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提升学生党员发展质量“12345培养模式”探究

2021-09-10李玲张莹

科技研究 2021年14期
关键词:发展质量学生党员高职院校

李玲 张莹

摘要:随着高职院校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党员数量逐年增加。本文从分析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必要性展开,调研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对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学生党员发展质量“12345培养模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生党员 发展质量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要求。学生党员是党组织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其发展质量关系到“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水平。高职院校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同时,也发展了大批学生党员队伍,因此,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对“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必要性

(一)是培养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的内在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举办时,强调“要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工作,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保障。”[1]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的重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输送人才。高职院校的学生党员在其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其发展质量的好坏,将会极大影响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的发展。因此,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的质量水平,以保证高职院校党员队伍的建设质量,将能够更好的引领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事业的积极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审议《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时,强调“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不断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2]。高职院校是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党建工作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提高学生党员发展质量,创新学生党建工作方法。如:“发展学生党员的过程中,对发展对象进行教育和培养的基础上,通过全面考察审核和筛选,履行严格组织程序,不断提高发展对象质量”[3];要充分考评学生的入党动机,要有针对性的对每位发展对象进行教育培训,全面进行考核;学生入党后,同样要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不断提升和完善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各项能力,让其成为合格党员。高职院校学生党员质量不断提升,使得我们党员队伍的整体水平不断的提升,带动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积极健康发展,有效提高高职院校党组织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水平。

(三)是大学生成长成才发展的需要

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建设,要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基础上,加强其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提升其综合素质。每一位学生党员在追求入党期间,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表现出执着的精神,逐渐坚定的理想信念,逐步提升政治觉悟,终成一名合格党员。这期间对他们的未来发展,直至成长成才具有极为重要的积极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无论从学习和生活中都表现出了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对其他非党员同学也具有积极的带动作用。如:他们在学习中积极努力,在生活中严以律己,这些优秀的品质必然会影响身边的同学。其他同学在其带动下,会对党有正确的认识和评价,使他们会更加坚信党的领导,并且自身也积极进步,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思想道德素质与综合素质,在其成长成才的道路上奠定坚实的基础。[4]

二、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笔者围绕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现状,调查了山东省济南市三所高职院校学生,调查对象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学生100人,预备党员的学生100人。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问卷197份,有效问卷197份。调查主要围绕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入党动机、学习培训方式以及对离校党员发展后的再教育等内容,并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

(一)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存在的问题

1.入党动机功利化

当被问及为什么要加入中国共产党时,22%的同学表示信仰追求,23%的同学表示受到党员的榜样激励,14%的同学表示希望为社会多做贡献,8%的同学表示父母要求,20%的同学表示有利于自己就业发展,13%的同学表示随大流。从调查数据显示,学生入党动机还是比较复杂的,多数同学还是能把入党作为自己的信仰追求,为社会做贡献等。但是也有部分同学,入党动机相对功利化,认为入党是会对自己未来就业有帮助,或者父母认为对自己职业有帮助等。

2.学习培训模式单一

当被问题入党教育培训方式时,65%的同学都选择专题讲座,14%的同学选择观看党史纪录片等,10%的同学选择外出参观实践,11%的同学选择其他。从调查数据显示,许多高职院校对党员培训教育模式还是相对比较单一,主要以专题讲座和观看纪录片为主,理论培训内容较多。仅约20%的同学选择外出参观或其他,也说明有些高职院校注重入党培训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3.对离校学生预备党员发展后的再教育薄弱

高职院校专科生学制通常为三年,为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和技能水平,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基础上,让学生深入企业进行实习实训,通常会有至少半年校外实习时间。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离校后,相对比较分散,调查显示这个期间,对他们校外的再教育主要是入党培养联系人。当被问及,入党培养联系人是否经常与你联系时,42%的同学表示经常联系,34%的同学表示偶尔联系,24%的同学表示从不联系。从调查数据显示,对离校预备党员发展后的再教育相對较薄弱。

(二)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1.社会环境层面的分析

当今时代是知识和信息的时代,是快速发展的时代,是“互联网+”的时代,各种知识、信息、思潮通过互联网广泛传播。我们学生每天都围绕着各种信息,互联网给他们带来知识同时,也会带给他们很多负面信息,尤其是一些西方社会思潮冲击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干扰他们辨别是非能力,使得一些学生理想信念迷茫;此外,大学生就业困难也是现实问题,在多种因素影响下,使得学生入党动机不纯洁,出现功利化现象。[5]

2.高职院校党组织层面的分析

随着近几年高职院校发展,高职院校学生越来越多,相应的学生入党数量也逐渐增多,但是高职院校党务工作人员并没有明显增加,这也为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的培养增加困难。有些高职院校培训形式单一,以专题理论讲座为主要形式,之后笔试考试合格即可。学生为了考试,往往突击背诵,没有深入思考对党的认识以及入党的意义,培训的意义没有体现。

3.大学生个人层面的分析

相对于在工作中入党的党员来说,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员年龄小,社会阅历少,生活范围基本就是家和学校。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接触外界信息基本通过网络,然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很多学生容易受到误导,对各种社会问题不能正确认识,甚至出现偏激现象。与此同时,一些学生家长自身的局限性,也会影响学生正确的认知。特别是当学生在校外进行实习实训期间,会遇到许多与原来认知相冲突的矛盾,这会对他们追求信仰带来冲击,所以,对离校党员发展后的再教育也非常重要。

三、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12345培养模式”探究

针对以上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结合我校学生党员培养工作经验,逐步发现对学生党员在服务方面还远不够,在党建课题前期研究基础上,融入服务意识,提出“12345培养模式”即“一学习、两提升、三量化、四监督、五服务”培养模式。因课题前期已经对“一学习、两提升、三量化、四监督”进行阐释,这里重点阐释如何将“五服务”融入。

“一学习”过程融入服务意识,通过思政课程+专业课程+建立支部学习小组+校外活动+实习实训培训的形式,结合党史学习,达到明理、增信、崇德、力行的目的。在学生进行党基知识、党史学习的过程中,支部应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专业特长进行合理引导,采取学生易于接受和能够入脑、入心的学习形式。

“二提升”过程融入服务意识,支部应该对党员学生干部的理论与实践能力提升同样重视,尤其针对学生干部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体现模范带头作用等问题开展学生工作指導与培训服务。

“三量化”过程融入服务意识,“服务”理念体现在制度、量化细则的制订要民主与集中相结合,结合学生的发展特点进行全体师生的意见征集与信息交流、反馈,要进行充分的调研、论证,达到规范与提升的目的。

“四监督”过程融入服务意识,要充分体现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即以对学生党员质量的提升为目的,充分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的育人作用。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致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贺信[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20-12/10/c_1126844383.htm ,2020-12-10.

[2]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 讨论“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和政府工作报告 审议《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EB/OL].http://www.gov.cn/ xinwen/2021-02/26/content_5589024.htm,2021-2-26.

[3]李海英.新时期提高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问题研究[D].锦州:渤海大学,2012 .

[4]刘鑫.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3.

[5]寇亚莉.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研究——基于四川部分高校的实巧调查[D].雅安:四川农业大学,2016.

基金项目:项目来源:济南职业学院2020年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项课题,项目名称: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提升实践研究,课题编号DJZX202001

猜你喜欢

发展质量学生党员高职院校
新形式下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路径探析
全面从严治党视角下的高校学生党员管理路径刍议
论高校学生党员模范作用发挥
论民办高校学生党员的培养理念及其价值研究
新常态下独立学院学生党员发展质量考核评价体系研究
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机制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