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语文课堂有机融合的途径与方式

2021-09-10谢群香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1年13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文化传承

谢群香

摘  要:在目前我国小学教育体系中,语文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一门基础性课程,其一方面向小学生传授语文基础知识,与此同时还帮助学生们学会基本语文知识运用方法,与此同时对于最大程度上提升学生们语文综合素养能够起到积极帮助作用。然而目前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过分重视学生们语文成绩高低,不重视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内容之间的融合。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就对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缺失现状加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建议对策。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文化传承

引言:我国在历史沉淀过程中也积累了十分浓厚的传统文化,因此在现代,有必要也必须要将古代文化传承下去,而在这个过程中,语文教学工作更是应当发挥作用。从小学语文教学实际角度看,如果能够将优秀的历史文化融入到其中,对于提升学生爱国主义情操、体会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有积极意义。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将关注重点集中在提升学生语文整体素质层面,帮学生们奠定坚实基础,才能够保证我国优秀文化才今后源远流长,而这也是未来我国小学语文教学开展的关键所在。笔者认为在未来小学语文教学开展的过程中需要在教学内容中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其中,使得学生们能够领略传统文化内涵,提升学生们学习语文积极性。

1.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缺失现状

我國目前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有了很长时间,但是应试教育理念依然根深蒂固,这点从目前很多教师依然重视学生成绩中就可以清楚看到。即使在今天,很多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主要还是以传授语文知识为主、以提升学生语文成绩为目标,为了能够实现目标,不惜依然采用题海战术,希望以这种方式不断提高学生们的整体解题能力。虽然这种传统教学方法在短时间内可以提高学生们的语文成绩,但是从长远角度看,对于学生文化修养提升以及传统文化了解程度并不会起到积极作用。同时,一些教师自身就缺乏良好的传统文化意识,认为在语文课堂当中传授传统文化知识不但会浪费时间,更为关键的实际对于学生成绩提升没有任何价值。即使是在最近几年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虽然很多语文教师开始慢慢转变自身教学理念,但是因为教授方法较为单一,更多还是以单向讲解为主,使得学生对教学内容了解程度不足,也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因为这种现状影响使得学生对于优秀文化以及传统精神材料了解程度不足,无法对文化内容进行消化、吸收与传承。

2.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传承传统文化的意义

在我国历史传承进程中,道德建设是重要组成内容,高尚道德品质对于学生未来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促进意义。小学生处于思想意识与文化意识形成的关键阶段,所以如果能够在语文课堂中重视道德建设,对于文化传承也能够起到积极作用。

例如在《飞夺泸定桥》这节课授课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们介绍人民解放军在抗日战争时期所展现出的大无畏精神,让学生们在课文当中寻找哪些语句是描写这些英雄的。这种方式可以令学生们意识到我们如今的美好生活是由无数英雄用自己的姓名换来的,使得学生们能够更加珍惜眼前的美好生活。另外,教师在实际授课过程中也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加以适当的延伸,例如可以让学生们在课后自己寻找一些英雄先烈故事,这种方式不但对学生们是一种激励,与此同时对于帮助学生们形成良好道德情操有积极促进意义。

3.在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对策

3.1 树立人文素养教育的理念

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如果想要保证自身在实际授课过程中能够对传统文化教育进行有效渗透,关键所在就是应当树立一个较为科学理念,在进行备课的过程当中,应当确定明确目标,从实际教学活动入手,为今后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2 深入挖掘语文教材,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无论是对于哪个版本的语文教材而言,其中都蕴含着十分多的与传统文化教育相关的内容,因此对于小学教师而言,应当充分利用教材当中资源。教师在充分理解教学内容情况下,要对其中所蕴含知识进行挖掘,结合语文教学实际内容,将文化教育内容融合在一起,从日常点点滴滴入手,使得学生们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当中也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所具有的魅力。而从另外角度出发,教师也应当结合课本相关内容合理开展教育与传承,真正实现以小见大目标,使得学生们能够在充分理解文化教育内涵基础上,将其付诸于实践。

3.3 通过拓展活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在传统教学当中,因为受到教学实践影响,所以如果想要有效开展传统文化教学,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适当的组织学生进行一些课外活动,为学生找一些精美的古文进行欣赏和品鉴,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的欣赏一些优秀的经典语文作品。教师也可以适当的留给学生一些作业,让学生在课余时间通过网络、书籍等资料了解这些作品创作的历史背景,并让学生们在课堂阐述作者想依靠这些作品表现出怎样的情感或者情怀。也可以适当的在班级内部组织演讲比赛、情景剧表演活动等等,这种十分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也能够帮助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层次理解,慢慢的将其转变为自己的感悟和理解。例如在教授“轿将相和”这门课时,教师就可以组织本班级同学以情景剧的方式表演出来,让学生能够根据自身对于课文的理解程度,发挥自身想象力,让学生们在课本知识上发挥自身想象力,自主编排剧本,编排有关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主题的情景剧。通过这种教学手段能够让学生们在表演的过程中就对传统文化精神有一个深层次了解,并将其逐渐的内化成为自身的行为品格,并从精神层面出发对传统文化进行吸收和传承。

总结:通过以上的相关论述可以发现,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必须要抓住新课改的良好机遇,在开展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将传统文化教育理念与教学内容充分融合在一起,也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可以实现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保证学生们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实现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史达波.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与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8(7).

[2]王艳华,赵海波.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与方法[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7(7).

[3]邱国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与方法[J].新课程,2017(9).

[4]秦晶晶.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传承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7.

[5]彭宝权,于琴.关于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的对策研究[J].青春岁月,2017(18).

(作者单位:博罗县石湾中心小学,广东   惠州   516000)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文化传承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探讨
试分析提高高中历史教学中传统文化史教育的必要性
浅谈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科学化的思考
童心写童言,童真映童趣
浅析童话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及意义
轻松教学,快乐识字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关于传统戏剧文化传承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