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音乐班级合唱训练的研究

2021-09-10邱燕华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1年13期
关键词:小学问题策略

邱燕华

摘  要: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艺术性的课程,好的音乐可净化学生心灵,有利于学生提高自身审美能力。但目前小学音乐合唱训练主要存在的问题为教师对合唱教学的不重视、缺乏专业的音乐教师和学生理解能力不强。为有效提高小学音乐班级合唱训练效果,教师应发挥多媒体作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注重个体训练,奠定合唱基础;掌握正确的歌唱姿势,训练学生呼吸方法。

关键词:小学;班级合唱训练;问题;策略

开展合唱训练时很难立马看到效果,这主要因为学生之间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具有较大的差异,这就意味着每个人之间的感知能力以及音乐欣赏能力不同,这就需要教师在学生生活以及课堂融入合唱训练,使学生在合唱训练中逐步提升自己。

1.小学班级合唱训练的现存问题

小学音乐教学中合唱是比较基础、重要的一部分,但当前小学阶段音乐教学中合唱训练问题比较突出,主要的问题有三。

首先,教师对合唱教学的不重视。因为教师本身对合唱教学内容存在不足,所以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时仅将其当作理论教学内容,又或者对合唱训练不够重视。部分教师对音乐教学的认识比较片面,认为这个阶段应重点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对合唱训练的重视不足,因而学生也就不重视合唱。因此,学生很难在学习中准确了解合唱的意义和标准,对学生合唱能力的形成产生不利影响。

其次,缺乏专业的音乐教师。仍有不少学校并没有专业的音乐教师,仅有小部分条件较好的学校配有专业的音乐教师,但受到教师教学能力不均衡等因素影响,合唱训练的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很难从合唱训练中深刻体会音乐独有的魅力,使得学生对合唱训练缺乏热情。

最后,学生理解能力不强。活泼好动是小学生最突出的特点,教师开展音乐合唱训练时需要学生一定的纪律,使学生始终保持专心和专注。但是学生在课堂上调皮捣蛋,加之理解能力有待加强,因此很难取得理想的合唱训练效果。此外,受到学生声线、声音等发育情况的了解,学生对乐曲、音乐和乐器的敏感度不足,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理解难度。

2.小学班级合唱训练策略

小学音乐班级合唱训练可从三个方面进行:

2.1发挥多媒体作用,营造良好的課堂氛围

小学生更喜欢流行音乐,这主要因为这种音乐类型更洒脱且更自由,而合唱乐曲与流行乐曲相比则更显得枯燥和严肃。天真活泼是小学生比较突出的特点,这个阶段他们对新鲜的事物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因此,教师开展合唱教学时,应注意尽量避免反复或长时间地演唱同一首歌曲,否则就会导致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对合唱失去热情。为了使学生从小对合唱训练产生较高的热情,调动学生参与课堂主动性,我在合唱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教学情景,使学生进入到教师创设的情景中,使其在合唱训练中全身心投入,提高合唱训练效率。比如在教学《草原就是我的家》这节课为例,从内容上来描绘的是大草原,作者抒发了自己对家乡的怀念。为了增强学生在学习中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和理解,我发挥了多媒体的作用给学生展示了一段美丽大草原风光的视频,强化学生对歌词的理解,让学生在合唱时融入相关的情感。如此,整个课堂上避免了传统多媒体教学中应用单一、重复的课堂教学,学生对合唱产生较高的参与积极性,开阔了学生眼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学生在合唱中体会音乐的魅力。

2.2注重个体训练,奠定合唱基础

合唱是一种集体艺术,合唱团体中的每个个体都会对合唱的效果以及节奏产生影响,这就需要教师开展合唱教学活动时以学生特点为基础因材施教,保证学生合唱水平始终达到同一水准,如此一来学生在合唱时才能淋漓尽致地表现歌曲的力量和情感,提高合唱教学效率。结合具体的合唱可知,较为核心的内容是对音准节奏的把握,这需要教师在合唱教学中加强学生对音准的把握。好的音准需要从多个方面注意,比如优良的乐器、演唱者掌握高超的演唱技巧,除此之外还要注意提高视耳训练的有效性[3]。教师在合唱教学中要教给学生很多重要知识点,其中比较重要的就是音准。学生在学习期间形成音准才能形成良好的审美素养,这对学生形成音乐美感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教学《小鸟,小鸟》这首歌曲为例,在二声部训练时,我借助了科尔文的手势进行单声部模唱,强化学生对音高的理解,使学生学会应用肢体语言对音高概念进行理解。其次,在学生角色扮演时,可让其发出鸟叫的声音,将鸟叫声应用于高音中,根据小学生爱玩的特点调动学生合唱训练积极性。最后,学生参与模唱时我让同学们通过数学的数字按照音高以及节奏唱谱,借助数字按节奏唱谱和音高。比如“6 66 4 6”过渡到“啦 拉拉 发 啦”,通过这样的方式取得更高的训练效果。

2.3掌握正确的歌唱姿势,训练学生呼吸方法

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和合唱姿势对提高学生合唱训练效率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这是因为无论正确的呼吸方式还是正确的姿势都是保证发声效果的关键。因此,以姿势的类型划分可将其分为两种,一个是坐式合唱,另一个是站立合唱,应用比较广泛的是站立合唱。这就要求教师应在合唱训练中给学生正确的示范,在学生姿势错误时及时帮助其纠正,且叮嘱其不可随意乱动,确保腰、背挺直。此外,学生初次练习可能不熟悉气息的控制和把握方法,合唱是存在吸气太足等问题,为此,我纠正学生正确的呼吸方法,比如在合唱时面部五官放松,时刻保持微笑,吸气时频率应与歌曲旋律匹配,吐气时应缓慢,通过深呼吸和叹气等方式感受胸腔呼吸的状态。

结束语:总而言之,我国正处于教育改革深化推进背景下,小学音乐合唱训练过程中教师应坚持与时俱进原则,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发挥多种先进合唱理念的作用为音乐课程教学增添趣味,使合唱教学更具趣味性。与此同时,立足音乐教材,以学生具体情况为基础循序渐进地训练,调动学生肢体、感官以及思想,使学生在合唱训练中逐步提升自身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胡明妫.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班级合唱训练[J]. 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 2015(7).

[2]李雪. 小学音乐班级合唱教学实践研究[J]. 魅力中国, 2016(21):104.

[3]杨俊杰. 多媒体在班级合唱训练中的作用[J]. 中小学电教:下, 2016(9):18-18.

[4]李君. 让合唱训练融入小学音乐教学[J]. 科普童话, 2018(3):58.

(作者单位: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甘泉小学,广东   广州   510000)

猜你喜欢

小学问题策略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