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教学训练中兴趣的培养探索

2021-09-10韩程爽

当代体育 2021年15期
关键词:体育训练身体素质新课改

韩程爽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在不断提高,新时代背景下,人们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我国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引导高校体育教学进行优化与改革,使得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为大学生的生活与学习提供良好的身体素质基础。新课改对各个高校的体育训练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体育教学训练过程中,要合理地培养学生的兴趣,尽量满足学生的不同的兴趣爱好,所以各个学校应该积极地顺应我国素质教育理念的要求,积极对体育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从本质上解决高校体育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重大学生的体质健康发展,为我国高素质人才培养出一个良好的身体素质,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又从两个方面重点分析了高校体育教学训练中兴趣的培养策略,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新课改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能够有效地锻炼大学生的基本身体素质,使得学生以更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知识文化课的学习中去。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践行,新课改对高校体育教学也做出了新的要求。在当前社会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训练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采用让学生自主选择课程的教学模式,高校应该为学生提供较多的课程活动,让学生自由挑选感兴趣的活动参加,不仅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真正落实新课改的课程要求,完成高校体育教学训练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目标。

1 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分析

1.1 高校体育训练中忽略了学生兴趣的培养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训练过程中,很多高校开设体育课程往往是为了应付新课改教育体制的要求,并且体育课程并不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开设相关的课程,而是学校象征性的开展一些简单地体育训练活动,并没有实际的作用,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同时,由于高校体育训练活动相对比较单一,学生们无法真正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所以会极大的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高校体育教学训练过程中,学生与教师之间不能进行默契的配合,导致高校体育教学训练的效率较低,无法有效的借助体育训练培养学生的兴趣,学生也不能在体育训练中收获到较多的快乐,使得高校体育训练课程逐渐趋向形式化。这样一来,导致高校的体育教学训练不能按照整体的教学计划开展相关的活动,失去了高校体育教学训练的意义,严重阻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

1.2 缺乏完整的高校体育教学体系

新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经济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大学生往往会有较强的懒惰心理,从而导致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并不乐观,很多学生都会在大学阶段制定减肥计划,再或者还有部分学生不合理的饮食习惯而导致的过度肥胖,高校体育教学本可以有效地缓解这些现象,但由于很多学校都缺乏完整的体育教学体系,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是对学生进行相关的理论知识讲解和动作介绍,并没有真正地做到在教学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无法带领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导致高校体育教学效率低下,另外教师没有相关的教学体系做参考,就无法有效地设计体育教学的内容,教师只能根据主观想法进行课程的学习与训练,往往缺乏合理的教学计划,使得学生无法真正在体育教学中强化身体素质,同时,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2 高校体育教学训练中兴趣的培养策略分析

2.1 教师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新课改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训练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地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思维,适当的转变课堂的整体流程,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一些不同的体育课外活动,并且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活动选择,使得学生都能够参加自己喜欢的项目,从而达到高校体育训练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为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采用分组教学和比赛教学的方法,在课前教师可以选择一些适合学生开展活动的游戏,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自由进行分组,并且每个小组之间要控制男女生的比例,要让男女生互相穿插,每个小组人数与性别相对均匀,避免传统分组情況下男生与女生完全分离的现象,合理地分组可以使得学生之间进行更好的配合,更有利于激发每一位学生的活动积极性,可以有效地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分组完成后,教师还可以让各个小组之间进行比赛,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教师可以将体育教学训练的各个板块以比赛的形式进行训练,充分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动力,提升学生的参与度,让大多数学生都能够主动投入到课堂的教学中去,对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体育教学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兴趣也有着深远的意义。

2.2 提升高校体育训练的地位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背景下,高校体育训练过程中,教师们往往忽略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同时,由于教师没有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认为高校体育教学训练只是一些简单的体育活动,只是带领学生进行室外放松的一种途径,所以导致很多高校的教师并没有高度重视高校体育训练教学,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都相对形成比较懒散的态度,在教学过程中都未能以积极的动力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导致高校体育教学训练效率低下。所以各个高校都应该提升体育教学训练在教学中的地位,引导教师与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与意识,例如学校可以适当提高体育教学训练的学分,同时制定完善的考核制度,对教师与学生实施直接监督,充分约束教师与学生的行为习惯,使得学生与教师都能够高度重视高校体育教学训练,都能够以较高的热情投入到课堂中去,积极的践行新课改的要求与目标,不断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使得高校体育训练教学过程中达到培养学生兴趣的目的,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学校可以开设一些教学评价,要求全体学生参加教师的评教活动,最后,通过每一位学生的评价结果来评判教师的教学整体效果,从而学校可以有效的评估教师的课堂状态以及日常的教学活动开展情况等,对高校体育教学训练效率的提升有着深远的意义。

3 结束语

新时代背景下,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所以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合理地对教学方式进行探索,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能够不断地培养大学生的基本身体素质,使得大学生都能够拥有一个良好的体质健康状况,为大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各个高校也应该制定完善的体育教学训练管理制度,用来约束教师与学生的行为习惯与思维方式。同时在学期末,学校可以让学生对课堂教师进行评价,以此作为参考,评判教师的年度奖金等各项指标。同时在高校体育教学训练中教师要合理的培养学生的兴趣,充分尊重与满足大多数学生的发展规律,积极地引导学生形成自身的爱好特点,不仅能够极大的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也能极大地提升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效率,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作者单位:郑州财经学院)

猜你喜欢

体育训练身体素质新课改
体育训练教学中的平衡发展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营养健康与体育训练结合的思考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青少年体育训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体育教学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研究
紧贴实战落实《大纲》要求推进航空体育训练创新发展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吉林省大学生身体素质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