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中学体育课准备活动针对性的有效创新探索

2021-09-10任玉龙朱鹏程余建勋黄若华

当代体育 2021年15期
关键词:热身身心体育课

任玉龙 朱鹏程 余建勋 黄若华

1 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在中学体育课准备活动中有两种反常的现象存在,一种是在每节课的准备活动中,教学目标与任务的规定要求始终都是教師提前安排制定好的,学生没有自主选择权,只是无条件的服从和参与;另一种是准备活动的内容,学生不是从集体热身慢跑到徒手操,就是从集体徒手操到热身慢跑,虽然偶尔会有一些游戏活动灵光闪现的场面,但是在新颖独特、精彩纷呈的丰富世界中,令学生心动和难以忘怀的准备活动却少有出现。

中学体育课准备活动,这种多年人为所造成的以教师为主,以学生为辅的传统、固定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模式,不仅学生热身效果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同时教师自己也会因学生热身效果不到位,造成课堂练习效果与教学质量分别受到影响和制约。这正是在我国特有国情体制下,学校体育课教学受社会客观大环境诸多负面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从点到面无法正常和良好体现传承文化,教育创新,与时俱进的不足之一。

2 问题的分析

中学体育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因为没有创新探索的良好意识理念和行为实践体现,所以造成学生在中学六年的体育课认知实践与身心成长的关键过程中,其创新探索的意识理念与行为实践的素质能力逐渐退化和老化,这就是最大的人生隐性伤害,并长期伴随。

创新探索中学体育课准备活动,其本质就是改变与践行师生原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的两个方面。否则,这样在体育课基本部分的主体程序中,教师无法用现代教育教学全新意识理念与科学行为实践的方式方法、措施手段,可持续培养和提高学生体育核心素养(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要素中勇于探索、敢于竞争、善于合作、富于创新的素质与能力呢?

3 问题的解决

中学体育课准备活动的目的是教师激活与兴奋学生的身心,为良好完成教学目的和任务进行科学的有效铺垫。因此,在准备活动中教师应先激活与兴奋学生心理,后激活和兴奋学生生理,从心理到生理是彼此相互转换的过程,通过准备活动激活与兴奋了学生的身心,以使学生达到身心合一的教学目的。

3.1 创新探索与丰富充实中学体育课准备活动的内容,由原来传统模式,改变为现代多样的组合变化模式。体育课教学内容的目的与任务在准备活动中的体现,教师应提前告知学生,让学生结合教学实际,可由几人或多人自主与灵活的进行集体创编适宜的准备活动,如有针对性的对田径(走、跑、跳、投、攀、爬、钻),身体素质,游戏,器材与器械类,趣味慢跑,时尚徒手操,动、静态拉伸练习等各种活动内容进行科学优化组合的灵活对待,相互穿插,互相弥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充分发挥集体聪明才智与团队协作配合的体育精神,彼此取长补短,内容搞活,形式不限,只要符合准备活动的宗旨就完全可以。

我们通过多年对中学体育课准备活动创新探索实践认知的积累,以及走出去,请进来,与校内外体育同行彼此之间多次的沟通和交流,在准备活动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效。现对中学体育课准备活动所取得的教学成效积累进行简单基本分类为例,仅供体育学科同行的教学参考。

(1)跑步的准备活动:可由原来单一的绕圈跑变成现在的各种变化跑,充分利用校园内的场地、地形、地物来增加热身跑的趣味性与有效性,如直线、曲线、斜线、折线、全圆、半圆、三角形、蛇形、螺旋形、顺时针、逆时针等各种线路与距离及速度的变化跑。

(2)徒手操的准备活动:可将固定不变的原地徒手操改编成有多种变化娱乐性的徒手操,如既有传统的广播体操、行进间徒手操、自编操,又有现代时尚受男生喜欢的军体拳操、搏击操、武术操等;还有现代娱乐健身受女生喜爱在音乐节拍伴奏下的健美操、啦啦操、健身操、各种舞蹈操等。

(3)跳跃的准备活动:原地30秒计时中等节奏双脚连续跳变10米放松跑,20米左右单脚行进间中等节奏往返交换跳接20米放松跑,10米立定跳远中等节奏连续跳变20米放松跑,原地4×8拍左右脚中等节奏交换跳接10米放松跑等。

(4)投掷的准备活动:现以学生双手向前投掷实心球教学准备活动的几节课为例,一是学生集体分成几个活动组,由各组长带领本组成员,先各组站成一条线的统一方向,边慢跑边向前抛球,以兴奋身心与熟悉球性;后各组做持球游戏操,有超越障碍物投高的、有投远的、有背抛的等各种练习;二是学生集体原地展体成背弓抬头徒手的模拟动作练习;三是学生集体以双手持足、篮、排球的初步体验练习;四是学生集体双手持实心球的近距离慢动作的基本动作练习等。

(5)游戏的准备活动:例如一,集体慢跑中的“叫数字找朋友”游戏,练习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例如二,分组活动中的“老鹰抓小鸡”游戏,练习学生团队协作的配合能力;例如三,在篮球课的准备活动中,教师提问学生世界篮球明星中的库里、詹姆斯、哈登、姚明等,并做集中学生身心注意力的小游戏“高人、矮人”,增强学明星,练习见行动的良好动力;例如四,足球课准备活动中的分组熟悉球性的“耍猴”抢球游戏,练习学生个人的反应与控球能力;例如五,集体充分活动开每一学生双手臂的肩、肘、腕、掌指各关节,分成多个两人一组10米“开小车”游戏,看那一组“跑”的快?练习学生两人间的配合能力及手臂在地面“行走”的速度与力量素质;例如六,田径跳远课的准备活动,集体一排拉开间距站成一条横线,在向前统一方向的慢跑中,由5—6步助跑单脚起跳到双脚落地的跳远游戏,练习学生基本技术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活性;例如七,短跑起跑反应练习的准备活动,集体拉开间距统一方向的每一位学生席地而坐,听教师口令后的迅速由坐变站,快速改变方向20米起跑的游戏,练习学生快速的反应能力与灵敏素质。

