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舞蹈训练模式的创新性分析

2021-09-10黄少凯

科技研究 2021年18期
关键词:训练模式体育舞蹈创新

黄少凯

摘要:高校体育教学是我国高校教育课程之一,也是素质教育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体育教学有效增强了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了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培养了学生勇于拼搏、永不服输的精神。

关键词:体育舞蹈;训练模式;创新

一、体育舞蹈及其价值表现

体育舞蹈发源于欧洲、非洲、美洲,具有悠久的历史,在西方国家被看作是一种陶冶情操和锻炼体魄的极好形式,并被认为是真正的艺术。在众多的舞种中,体育舞蹈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它的动作清新优雅,线条如行云流水,音乐流利动听,很快在不同年龄层次中普及开来。体育舞蹈之所以被认为是一种真正的艺术,就在于它使人在悠扬悦耳的乐曲中翩翩起舞,不仅可以消除疲劳,锻炼身体,丰富业余生活,也可以陶冶情操,增进友谊,培养文明的作风。因此,体育舞蹈不止能强身健体,更能培养青少年健康的心理,形成良好的个性。从健康的角度而言,体育舞蹈大大发掘了舞蹈形式的艺术表现和健身价值。正是由于这一特点,体育舞蹈比其它舞蹈形式更能走向大众,更能走向青少年朋友们。

体育舞蹈运动是一项新兴的体育项目,是体育与舞蹈的结合,具有运动与艺术的双重性。从体育的社会价值看,体育舞蹈是人们交流思想,抒发情感,消除隔阂,相互沟通的最好形式之一。在优美的舞姿和轻快的乐曲相伴下,人们的自我封闭意识在这里会得到彻底的解脱,舞场中的融洽、和谐、高雅的气氛亦能增强人们的沟通和交往的意识。可见,体育舞蹈活动即增进了舞伴、舞友之间的友谊,丰富了社会生活,提高了参加者的人际交往能力。

二、高校体育舞蹈训练模式

1、体能训练

1.1注重体能主要因子训练。舞者在舞蹈体能训练中需要注重体能主要因子的训练,具体包括自身力量、柔韧性、速度、耐力、协调性等训练,全面提升舞者舞蹈水平。其中体育舞蹈体能训练要注重力量训练与协调性训练。首先,舞者需要注重力量训练。在力量训练上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身的方式,确保整个训练的科学性。体育舞蹈的力量训练主要是舞者收敛性发力的训练,舞者可以设定相应的躯干腿部体能锻炼,在锻炼中规定完成训练次数,切记不可超过自身力量极限。其次,舞者需要注重协调性体能训练。舞者在协调性训练上可以与舞伴共同进行,一方面双方可以互相监督,确保舞蹈动作的规范性,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双方的默契性,提升体能训练的效果。

1.2注重体能其他因子训练。舞者在体能训练上除了需要注重主要因子的训练外,还要注重其他因子的训练,全面提升体育舞蹈能力。其他舞蹈体能训练因子主要包括控制力、表现力等。首先,舞者要注重控制力训练。在控制力训练上舞者需要注重与舞伴的情感交流,将舞蹈中展现双方情感的动作表演出来,提升舞蹈格调,增强舞蹈可观赏性。舞者在控制力训练方面还要注重与舞伴相关引导训练,以便二人在相互引导下,顺利将舞蹈动作演绎出来,确保舞蹈完整性。其次,舞者注重表现力的训练。舞者在表现力训练方面,可以适当对自身舞蹈的感知力、观察力、想象力进行训练,增加舞者对舞蹈感情判断,方便加强舞者与舞伴之间情感交流,用舞蹈感染观众,提升舞蹈质量。在舞蹈表现力训练上,舞者要根据不同的舞蹈风格,适当调节自身情感风格,将舞蹈与情感融合,提升舞蹈观赏性。

1.3注重舞蹈体能训练的计划制定。舞者在进行舞蹈体能训练时可以先制定训练计划,之后按照计划实施,提升舞蹈体能训练的系统性,确保舞蹈实力的真正提升。首先,舞者需要明确体能训练目标。舞者在体能训练计划中第一项要明确自身舞蹈训练的目标,方便在目标的导向下,进行接下来的舞蹈体能训练,提升舞蹈训练的有效性。其次,体育舞蹈体能训练要有记录。在体能训练计划制定时,要留出足够空间进行体能训练记录,并划定出每5~10天,检查一次自身体能锻炼情况,方便掌握体能训练的效果,为之后体能训练计划调整提供参考数据。再次,体能训练全程需要注重科学性。在体能训练计划制定上要根据自身情况,不可过高设定目标,避免对舞者自身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2、胸腰训练。在体育舞蹈中,胸腰同样无處不在。奔放热情的拉丁舞,若要完成一些漂亮的舞姿造型,对舞者的胸腰就有一定要求;标准舞里对胸腰的要求则更细致了。在男女舞者的“架型”中,因为身体的倾斜而形成的迷人姿态给人以优雅高贵的感觉。但对于胸腰的要求,也有不同的说法。在老派标准舞的要求中,舞者胸腰的使用主要是为了延展身体线条,因此要分寸适度,既不能过分后仰“躺”着来跳舞,也不要求舞者在舞蹈中大量使用胸腰以此来“炫技”;在现在的标准舞中,为了增加观赏性以及吸引裁判,一些女舞者会选择在舞蹈中加入大量展现胸腰的技术动作。不论是怎样的要求,胸腰都是可以让舞蹈美感升级的“法宝”,如何科学正确地练习胸腰,也有讲究。

