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能训练的实施策略

2021-09-10陈雅繁

当代体育 2021年15期
关键词:耐力体能训练素质

陈雅繁

体能是各项运动的基础,对初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学生普遍对体能练习的积极性不强,教师在进行体能训练时应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从学生兴趣出发,选择教学内容,改变训练方法,并在教学训练过程中渗透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促使学生体能的提高,并掌握相关体能训练的知识与方法,为其终身体育锻炼奠定基础。

作为各项体育运动能力基础的体能,主要是通过速度、耐力、力量、协调、灵敏、柔韧等素质表现出来的,它对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积极进取、超越自我等意志品质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体育训练既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手段,也是当今运动训练的主要内容,教师要把握课标理念,明确发展体能的重要性,结合教学及学生身心发展需要,合理安排具有一定运动负荷的内容组织学生练习,在发展学生体能的同时,塑造学生良好的身体形态,提高学生的运动水平,形成学生良好的锻炼方式。

1 根据身心特点,选择教学内容

初中学生的年龄大多在12-14岁,这一阶段的学生身体发育迅速,身体各项机能迅速健全,并趋向成熟,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兴趣广泛,各项思维发展快速,自觉性、独立性不断提高。研究表明,男、女生力量素质快速增长期分别在11-14岁和10-13岁间;而发展男生耐力素质和速度素质的敏感期分别是10-20岁,及8岁、13-15岁,女生则分别为9-18岁,及8-9岁、12岁。因此,在初中阶段要加强力量、速度、耐力等素质的练习,虽然初中阶段不是柔韧及灵敏素质的敏感期,但是也应保持相应的练习,且在练习过程中要注意运动负荷的安排,做到循序渐进,因材施教。

教师在体能训练过程中要不断优化训练方法,促进学生体能的全面发展,要结合体育中考项目,有计划的发展专项体能。体育中考的时间一般在初三年下学期,考试内容多,如果只在考前进行相关的体能训练是很仓促的,教师应在初一、初二年进行相关的体能练习,如针对200米游泳进行游泳的耐力训练、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及柔韧性训练,针对足球运球绕杆进行绳梯的灵敏性及协调性训练,针对50米跑和立定跳远进行下肢爆发力训练。针对仰卧起坐、双手头上掷实心球进行上肢爆发力及腰背肌的力量练习,做到有计划、有目的体能训练,全面发展学生各项体能,为体育中考做好准备。

2 尊重学生兴趣,改变教学方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体能训练产生兴趣,才能激起强烈的学习欲望,主动、欢快地完成教师布置的每一次活动。体能训练具有枯燥、运动量大等特点,长此以往地训练,学生不仅常有身心疲惫之感,而且有着“排斥”“厌倦”等现象,大大地影响到锻炼效果。

这就要求教师在体能训练教学中要改变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等资源,提高学生的学练兴趣。例如:在力量素质练习中,结合移动白板进行动作讲解、示范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动作方法;实时的录像,让学生及时发现自身动作存在的不足,并进行改进。将音乐融入体育课堂,让学生跟随音乐节奏进行力量性练习,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还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教师还可以采用“以赛代练”的方式进行,将比赛融入体育课堂,在速度素质练习中,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开展具有娱乐性的项目或采取非正式比赛的形式进行练习,让学生在“百练不厌”的环境中,感受体育运动带来的愉悦之情,促进学生运动水平的提高;当学生在掌握了仰卧起坐的动作方法后,10人为一组,平躺于地面,手持长绳,用仰卧起坐的动作在规定的时间内比赛,该比赛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腰腹力量,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此外,还可将游戏贯穿于体育课堂教学中,如:为了发展学生的耐力水平,以游戏的形式,结合耐久跑技术要求,将以往枯燥的耐久跑,改为趣味跑(如贪吃蛇、追逐跑、马拉松物资分发情景等),让学生在游戏中提高耐力水平。

3 加强安全教育,培养健康行为

教师在发展学生体能中,要注重健康知识的传授与健康行为的培养,引导学生从小树立安全意识,并教会他们运用已学的安全知识与技能保护自己,不断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让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心态投入到日常的學习和生活中。为此,教师可从生活安全、运动安全等方面进行了实践教育,如:教师精心准备场地、检查场地,上课前服装检查,确保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下练习;在各项身体素质练习过程中,向学生讲解训练原理与方法,让学生学会科学的体育锻炼;在室内理论课的学习中,让学生掌握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方法,让学生感受体育源于生活,并能学以致用;让学生掌握发展各项体能的原则与制定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能为自己制定科学的体能训练计划。

4 挖掘育人潜能,塑造体育品德

体育品德是新课程提出的核心素养之一,教师要挖掘体育教学与比赛活动中的育人功能,加强对学生体育精神、体育道德和体育品格等引导、教育,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和精神风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在各项体能训练中渗透核心素养教育与训练,如在速度素质练习中,进行各种趣味接力赛,让学生明白遵守规则及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在耐力素质练习中,让学生明白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超越自己就是胜利,培养学生不怕苦累、积极进取及敢于战胜困难等优秀品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还要弘扬学生公平公正的体育精神,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观念,加强自身修养,形成良好的体育道德习惯。

5 课内外相结合,全面发展体能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学生在校内每天应有不少于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然而初中的体育课时每周为3节课,每节课40-45分钟,课中还有各项运动技能的学习,如果只在体育课堂中进行体能训练,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充分利用大课间、体锻课等时间合理安排体能训练内容,同时也可加强家校合作,有目的的布置家庭体育作业,如:以视频打卡的形式,有记录有检查的进行体育锻炼,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提高学生的体质。由于学生的体育基础不同,教师可根据学生个体情况,为其布置个性化的体育家庭作业,运动能力强的进行进阶式练习,运动能力较薄弱的进行降阶式练习,做到因材施教,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受益。

6 提倡多元评价,多维评价学生

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局限于定量评价,只看学生各项体能的测试结果,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价值观的养成,有机地将多元化的评价主体、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融于一体,形成有助于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评价体系,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看到学生的进步,及时对学生给予肯定与鼓励,让学生感受体育带来的成功与喜悦,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积极性与主动性,为终身体育意识奠定基础。

总之,发展学生的体能刻不容缓,但体能训练不是一蹴而就,教师在体能教学训练过程中要循序渐进,因势利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从学生兴趣着手,及时给予肯定与鼓励,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体能训练,并喜欢上体能训练,那么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意识也能逐渐养成。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度福建省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研究课题“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体育体能教学策略研究” (立项编号:MJYKT2019-15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厦门外国语学校)

猜你喜欢

耐力体能训练素质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能训练策略的分析
篮球运动体能训练理念创新
《老人与海》读后感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游戏《穿越小树林》耐力跑教学设计
实效性视角下对警察体能训练的思考
2017倍耐力年历由彼得·林德伯格掌镜
倍耐力亚太赛车产品销量六年内增幅达四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