉采血的过程中要具有耐心、细心,要微笑。(5)护理人员要时刻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要最大程度的满足患者提出来的合理性的要求,要和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2】。(6)护理人员在采静脉血的时候,要做到迅速、准确、稳健,要确保一次采血成功。(7)采取合理的措施对患者出现的紧张、害怕等不良情绪进行疏导。(8)教会患者采血后的自我护理的基本方法,叮嘱患者对创口进行四到五分钟的按压,同时询问并观察患者是否有身体不适的现象,一旦出现不适情况,需要立即进行治疗。
1.3指标观察
(1)对比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采用晕针、紧张、淤肿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进行评价。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发生总例数)/总例数×100%。(2)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十分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以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率表示计数资料,x²检验组间比较,存在明显差异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对比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
观察B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79%显著低于对照A组的17.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
观察B组护理满意度为97.46%明显比对照A组的86.07%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临床治疗中,静脉采血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操作,很多患者在静脉采血的过程中会出现紧张、晕针、晕血等不良反应。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3】,患者出现晕针的现象是多种因素引发的,和患者自身的心理、年龄、身体情况、护理人员的言行和操作技术等因素有关【4】。患者出现晕针的现象主要是因为精神高度紧张导致迷走神经过于兴奋,出现血管扩张、大脑缺血的问题。为了最大程度的避免患者出现晕针、紧张害怕等不良反应,需要采取有效的沟通方法【5】。采用合理有效的沟通方法能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这也是成功采取静脉血的前提条件【6】。良好的沟通还能够对患者的心理变化进行了解和评估,能够对患者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最大程度的避免出现创口感染的问题。
综上所述,在临床中使用常规护理手段对静脉采血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的过程中加入合理有效的沟通方法,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出现晕针、紧张、淤肿等不良反应的几率,能够让患者对护理服务更加的满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干雯,陈春梅.护理风险管控在体检中心静脉采血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51):171-172.
[2]丁静,廖卫华,吴宏丽,等.基于集束化护理理念的风险管控在新生儿脑功能监测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数字医学,2018,13(12):98-100.
[3]牛均,蒋萍,李进娥,等.某三甲医院门诊静脉采血中的护理风险管控及其成效[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7,31(4):273-274.
[4]黄利群,姚绍玲,袁美美,等.预见式风险管控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20,27(2):202-204.
[5]周迅,张绮.护理安全风险管控临床实践的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18,16(33):4145-4147.
[6]施秋平.护理安全管理小组在住院患者跌倒风险管控中的成效分析[J].健康必读,2018,(26):286-287.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医院 163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