2.1在练习胸腰前一定要进行热身,如,将双臂向上举起,带动胸腰向身体后方小幅度地甩动;或者伸直双臂架在把杆上,双腿岔开直立,身体呈九十度形态,低头的同时轻压肩膀的部位,开肩的同时也锻炼到了胸腰。热身完成之后,便可以进行对胸腰的针对性训练了。第二,对标准舞舞者来说,“挺拔”并不等于完全“僵直”;使用胸腰,也并不等于“躺”着来跳舞。只有将胸腰运用得当,才可以让舞者的身体线条更具美感。 标准舞在架形时中段一定是直立的,因此要注意运用胸腰时,中段腰部和胸腰一定要区分开来,中段腰部要有力量,不能松懈塌腰。

2.2胸腰动作在舞蹈中不能脱离于身体的线条去完成,要利用胸腰的柔韧性来帮助拉长线条。有的动作可能是静态的,但因为舞者对胸腰运用得当,则可以将静态的动作完成得具有延伸的美感。 幅度较大的胸腰动作,一般不能以静态的形式来表现。如在探戈中,很多女舞者会配合音乐,完成一些大幅度甚至是连续的甩胸腰的动作,这些动作一般都是在动态的状态下,对女舞者的胸腰柔韧度也有一定要求。 注意对胸腰的使用做到区别对待。有的舞者在静态拉伸状态时,就过度地使用胸腰后仰是不正确的,这样会造成之后的动作在变化时空间较小,造成动作的死板和僵硬。连贯性对舞蹈至关重要,不能为了“炫技”而“炫技”,不能出现不连贯的下胸腰动作。舞者应该注意将技术动作融入到整体的舞蹈过程中,带给观众优美和连贯的舞蹈感觉。

三、高校体育舞蹈训练模式的创新

1、引入现代化教学技术。现代化教学技术和工具的引入是新时期教育教学工作开展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要求,也是未来教育领域工作开展的一个典型趋势,关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引入方法,一方面,教师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教学技术的直观性,根据课程需要通过播放视频来引导学生按照视频中的动作进行科学地学习。学生有了直接维度上的视觉形象作参考,可通过模仿和摸索找逐步体会到不同体育舞蹈动作的要领,另外,多媒体工具的引入本身也是对教学工作模式的一种创新。对于学生来说也具备一定的新颖性和吸引力。另一方面,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技术的视频录制播放功能,让学生通过多媒体观看自身的技术动作,改变学生在练习时只能通过镜子感受动作技术的单一性,有效地提高了练习的积极性。另外,视频录制的方式所得到的教学资料在资源共享方面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即同一个教学资源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适应多次反复播放,学生也可以根据个人的学习需求选择适当的视频内容进行观察学习,这实际上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效率和效果的同步提升。

2、打破界限,开展体育舞蹈俱乐部。俱乐部的构建从本质上来说为学生构建一个开展实践训练的基地,且俱乐部的形式在整体的实践氛围和实践工作开展的自由性上更强,这对于学生来说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关于俱乐部的级别划分,具体可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3个层次,初级俱乐部以基本功练习为主,为基础较差或零基础但对体育舞蹈具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提供学习的平台;中级俱乐部是面对具有一定的基本功基础的学生,以简单的成套组合训练为主;高级俱乐部是针对具有较好基本功基础的学生,学习高级组合和技术。俱乐部是对课堂教学的拓展与辅助,通过在教练员的指导下开展的一项自主性质的锻炼形式。训练时间根据课堂教学需要每周2次。

3、组织体育舞蹈训练队。教师通过对学生前期学习成果的观察,挑选出能力较好的学生进入体育舞蹈训练队,安排高水平的教师给予指导,进行专项技能的培训。通过聘请体育舞蹈专业队选手定期为学生做技能的指导,激发学生对高水平舞蹈的向往,提高練舞的积极性,规范化的训练模式也是促进学生的体育舞蹈水平获得切实提升的关键路径。为了保证队伍中队员的能力水平层次和整个队伍的水准,管理人员和教师应当针对队内成员进行考核和审查,对能力不足的队员要注意及时通过培训和实践优化提升能力。

结束语

总之,高校体育舞蹈是体育教育中具有艺术表现性的运动项目。大学生通过学习,可以帮助她们改变身体外部形态,提高认知水平,培养艺术鉴赏及表现力,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从而形成较高的自尊、稳定的心理承受能力。研究显示,体育舞蹈练习者在音乐的伴奏下,通过身体动作表达内心情感,将内心的焦虑、不安、愤怒等情绪释放出来,并获得感动、喜悦等情感上的满足,建立信心,提高对自我的认识。

参考文献

[1]王珊珊.大学生体育舞蹈教学中美育渗透思路探析[J].艺术教育.2020(17):167-169.

[2]刘佳文.高校体育舞蹈教学模式浅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1(06):97-98.

猜你喜欢

训练模式体育舞蹈创新
高中英语书面表达训练模式分析
安徽省体育舞蹈艺术招生考前培训机构的现状与发展的探究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高校篮球队短期训练方法探讨
柔韧性对青年拉丁舞启蒙时期技术发挥的影响
体育舞蹈进入中学教学课程的实效性研究
中文师范专业《语文课程设计与评价》训练模式的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