(6)身体素质动、静、动的准备活动:一是身体下肢正侧两种压腿,先:各2×8拍有节奏感的动态拉伸练习,中:保持15秒静止不动的静态拉伸练习,后:2×8拍下肢抖动调整放松的动态练习;二是身体下肢立位体前屈与坐位体前屈,先:各2×8拍有节奏感的动态拉伸练习,中:保持15秒静止不动的静态拉伸练习,后:2×8拍四肢抖动调整放松的动态练习;三是身体下肢双脚原地提踵,先:2×8拍上下有节奏感的动态拉伸练习,中:保持15秒静止不动的静态拉伸练习,后:2×8拍腿脚抖动调整放松的动态练习;四是身体腰腹部体前屈与体后仰,先:各2×8拍有节奏感的动态拉伸练习,中:保持15秒静止不动的静态拉伸练习,后:2×8拍体转运动调整放松的动态练习;五是两人一组压肩,先:2×8拍有节奏感的动态拉伸练习,中:保持15秒静止不动的静态拉伸练习,后:2×8拍上下肢抖动调整放松的动态练习。举例五种动、静、动有机结合的准备活动练习,不仅是身体各关节部位软组织、各肌肉群动与静的拉伸和放松练习,同时也是身体各关节部位软组织、各肌肉群柔韧与力量素质中小运动量和强度负荷等级的提高练习。

(7)足、篮、排球的准备活动:一是如足球课的准备活动,可让学生分组围绕着场地进行慢跑中左右脚掌控球能力的运球,熟悉球性的左右脚颠球等热身练习,从而为教学课基本技能练习“∞”字型运球饶杆,基本技、战术练习或教学比赛等做好铺垫;二是如在篮球课的热身活动中,可让学生集体做篮球操、分组传接球游戏、运球、投篮等各种热身活动,为学习掌握篮球基本知识技能创造条件;三是如排球课的准备活动,初中学生可做个人自垫球,分组对垫球;高中学生可做发球,接发球,分组传、垫、扣球等,为初、高中排球基本技能分组分项练习进行良好衔接。

(8)器材與器械类的准备活动:利用各类器材与器械作为教学用具,对于学生在教学中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学习体育知识,掌握运动技能,都将起到一定的教学引导作用。例如器材:足、篮、排球操,体操棒操,武术棍操,彩旗、彩带、彩扇、花伞、花束、花环、花球、大小绳、棍、棒等各类器材操;例如器械:一是体操长方形的大垫子,用于技巧滚翻与身体素质等相关练习的准备活动;二是体操折叠的小垫子,用于技巧滚翻和田径跑、跳、投,跨越或超越障碍等相关练习的准备活动。

(9)呼吸的准备活动:教师带领初、高中各年级学生在每一节的体育课中,集体做深呼吸的身心意念运动,一是用于调整放松紧张的身心;二是用心思考各项目所学过技术动作要领掌握的情况;三是用良好意念增强与提高对体育课学习和完成练习的自信心等。

以上是体育课九种不同类型准备活动的各项身心练习,虽然只是起到抛砖引玉的一种良好引领促进作用,但是对于各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强,对于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的主题程序自然就顺理成章,实为科学有效的针对性。

3.2 适当延长体育课准备活动的时间为5—7分钟,由原来的10分钟变为现在的15—17分钟,相应缩短教学基本部分的时间,由原来的30分钟变为现在的23—25分钟,两个部分从教学的时间到内容应前后紧密联系,有机结合,缺一不可,成为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灵活协调,相互转换,彼此互补,科学有效的衔接到位,不要造成前后之间的无效脱节,以免影响或耽误一节课顺利与有序的进行。

总之,教师应明确中学体育课准备活动各教材内容的不同目的与任务区别,教学方式方法创新实践,丰富多彩,灵活多变,措施手段配合到位,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掌控主次不同时间段延长和缩短的合理调配,对学生先热其心,后热其身,以激发学生运动参与身心兴奋的乐趣,身心合一,科学有效调动学生各项练习彼此转换的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目的与任务。

4 结论

准备活动是学校体育课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创新探索中学体育课准备活动科学有效的针对性,使体育课准备活动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告别昨天的“不良”循环,迎来今天的良性循环,为体育课各个教学环节顺利与良好的进行,和谐构建课堂师生教学间新型双边互动平台,有助于培养和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充分调动学与练的积极性,自觉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学生全身心参与到体育课的全过程之中,可持续发展提高学生体育核心素养中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良好养成体育运动习惯,促进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社会适应,终生受益等创造条件,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1.西安交大附中分校;2.西安市灞桥区教育局;3.西安市浐灞欧亚中学)

猜你喜欢

热身身心体育课
运动前,先热身
大自然的声音疗愈身心
集邮养生 身心兼顾
体育课
两会热身:以优异成绩迎接十九大
给身心降个温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when与while档案馆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身心八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