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科研的重心及其发展探究
2021-09-10王忠宝
王忠宝
高校是我国科技创新活动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重要阵地,更是科技创新活动后备力量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体育事业发展是社会经济生活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国民身体素质的提升、全民建设计划的实施、竞技运动水平的提高,更是关系到我国综合实力的提高。
1 高校体育科研的地位及意义
体育事业发展是社会经济生活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国民身体素质的提升、全民建设计划的实施、竞技运动水平的提高,更是关系到我国综合实力的提高。当前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大趋势的促使下,我国大学体育的目标、内容、形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了完成大学生的体育课程、运动训练、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培育的大目标,更是呈现出大学体育科研究的发展,体育科研工作的创新与发展也是大势所趋。同时也要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能够学会学习,具备独立、自主、自信与活力的个性。
体育科研与创新能够在教育改革、教学手段、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学生智力等方面发挥巨大潜力开发的作用。师生的科研能力水平是学校整体创新发展和实现规划目标的重要动力源泉。实现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与科研活动能够使学生的智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在教师的指引下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科研能力和综合能力得到提高,也能够更好的促进高校体育课堂与竞技体育得到相应的发展。同时,教师自身的体育科研和教学成功的可能性也大大提高了,为今后学校科研创新和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奠定了坚实的科学研究基础。
2 高校体育科研的重心及发展策略
借鉴国外高校体育科研领域发展成功的经验对我国高校进行有效规划,例如:美国高校在体育科学领域的不断融合与资源共享,主要包括:体育教育教学、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营养学、体育经济学、体育产业、体育管理学、运动医学等科学领域进行了互联互通与共享扩展。在全球互联网发展大背景下,大数据分析、体育人工智能、运动技术数据分析、虚拟实验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与体育融合全面的推动进了体育科研方法与创新过程的发展。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在体育人工智能学、教练学、运动功能训练学、运动心理学、运动损伤学、运动医学、运动康复学、运动防护学、运动营养学、体育经济、体育产业等全新发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从而全面推动了高校体育学科人才培养质量和师资科研队伍建设,突出体育学科特色,结合学校总体规划,以所在区域地方经济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为导向,打造高校体育学科多样化、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格局及发展路径,为培养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体育人才搭建平台。
2.1 高校体育科研的重心分析
高校体育科研的重心主要倾向于(1)促进学校科技与创新成果转化能力;(2)加速学校服务地方经济与创新发展;(3)培养教师参与科技与创新成果对教学的积极应用能力;(4)培养学生独立科技与创新实践活动应用能力;(5)培养科研团队型师资队伍,通过老带新提升青年教师科研能力;(6)构建学习型、创新型、纯净型校园科技与创新文化环境,坚决遏制科研创新的学术不端现象在社会和校园的蔓延高校。
2.2 高校體育科研的课程设计分析
结合学校发展规划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加强对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群体的主观教育,确保科技创新活动的真实性、纯净性发展,突出体育科研方法课程教学内容体系与课程内容分层设计:(1)符合学生参与体育科学研究与创新活动的需要;(2)符合本科学生完成科研学习兴趣与毕业论文设计活动的需要;(3)符合研究生阶段参与较难体育科学研究与创新活动的需要;(4)符合学校高层次特殊群体体育科学研究与创新活动的需要。
2.3 高校体育科研的课程实施原则分析
高校是我国科技创新活动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重要阵地,更是科技创新活动后备力量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高校需要在教育教学背景下,树立科技创新意识,以教学科研为基础和根本任务,加速科技创新活动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效率。要充分挖掘和发挥高校的科研潜力,学科带头人是起点,教师科研团队建设是动力,学生科研力量培育是新鲜血液,科研成果管理与激励制度是催化剂。结合学校发展教育、教学、科研环境与实际成果应用范围,高校体育科研的课程实施应遵循原则:导向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创新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真实性原则、纯净性原则。
2.4 高校构建全员参与的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校园
高校是我国科技创新活动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重要阵地,教师与学生则是推进和实现科技创新活动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主力军,在国家和学校政策和资金的大力支持下,进一步利用优势资源组建科研团队,发挥导师作用,选拔和培养青年教师与优秀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形成稳固的科研或后备力量,坚持长期的、不懈的、合作的科技创新活动,促进科技创新活动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质量的不断提升。
(作者单位:西安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