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现素质教育
2021-09-10黄开周
黄开周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要根据素质教育的思想,调整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在教学的目标理念和内容形式等方面,更好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实施素质教育,数学作为一门基础自然学科,如何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发挥整体育人功能,是每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在传统的学科教学活动中,由于长期只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忽视对学生进行综合性教育,教师在进行教学改革时,特别是在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进行改革的过程中,要考虑一些具体的问题。可以综合学科教学的内容特点,安排学生接受综合的素质教育。在体验中应用数学,感受数学对于自己成长的价值。让学生对数学学习有充足的兴趣,在行动上有更强的主动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素质教育;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4-388
引言
数学是小学学生学习的基础性学科,是小学阶段学习的重要内容。在现阶段,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中的渗透越来越被重视,不仅要求数学教师要注重数学知识,并且更加注重小学学生的能力和素养的提升。
一、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渗透素质教育
以往传统的学科教学只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而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师更要关注学生个人的成长,以及怎样才能给学生创造条件让他们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学科教学活动特别是像小学数学这样的主要科目,成了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教育培养的主渠道和主战场,教师需要更好地发挥学科主渠道和主战场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首先,要真正做到数学学科知识的教学和对学生进行整体培育的结合。要求教师通过数学在生活、生产、科技方面的广泛应用,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进行学习的目的教育;通过组织参观访问、主题班队会、请校外辅导员作报告等活动,开阔学生的眼界;通过选择富有教育意义的插图,翔实的数据和统计材料,介绍中国近些年来在经济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在学科教学中,学生难免会出现一些因为马虎浮躁而造成的错误,要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进行调整,增强他们认真细致、严谨自律的学习精神,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数学教师要非常自然地将这样看似与学科知识和学习无关的内容融入进去,关注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和学习品质、生活品质的培养,让他们从教师精心设置的课堂中,得到综合素质的教育引领。
其次,要把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在小学
数学传统教学中,教师教授给学生很多知识,要让这些知识真正转变成为能力,还需要教师通过主动地结合和调整工作来实现。从知识的掌握到转化成为能力,需要学生的思维活动作为中介。小学数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重加强对学生思想方法的指导,特别是一些对学习策略的指导,对于学生高效地掌握知识和应用知识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另外,为了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教师在介绍基本的知识和内容时,最好结合一些知识该如何运用的内容来进行讲解,促进学生的思考,结合这样的情境,让学生对知识的应用和转化问题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所以,教师要关注学生的逻辑思维的发展情况,关注他们由知识向能力转化的情况,给他们提供更多促进其知识向能力转化的训练机会和环境。让小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把知识理解得更加深入,从而灵活地在知识和现实的应用间架起一道桥梁。这样的做法更有助于学生培养对于数学学科的兴趣,让他们主动、自律地学习,这也是素质教育活动要重点突出的方面。小学数学教师要有意识地开展相关的工作,从而让学生得到科学的、有价值的指导。
二、创建教学情境,激发学习热情
数学知识历来有一定程度的枯燥性及抽象性,因此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对知识产生误解,这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创建教学情境,拉近学生与知识的距离,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对知识能有深入的了解。教学情境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问题情境,教师通过结合多媒体信息技术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开动脑筋加以深入思考,在此基础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高效率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例如,任课教师在教学“看一看”时,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更多的物体,随之构建一个高效的学习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并对学生的空间能力也做到一定程度的培养。首先,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一段盲人摸象的视频,带领学生进入问题情境,提问学生为什么盲人们摸到大象后对大象的描述各不相同。学生们很快陷入了激烈的讨论中,通过总结学生们的意见可知,因为盲人看不见大象的全部,所以摸到大象的哪个部位就把大象想象成什么。之后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展示更多的事物,让大家以不同的角度、方式来观察,从而达到高效率教学。
三、采取多元化探究形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或是让学生进
行自主探究,或是让学生进行小组探究,仅仅使用一种探究形式。实际上,将这两种探究形式结合起来,可以让探究式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在提出问题之后,教师可以先给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思考,然后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想法。这种多元探究方式,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以“圆柱体体积的探究”为例,教师先让学生自己思考,然后再展开小组合作交流。在学生进行交流的时候,教师也要参与其中,认真旁听学生的讨论,及时了解学生的看法和薄弱环节,并根据学生的实际讨论情况给予适当的点拨,以保证学生探究过程的顺利性。这两个环节缺一不可。若只是让学生自主探究,很难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以及探究能力。很多学生在一起讨论,学生的眼界、思维均会得到开阔,这对其探究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直接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也不可行,这样很容易出现优等生先入为主而后进生无法参与的情况,小组合作成为学优生展示自己的个人舞台,而且部分学生容易在其中“滥竽充数”。所以,教师要采取“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多元结合的教学方式。除了分组探究这种合作式的探究形式,分层探究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探究方式。顾名思义,分层探究主要是指对学生进行分层之后组织学生进行探究的一种学习形式。学生之间由于思维水平、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家庭环境等各个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在探究同一个问题或者任务的时候,表现出来的解题能力不同。若是教师给学生布置同样的问题,会进一步拉开学生之间的差距。所以,本着让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获且增强学生自信心的原则,教师可以采取分层探究的教学形式,给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难易程度不同的探究任务。
四、引导合作探究,促进教学互动
在素质教育理念下,教师应十分重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及探究式学习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師要明确自己的定位,将“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水平”作为构建高效课堂的切入点。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活动,加强学生间、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使学生在合作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与认知体验,进而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
例如,在教学“圆柱”时,教师可以先导入问题,如圆柱由哪些部分组成、圆柱侧面展开是什么图形、圆柱表面积是哪些图形的和、圆柱的体积公式是什么等,然后组织学生利用已学的知识展开研究。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形式进行观察、探究得出相关的结论,深刻地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与作用,从而提高自身学习的积极性,推动高效课堂的构建。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使数学教学发挥有效作用,需要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中的实现。对此,数学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立足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通过多种方法和手段不断地探索和实践,研究出适合小学学生学习数学的教学方法,合适的才是最好的,才能有效地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为小学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荣卉.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构建策略[J].清风,2020(18):66.
[2]倪振浩.浅析小学数学素质教育课堂的构建[J].学周刊,2019(31):74.
[3]张声萍.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现路径[J].科普童话,2019(29):15.
[4]沈见涛.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策略[J].新课程(中),2018(10):65.
[5]何书燕.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现方法[J].知识窗(教师版),2018(06):67.
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小寨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