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育人为先

2021-09-10柯志玲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15期
关键词:立德树人德育小学

柯志玲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思想品德教育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注视和重视,作为五育之首,思想品德教育的开展真正践行了育人为先的教育理念与目标,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做到了以培养能够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人才为目标的教育。身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应重新审视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作用与地位,认真思考其践行策略,寻求思想品德教育的更多机遇与可能。基于此,本文在育人为先视角下,阐述了笔者针对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展开的思考探究,并列举了具体的思考探究的内容,以供参考。

关键词:德育;小学;立德树人

思想品德教育具有内在与外在双重特点,从内在上说,思想品德教育可以净化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始终保持积极乐观、虚心向学的心态;从外在上说,思想品德教育可以规范学生的言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学习习惯,自觉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形成诚实、守信、仁义等传统美德,进而培养发展学生的道德素养。由此可见,思想品德教育可以由内而外的影响学生、感化学生、升华学生,让学生获得本质上的提升和发展。小学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基础阶段,此时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与素养直接关注到我国未来的国民素质,所以,每一个小学教师都应针对其展开思考并形成有建设性的思考成果。

一、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新闻热点中学校道德品质问题的频繁出现,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也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了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开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随着生活质量的持续提高,很多家长在家庭教育中都采用了溺爱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无底线包容现象十分严重,正是由于家长与身边长辈没有及时对孩子进行有效的正面教育,才会导致很多孩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傲慢性格;同时,由于应试教育这一传统教育的思想侵蚀,很多教师仍然存在以成绩论英雄的固有认知,不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甚至将其弱化、忽视。

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势在必行,且势在必行。小学教师应针对思想品德教育展开深层次的思考,主动肩负起思想品德教育的责任,引导小学生认识到正确的道德与好的品质,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是非辨别能力,进而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做好扎实的准备[1]。从学生主体的角度来说,教师开展的思想品德教育除了可以端正自己的思想态度,使自己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还能为自己规避误入歧途的不良因素,对自己今后的成长发展产生十分深远的积极作用。

二、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做法

五育并举,育人为先,作为我国素质教育中的价值观导向,有利于健全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新时代的教师应深谙这一重要原则,时时刻刻将思想品德教育放在教育的首位。

(一)发挥榜样作用,渗透德育

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还要教会学生言行与品性。师者,人之模范也。新时代的教师要做到的,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单单依据教材进行教育教学,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说,教师本身就是一个良好的育人工具,因此,教师应充分展现自己的育人功能,发挥自己的榜样作用,在自己与学生相处中、自己的一言一行中思想品德教育。小学生具有较高的向师性,会不由自主的关注教师、模仿教师,因此,教师的道德修养将会对学生产生十分巨大且深远的影响作用[2]。俗话说,一个彬彬有礼的教师可能教不出彬彬有礼的学生,但一个野蛮粗鲁的教师绝对可以教出同样粗鄙的学生。面对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教师必须冷静看待、泰然处之,时刻谨记,自己的任务与使命是要成为学生灵魂的塑造者,切实培养学生的情操与修养,达到立德树人。小学生受年龄所限,生活阅历相对匮乏,尚未形成独立的人格与思想,对身边人的模仿性较强,因此,教师的言行举止都会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应明白,思想品德教育不是口号,也不是一句簡单地教育主题,自己只有保持长久的态度去实施、践行,才能落实思想品德教育。有时,对学生而言,一百句说教还比不上一次示范举动。

比如,某教师一直呼吁班级同学不要有所谓的好坏之分,不管学习成绩是好是差,大家都可以做朋友,但是由于一些固有认知的影响,一些好坏学生之间仍然相互抵制,互相排斥,十分容易发生冲突。但是让班级学生惊讶的是,某教师在处理所谓的好学生与坏学生之间的冲突时,并没有一味地偏袒好学生,而是在调查清楚后,要求双方一起鞠躬道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学生的固有认知,慢慢的,班级里再也没有小集体之分了。

(二)打造和谐校园,开展德育

校园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学校教师应充分发挥其环境育人的作用,通过环境的影响与诱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侧面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为了锻造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创设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与风气,教师应力求打造具有育人性、文化性、艺术性的校园环境,加强学校的绿化、美化与净化工作,从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充分发挥学校德育主阵地的作用,开展丰富多样的思想品德教育活动,升华学生的思想品德,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3]。教师可以利用一些传统节日或重大庆祝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比如最近的中国共产党百年生辰,教师可以以此开展爱国爱党教育活动,树立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加深学生的爱党、爱国情感,并达到一定渗透传统文化的作用。

(三)联结家庭教育,延伸德育

家庭作为学生成长的另一重要场所,教师不应轻视其对学生道德素养形成与发展的重要作用,主动与家长保持长期有效且密切的联系,延伸思想品德教育的范围与成效。家长作为学生的启蒙教师,教师应确保家长具有科学的思想品德教育意识,分享丰富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与方式,通过家长的反馈了解学生在家的实际情况,也让家长对学生的在校情况把握的更加清楚。

结束语:

综上所述,思想品德教育不是一个简单的、阶段性的教育工作,而是复杂的、牵连多方的、有深远影响的教育要事,对此,小学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在一言一行上影响学生,以自己高尚的品行引导学生;其次,小学教师应致力于打造和谐的校园环境与文化、风气,科学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最后,小学教师应联结家庭教育,形成教育合力,提高家长的思想品德教育意识,延伸思想品德教育的范围和成效,在为学生构建良好学习环境的同时促进健康成长环境的打造,健全学生的人格,切实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贯彻落实育人为先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马洪芳.对当下小学德育活动热的冷思考[J].陕西教育(综合版),2021(Z1):13-14.

[2]刘建萍.关于小学德育生活化的思考[J].新课程,2021(07):146.

[3]刘继报.抓好小学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J].陕西教育(综合版),2020(12):37.

猜你喜欢

立德树人德育小学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