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视域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育探讨

2021-09-10廉丽娜

时代商家 2021年14期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竞争力课程思政

廉丽娜

摘要:“课程思政”教学理念下,大学开设的所有课程均具备培育学生专业知识技能,以及针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功能。本文主要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任课教师为研究对象,探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以全方位贯彻课程思政基本任务为纲要,通过全课程和全方位育人,帮助学生构建多维度的价值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借助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提高大学生群体的就业信心和社会竞争力。

关键词:课程思政;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竞争力

2020年6月初,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所谓课程思政,是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1]。课程思政不是一门或一类特定课程,而是一种教育教学理念,它的基本内涵是大学开设的所有课程均承担着培养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功能。

立足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需要全方位贯彻课程思政的基本任务。首先,从其宏观层面的专业培养目标的设立,及至微观层面上各门课程教学目标的确立、授课内容的设计、教学活动的组织到教学效果的评价,都要紧紧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通过全课程和全方位育人,帮助学生构建品德、公民意识、审美、创新、社会责任等多维度的价值体系。其次,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营造课程思政的氛围,活跃课堂气氛,创新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并以积极的人生态度、正面的教学案例、事实资料为正向价值导向引导学生,使学生了解我国经济管理实践、动态前沿及取得的成就,从而激发大学生爱国之情。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生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学生在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领域的实际业务流程,增强学生的实操动手能力,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由知识、能力、智慧等因素融合而成的综合素质,从而提高就业信心和竞争力。基于此,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是激发学生自身潜能、帮助学生塑造自我的关键所在。

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历史学家、文学家伯兰特·阿瑟·威廉·罗素主张的教育方法为:“应减少很快的讲授而多事于讨论,给学生以更多的机会使他们受到鼓励来发表自己的意见,更多地尝试使教育的内容能使学生感到一些兴趣,”据此,教育的艺术是让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如何使学生喜欢教师教授的课程,这堂课须是一堂有意义的课,是一堂内容丰沛扎实的课,更须是一堂充实有效率的课,它不该是教师的独角戏或者一言堂。

一、熟知教学内容,悉心做好课前设计

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专业知识及技能的载体。教师需要对所讲授内容熟谙于心,且对知识疑点、难点与热点的转换与契合完成预先设计。上课须有事前设计,但不能完全完成预先设计。教师在课堂讲授过程中,还需根据学生对知识的认知与接受程度,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呈现知识内容,调动课堂气氛,启发学生思考,开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并实现相关深层次知识点的自然连锁与生成。

二、贯彻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理念,细化教学环节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是指在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中,教师的教学活动应以传授知识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行为为基础。注重培育师生之间和谐共进、以学促教、教学相长的关系,并据此策划课堂教学的诸多细节。人生来不同,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人际交往能力、表达能力、学习能力、所擅长之事均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尊重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就至关重要。作为教师,要有耐心倾听学生的倾诉,包括情绪的宣泄释放、认知的表达及探索新知识过程中的疑惑等,真诚交往,给予学生充分的价值尊重,并适时进行价值引领。教师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允许学生质疑课堂讲授内容,并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教师应极力赞同这种思辨精神,以此为契机,教会学生进行文献检索,形成广博多见的认知。同时,引导学生以自己最适合的方式与节奏学习并不断取得进步,这也要求一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分析与评价体系须是多元的、全方位的,切忌唯考试卷面成绩论成败。

三、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使其在专业领域历练成长

只有将理论付诸实践才能实现理论自身的价值。同样,一个人的价值也是通过实践活动来实现的,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锻炼人的品质,彰显人的意志。在模拟金融板块的实训中,作为一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如何规划自己的财富目标、实现自身的财富规划及财富自由,是一个饶有兴趣的话题,同学们学习了很多金融理论与模型,虽说有些一知半解,但是却能够启发学生开始自我探索。如,如何对自己“小金库”的资金进行统筹规划或者投資;如何给身边人提供融资成本与预期收益核算;如何预测股市走势、做个炒股赢家、享受日有进账的喜悦。学生们在模拟仿真实验过程中,务必务实,结合课堂所学深入历练,潜心其中的责任与乐趣,提升自己的实操能力与综合素质。

