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名著阅读策略探究

2021-09-10刘永良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15期
关键词:有效指导名著阅读初中语文

刘永良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分析了初中名著阅读的现状,提出了一些帮助学生和教师提高名著阅读效率的策略,希望能够解决碎片化阅读、功利性阅读等问题,也希望能够为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提供一些帮助,为学生构建更好的未来而共同努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策略;有效指导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5-295

一、初中语文名著阅读现状分析

(一)应试教育导致学生对名著阅读抱有功利性态度

初中学生有升学的压力,平时学习任务也比较繁重,对于名著阅读的态度往往都是为了应付考试、得到高分,而不是为兴趣而读。教师也因平时学生几乎没有时间精细地将名著读下来,在考试前将名著的知识点、考点整理好了直接让学生背。学生考前突击,死记硬背,对于名著阅读功利性极强。

(二)科技发展引发的阅读碎片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这些便于携带的电子设备越来越普及,学生现在几乎人人一部智能手机。手机在学生手中固然对学习有一定的帮助,方便他们查阅资料、了解新闻,但也同样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诱惑,学生还可以利用手机下载小说、刷短视频、打游戏等等,甚至连名著都有每一章节的概要,可以让他们直接了解故事梗概。这样的碎片化阅读,以及对所有内容都停留在表面的肤浅阅读和学习习惯,对于初中生而言是极为不利的,他们很难静下心思来认真阅读原著。

(三)学生名著阅读缺少有效指导

初中生课程相对紧张,教师的教学任务也比较繁重。课堂上几乎没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指导,课下也不能占用学生太多的时间。而且,在讲解相关习题的过程中,学生由于没有真正读过原著,只是一味直观地听教师讲解答案,将教师讲解的内容机械地记下来。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强调学习的过程,而对于名著阅读这方面,学生明显缺少自己学习的过程,也没有独立思考,自然也就没有深刻的感悟。

二、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指导策略

(一)名著阅读需要落实读写结合

在读写过程中,写作无非是检验学生是否将读到的东西转化为自身的东西的最好方法。学生进行名著阅读目的就在于开阔视野,获得更多的新知识,并在获取过程中,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应用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

在教学《昆虫记》的时候,昆虫记属于科普类的文学作品,学生若是只读书,难免会觉得有些枯燥,但如果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读写结合,每读一部分就写一篇读后感,或者写一些小小的体会。在写作过程中,他们会将自己读到的内容再度思考一遍,加深印象的同时,也能够把这些知识转化为自己所用,还能够深入思考法布尔在创作过程中的思维过程,以及这部著作想要表达的思想。

(二)以学生兴趣为导向进行名著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进行阅读书目的推荐。比如具有探险精神的、喜爱新鲜事物的学生,就可以向他们推荐《鲁宾逊漂流记》《海底两万里》等探险题材的名著;喜爱历史、愿意钻研的学生,则可以推荐他们去阅读《红岩》《长征》《创业史》等书籍。

在教学《骆驼祥子》的时候,骆驼祥子中,祥子与虎妞的感情线对于初中这个年纪的学生而言,反倒是能让他们感兴趣的一个焦点,教师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作品中二人的感情历程,以及对感情的态度。学生在阅读时,也能够更加理解时代背景造就了这个故事的悲剧。

(三)教师需根据名著题材进行指导

阅读不同题材的名著,应该有不同的方法,需要教师适时加以引导。在阅读小说的时候,引导学生根据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进行阅读。譬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情节的设定有什么意义?环境描写在小说中起什么样的作用?让学生不仅仅是看个热闹,更要求自己领会出一些门道。相同的道理,诗歌、散文、戏剧、书信体、日记体等等,也各自有各自的特点,都需要用不同的技巧去阅读。

在教学《屈原》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按照“感知结构、把握冲突、品味语言”这三个步骤进行,将班级中的学生分组。感知结构是粗读一部戏剧首先应该具有的大致感觉。然后便是把握戏剧中最有艺术性的部分,即冲突部分,学生通过精读这部分内容,最能够体会戏剧的魅力。而对于语言的品味,也是阅读戏剧作品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戏剧中的语言,都是经过锤炼的,每字每句都不是多余的,没有无用的辞藻,都是对人物塑造、情节展开起作用的。学生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品味,读懂了作品,也能够运用到自己平时的写作中去。

三、结语

现行部编版语文教材中设置“名著导读”板块,旨在培养学生自身的阅读能力和寫作能力,并希望以此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而在教学实践中常常发现,学生还是以应试为主,阅读过程中功利性强,再加上电子设备的普及,大多都是碎片化阅读,严重影响了阅读的效果和效率,并不能起到提升语文素养的作用。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独立思考,通过精读名著将知识内化,通过对名著的分析提高自身素养,进而从各部名著中获得更多的养素,树立正确的三观,为以后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费靖静. 开展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策略探析[J].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 2016, 560(S2):290.

[2] 张灵飞. 浅谈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实践与做法[J]. 课外语文, 2018, 000(004):19.

[3] 李美忠.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策略[J]. 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16(12):78-78.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富乐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有效指导名著阅读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关于高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困境分析及对策探讨
高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审美教育思考
有效指导幼儿活动区游戏研究
低年级课外阅读的有效指导
培养农村学生阅读名著能力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