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篮球教学改革思路
2021-09-10邢小江
邢小江
篮球是高职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体育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主要内容,普及广泛,群众基础雄厚,利于开展。通过篮球教学改革与实践,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篮球教学体系,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篮球技能和从事篮球运动锻炼的积极性、提高篮球运动水平和竞技水平、丰富学生业余文化生活。此外,篮球教学改革对于学生的养成教育和促进校园体育文化的开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重视高职篮球教学改革,拓宽教学思路和方法,建立多位一体的新型体育教学模式是高职体育教师的重要工作。
1 前言
篮球运动作为一项普及性极高的大众体育项目,深受健身者的热爱和推崇。在高职院校中,篮球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爱好者和参与者,这与其运动特点紧密相关。首先,篮球是集跑、跳、投及多种技战术为一体的综合性运动项目,不仅能够有效提高练习者的速度、耐力、力量、灵敏性和協调性等多项素质,提高技战术水平,还能够改善内脏器官的功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其次,篮球是一项集体项目,有着严格规范的运动规则,需要锻炼者自我规范和约束,需要团队合作和配合,因此,它又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深层次的教育意义。根据篮球运动特点,发掘探索旨在全面提高高职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有效贯彻落实当前高校思政教育,提高高职学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观念,使他们健康快乐成长,成为对国家和社会的有用人才,是高职体育教育的育人之本和重要工作。本文以此为目标,探究设计高职篮球教学思路、方法和措施,深化篮球教学改革,增进学生体质健康,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提供保障。
2 高职篮球教学改革价值
2.1有利于夯实校园篮球运动基础
随着我国篮球运动的纵深发展和竞技水平的日益提高,“篮球热”在青少年群体中越演越烈。在高校,喜爱篮球运动的大学生与日俱增。所以,掌握学生生理心理特点,贯彻“以人为本”教学理念,根据学生篮球运动基础和实际需求,实施切实可行的教学改革,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夯实篮球运动基础、提高运动水平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2.2有利于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
篮球是综合性、教育性俱佳的运动项目,把课堂教学与课外锻炼有机结合落实教学改革,能够极大提高学生运动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竞技水平,增强体质,锤炼意志;能够有效发挥篮球运动的育人作用,使学生养成规则意识、团队意识、集体荣誉感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能够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和做事。
2.3有利于促进校园体育文化的开展
现今,各级高校非常重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工作,这对于意识形态教育意义重大,能够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篮球作为体育文化之一,它以精湛的技艺和极高的观赏价值吸引着广大青年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在实施策略中可通过举办篮球联赛、对抗赛和友谊赛等多种途径加以运用,以此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发展。
3 高职篮球教学改革方法
3.1强化教学研究
根据教学目标和任务制订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确定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在教学实践中不断通过探索、改进予以落实完善,避免单一的生搬硬套。增加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并通过说课、听课、评课等多种方式,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开创出一条适合高职学生特点、有利于篮球运动发展的常态化发展之路。
3.2 改革教学方法
要摒弃落后的篮球教学模式,拓宽教改思路,根据篮球运动的特点和高职学生的情感认知进行教学创新,实施项目化教学,如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通过多媒体影像等手段对学生进行感官刺激等方式打造教学情景,这样,更利于学生接受和喜爱,提高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通过NBA篮球名将和我国优秀篮球运动员的故事,鼓励和鞭策学生,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3.3改革评价手段
(1)加强课内外结合,布置课外练习作业,让学生课下通过录制视频作业的形式通过职教云和SPOC等多媒体平台提交作业,进行作业评比,并纳入平时成绩,以课外促课内,促进学生篮球技术和技能的提高。(2)建立奖励机制,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篮球社团、俱乐部,参加系列校园课余篮球活动,在期末考核中予以加分,推动校园篮球运动的开展,助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3)落实“教”与“学”的双向评价,多维度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在教师评价中,通过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评价,让教师进行自评、互评、他评,完善主客观评价,检验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否合理得当,根据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有的放矢加以改进;在学生评价中,除了运动技能考核以外,还要融入过程性评价,如运动态度、知识与技能、生理心理健康、社会能力等方面的评价。
(作者单位: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