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三融三立”
2021-09-10王佳秋
王佳秋
摘要:小学是学生进入学校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起步阶段,也是人生的重要发展阶段,六年影响一生,学生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培养青少年政治态度、价值观、世界观等意识观念的核心课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是提升学生好品行的开始,可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健全学生的人格。在新形势下,随着教学改革的进行,小学教师应从基本学情出发,确定教学策略,运用好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以此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融入生活实际,让学生达到立言;融入实践活动,让学生达到立行;融入法律知识,让学生达到立德;三者又相互融合,可提高思政课的效率,增强教学效果,培养出更多更好品行特别端正、行为特别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三融三立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加强“四个自信”,做好“两个维护”,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在各学段的课程目标、课程设置和课程教材内容中,实现全覆盖、贯穿全过程,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切实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谁来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的重要体现,必须上好思政课。小学道德与法治是上好思政课的基础课程,近几年教育部组织专家们不断地修改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教材,现改为部编本道德与法治教材,教师更要转变教学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优化教学方法,让学生有效学习,笔者认为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以“三融三立”课堂模式进行教学,可以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融入生活实际,达到立言
孔颖达 疏:“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其身既没,其言尚存。”在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注重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融合,在引导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言谈举止。 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要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意义的内容,通过教材指导儿童的实际生活,解决儿童在生活中面临的问题,提升儿童的生活能力,让教学回归儿童生活。如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公共生活靠大家》,这是来自于公共生活这一方面的内容,本单元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和法治意识上的价值引领。内容上带领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生活范围不断扩展,生活内容程度逐渐加深,思维水平不断提升,多种多样的课堂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可帮助学生树立规则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材始终,根植在学生心理;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一些不良现象,如在广场街头乱扔果皮废纸,在影剧院展览馆吵闹,超市购物付款不排队,在公园践踏草坪,外出旅游任意在景点刻画等等,这些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的不文明现象,既损坏了大家的公共生活质量,又扰乱了社会公共秩序,影响了整个社会的文明,通过融入生活实际,让学生学会辨别,鼎力践行追求真、善、美。
二、融入实践活动,达到立行
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应让学生从各种活动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注重在实践中获得直接经验,主动进行学习。反对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说教,或单纯地从書本上进行学习。因此,在教学中应关注学生切身的生活体验,与学生展开面对面的对话,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不停地在自我否定和自我超越中体验、感悟、成长。比如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让我试试看》这一单元中,就是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体验尝试新事物,学会在挑战中培养自己的顽强意志,体会挑战的乐趣,并愿意尝试新的挑战,明白没有最初的失败,就不会有后来的成功。真理是在实践中才能体验其价值和科学的,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实践中才能得到广泛的认同。
三、融入法律知识,达到立德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法治是彰显公平正义的途径,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保障。在小学思政课教学中适时渗透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是非常必要的。坚持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对《宪法》基本知识的渗透学习为首的融入,并辅之以《道路交通安全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预防犯罪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环境保护法》《民法典》及一些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联的条例不断融入在课堂教学中。让知识学习与实践应用知行合一,让学科教学得以整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活动中效融入法治知识教育,可有效培养学生法治意识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文明礼貌,不闯红灯,不随地吐痰、不丢果皮纸屑,学习勤奋的好风尚,守规矩、懂法律的好少年。
小学是学生进入学校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起步阶段,也是人生的重要阶段。六年影响一生,学生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培养青少年政治态度、价值观、世界观等意识观念的核心课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是提升学生好品行的开始,可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健全学生的人格。在新形势下,随着教学改革的进行,小学教师应从基本学情出发,确定教学策略,运用好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以此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融入生活实际,让学生达到立言;融入实践活动,让学生达到立行;融入法律知识,让学生达到立德;三者又相互融合,可提高思政课的效率,增强教学效果,培养出更多更好品行特别端正、行为特别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有效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特色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2]习近平——《在2020年全国教育工作大会上的讲话》
[3]《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4]《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
贵州省桐梓县娄山关街道中心学校 56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