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做互联网+时代的主力军

当今时代是一个以“‘互联网+’成就梦想、创新创业、开辟未来”的时代,在专业理论与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对“互联网+”产业、“互联网+”新业态、“互联网+”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等,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认知。在传统贸易中,交易双方通常采用跟单信用证、汇款和托收等方式来进行收付款,这些支付方式大多是依靠银行信用,通过办理规范的手续和填写相关的单据来实现支付。与互联网时代相伴而生的是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每一个社会人的生活中均充斥着网购,也就是说,即便是未跨入社会的在校大学生,都或多或少地参与了电商平台上的交易。这类线上交易,大多数采用的是线上或电子支付的方式,借助信用卡、网上银行、手机支付、第三方支付方式(如:支付宝、微信)等支付工具在短时间内即可完成线上支付。通过网络银行转账和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在线支付,是目前线上支付常用的两种主要方法。其中,网络银行结算主要用于B2B型的电商交易,这种支付方式非常依赖于彼此的信用,后者是基于第三方结算平台的支付系统。与前者相比,预付给平台的方法对于双方来说是更可靠的选择。但是,这种支付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弊端。一旦支付平台的管理系统出现漏洞,资金的安全就会受到严重威胁,用户的个人信息也会因此泄漏。同时这种支付方式还存在着支付风险、外汇兑换风险等潜在风险。如何结合课堂所学专业知识,改变学生应试学习的惯性思维,升华学生的认识与实操技能,并将之转化为学生的就业优势就显得至关重要。因此,教师需要站在专业领域的前沿,熟谙最新发展态势,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进而开启学生的创新思维,并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明晰学生的求职愿景

经过四年的大学课堂学习,大学生具备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课程实践和模拟训练中也掌握了基本的操作技能,为学生今后顺利找到工作提供了保障。在大一和大三学年,学生亦学习了《职业生涯规划》相关课程,在模拟仿真实训场景中,学生本人的兴趣点亦会愈发明晰,结合当下用人单位空缺岗位招聘的职务说明书,学生可更加清晰地认识自身的优势及劣势,结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通过考研或考取各种专业资格证书增加自己的求职筹码。作为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亲密顾问,鼓励学生积极融入新环境,积极开展角色转换并在工作中不断提升实践经验。

六、以实习实训为抓手,助推学生就业

实习实训是大学生进入社会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绝佳的锻炼机会,也是从大学生到从业者的一个非常难得的过渡阶段,更是培养大学生实操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及综合素质的社会讲堂。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在实习单位所处岗位大多为实习单位会计助理、销售人员、银行或者电信部门的助理人员、外贸企业的业务员或跟单人员等。因为实习内容十分丰富,同学们所经手的具体事务不同。但是,在实習过程中,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每一位同学都获得了一次难能可贵的尝试工作的机会,对自己即将从事的工作获得感性认识,逐步完成职业角色的转化,并发现自己的潜能所在,丰富了自我成长的阅历。实习学生在实际业务的操作过程中,每天都有不同的心得体会,领悟到自身的长处与短板,在与同事切磋与协作的过程中,从中获得实践经验。

经过实习实训环节后,大多数同学都在感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真正含义,要理解书本知识的深刻道理,必须躬身实践。众所周知,国际贸易实务的中间环节多,涉及面广,除交易双方当事人外,还涉及商检、运输、保险、车站、港口和海关等部门以及各种中间商和代理商。如果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整笔交易的正常进行,并有可能引起法律纠纷。细化到实际外贸业务,这套系统的完整的理论则只能束之高阁。课堂上学生都学习过如何计算运费,可就一个集装箱或者一个货柜,货物如何摆放或者装载最为合理,绝对不是简单的三维相乘,只有作为外贸企业的业务员或跟单人员,方可结合实际的货柜容量、货物重量、货物体积、运费费率、整箱货抑或是拼箱货,才可最终得出结论,并据此租船订舱,进而签署货物运输合同。

通过实践训练,学生可以获得多样化的学习体验,学生自身的实践经验和实践效果可以进一步体现在知识需求上。作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师,应根据学生实践结果的反馈,坚持权变原则,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七、结束语

唐代国子监四门博士韩愈的著名论文《师说》中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即老师的职责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2]。我国古代第一部教育专著《学记》中亦说,亲其师,信其道;尊其师,奉其教;敬其师,效其行。这句话道出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的重要影响。高校教师作为新时代的奋斗者,尚需不断探索践行立德树人、立言立德的新思路与新方法。

参考文献:

[1]金浏河,高哲.对“课程思政”的几点思辨[J].现代职业教育.2017(18):56-57.

[2]阴法鲁.《古文观止译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470.

猜你喜欢

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竞争力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河南省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的路径
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课程教学创新研究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与分析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与分析
浅谈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金融理财类课程的开设
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探究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