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学视域下的声乐教学分析
2021-09-10杨苗苗
杨苗苗
摘要:声乐教育是我国音乐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教学的发展,需要人们不断加以探索并有所创新,进而找到最适合学生发展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打好基础,有所发展。本文主要叙述了民族音乐与声乐教学,并在民族音乐视域的角度审视及分析了声乐教学方法,希望可以对声乐教学的发展有一定的帮助。关键词:民族音乐;声乐教学;歌唱;感受体验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相对传统的模式无法满足音乐学习的独特性,声乐教学研究在不断发展变化,同时也有它的复杂之处,因此需要在各种方面,如艺术层面,均需要教育者推陈出新,不断创新,总结经验,采用适合适当的方式将声乐理论及实践技能传授给学生,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民族音乐学及声乐教学相关概述
(一)民族音乐学
民族音乐学是音乐学下属的一门研究世界各民族传统音乐及其发展类型的理论学科,获取研究材料来源基本主要通过田野考察,它与各个民族文化关系十分密切,前身是欧洲比较音乐学[1],其是从民族学的角度研究音乐的学问,民族学与音乐学交织,受到各个学派的影响。
(二)声乐教学
我国声乐教学很早就发展起来,将歌舞与乐曲结合起来,艺术形式综合发展。声乐学习涉及很多领域,包括声音、语言、感受力及相应的理论知识,当然专业的声乐训练也包含其中。实际上,每个人都先天存在一定的声乐感受,但是随着生理身体变化,没有受到重视,同时缺乏科学有效的引导,很多个体丧失了种种能力。声乐教学的出现让个体发出的声音更加悠扬动听,同时声乐教学是在保留着个体独特天赋的基础之上带领学生明确自身的优势,正确地发声。
二、民族音乐学视域下的声乐教学
声乐教学领域的多元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在音乐理论与实践及民族音乐视域下,如何进行有效的声乐教学非常重要,也值得我们不断进行探索。
(1)艺术与技能应相辅相成
音乐同时充当着技术与艺术的角色,在现代音乐教育中,人们一直在讨论艺术技术的联系与不同。在某种程度上,学生获取声乐相关技能也获得了音乐艺术,同时声乐也有技能性的一面,如声带器官发声方法技能的相关训练。同时对于属于物理现象的音色联系及发出各种音调的声音也是属于技术领域。在某个层面,当一个学生运用某种技术发出悠扬的旋律,那便是在技术领域提升至了艺术领域的表现。
艺术与技术相互依赖,不可分割,此种特性让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己,加强教学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如果只是認同技术教学,那么对于声乐学习的灵魂将是缺失的;另外如果过于在意艺术感受,则会让人形成飘幻的感觉,产生浮躁,无法将自己沉浸于技术的学习。所以应该在教学中相对偏艺术感的手段讲解技术,再加以适当的理论知识,这样各位学生们才能更加清晰的明白相关知识点,提升自己理论与艺术感受,同时,老师艺术的教学也会不停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实现双赢。民族音乐非常丰富,因此会产生不同的发声特点,各具特色,同时声乐内容多元,艺术性与理论性共存,相信当然会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们的水平也会有所提高。
(2)激发感受能力
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可能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训练,但是仍然可以发出美妙的声音,除了天赋之外,大部分是因为他们激发了自己的感受能力,音乐在某种含义中是一种游戏的体验,当人们感受不同种的音乐,然后继而获得不同种的心灵情感体验,然而有时在部分声乐课程讲授中,老师过于追求学生的技能训练,这导致其引导能力的缺失。对于不同的声音,我们都或多或少可以用身体感知,民族音乐种类繁多,囊括世界各地的音乐,故其表达样式都有不同之处。如果老师可以让学生们尽情参与课堂,给予学生一定的主动权[2],让他们广泛听不同的民族音乐,多多思考不同民族音乐的发出声音的办法,这样学生在充分运用自己感受能力的基础上,获取更多的知识,产生更好的学习效果。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改变自身的认知能力,注意学生个体的独特性以及他们感受能力的不同,这样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才能给予学生更好的引导,让其发现声音的美好。
(3)气息转换方法的提升
好的呼吸方法是学好声乐艺术的前提,所以歌唱教学中气息转换方法的提升非常重要,科学准确的呼吸方法可以让发声变得更加稳定。通常科学的指导和练习可以让气息转换更加自如放松,这样一般情况老师们会反复强调放松的重要性,可以保证歌唱气息的稳定。除此之外,正确的呼吸方式也有利于我们的健康,唱歌时采用胸腹协作气息转换方法更为有利,实际上,这种呼吸方式是我们每个人天生的能力,婴儿刚出生时便可以看出,只是随着不断发育成长,后天人们不再使用便不断退化,学生对于对音乐的认知需要科学的气息转换方法,这样学生们也更加了解自己,这个认知过程就具有一定的艺术化特点[3]。老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详细准确地讲解呼吸的特点及关键之处,然后营造出一种活跃的课堂氛围。每一种音乐都有自己的特点,民族音乐以其独特质朴的表达方式让人感觉亲切万分。所以,将声乐的气息转换引入声乐教学,民族音乐也一定可以焕发生机,取得良好的效果。
(4)知识理论进一步提高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很多人认为在声乐教学中,大量的实践训练是最有用的,然而很多人不断加以重复练习,不但浪费了时间,效果也适得其反,因此这是一个错误的认知行为。我们应该清晰的认知到理论是任何事物兴起的前提,发声是以器官、气息、音色音调为基础,只有真正了解这些理论知识,然后通过不断练习,才能更好的将两者加以融合起来,将其转换为自己的内在知识,所以以民族音乐视域为基础,在过程中要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不断提升。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注意到民族音乐的独特之处,这要求我们应该加入一些民族音乐的发展历程及文化背景,这样再加以基本的理论知识,促进学生多方向学习,深入了解民族音乐的独特所在。因此基础理论知识的构建非常重要。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民族音乐视域分析声乐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师将技能与艺术化融汇贯通,两者兼顾,更加严谨科学,也要求教育者不断有所创新,以人为本,积极探索,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白苏婷、秦龙、杨兰《认同概念的多学科释义与科际整合》,《学术界》2014第11期.
[2]邹长海《声乐艺术心理学》,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版.
[3]姜忠玉.探讨声乐的艺术表现[D].福建师范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