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BL问题导向式旅游产品设计教学模式的探索实践研究

2021-09-10黄文丽

红豆教育 2021年14期
关键词:产品设计导向建构

【摘要】本文以PBL问题导向式旅游产品设计教学模式为例,尝试建构包裹在课程内的知识观、学习观,明确活动设计原则,在强调学习的综合性、多元性、主动性的同时,注重课程内容的人文意义,帮助学生理解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相辅相成的关系,解决设计的产品与市场需求不符的矛盾。

【关键词】PBL教学模式;旅游产品设计

一、旅游产品设计课程现状

(1)旅游产品设计课程缺乏创新

我国的旅游产品设计课程起步相对于西方来说较晚,目前高校中关于课程模块和教学方法循规蹈矩,没有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创新,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使得设计出来的作品与市场需求相去甚远。从课程时效性来看还存在与多元化不足的问题,例如大部分课程教学所设计出来的产品通常局限于外形设计和技艺操作的层面,缺乏了厚重的人文基础,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方法的跟进、教学活动的安排、教学项目的实践上都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

(2)课程结构偏向理论,缺乏实践历练

在传统的旅游产品设计课程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考核的重点无非以设计作业的视觉效果为主,以审美理念、地域文化为辅,使得大多学生只会进行纸上谈兵的设计,缺乏对实物制作中包括材料的选择,实物尺寸大小的设置的考虑,尤其是对于旅游概念中的特色工艺制作流程、当地旅游文化定位的不熟悉,设计针对性的精准度偏离,导致失去对产品市场前景的估量。

二、PBL问题导向式旅游产品设计教学模式

为摆脱上述旅游产品设计课程的困境,对教学模式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创新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此引入PBL教学法,可以很好地与旅游产品设计课程结合起来,对突出其学习情境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PBL教学模式是Problem Based Learning的简称,最早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医学教育,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同,是指问题式学习或者项目式学习的教学方法,它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情境认知理论的基础上,以预先设置的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建构学习团队,并通过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实现艺术设计专业学习和意义的建构。

国内外有不少学者专家针对旅游产品设计的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许多探索与实践,多是关于人文方面的讨论或者是技术层面的摸索,但就如何真正高效且快速地改变课程的教学方式和手段,还存在可供挖掘的余地。将PBL模式引入旅游产品设计的教学,能在问题情境中激发内在的动力,协作互动的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同时兼顾知识的覆盖面、系统性及事实性,让学生关注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在产品设计的过程中升华人文精神,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和人才培养的强化。

(1)PBL旅游产品设计教学模式建构——学習活动设计

首先在课程教学中提出与生活相关联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进行一次模拟的旅行体验,将个人感兴趣的纪念品收集并罗列出来,提出个人的喜好看法,从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由被动的等待到主动的探索。其次是针对课程信息进行梳理,并与其它信息进行关联对比,提炼出此产品的文化特色及市场定位,在求真中建构知识。再次,通过新的问题激活原有的知识体系,反过来刺激学生脑中关于旅游产品设计的规则与要素的记忆,自发地重建知识与原有知识结构之间的联系。然后在本次课程里让学生从自身的需要出发,对学习目标进行分解并得到重新的解析,例如此次产品设计的理念方向,以及受众群体等。最后坚持引导学生通过自我监控、自我测试、等方式诊断和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2)PBL旅游产品设计教学模式建构——课程设计

PBL问题导向式的教学模式强调弱化学科界限,突出以问题为核心的多学科交叉性。因此对于旅游产品设计的教学而言,将设计知识、社会问题和个体经验有机结合起来,改变单一的以学科的逻辑来组织教学内容,是课程设计的核心内容。一是注重课程内容的人文意义,以包裹着文化属性的旅游产品为媒介,让学生以一种文化自觉的心态来正视文明的进程,进而理性思考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二是注重以问题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化建构,将产品的文化属性、商业属性不断往复进行抽象与提炼,为学生的创意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搭建一个有效的平台;三是注重调查、阅读、讨论等协同合作的方式来促进知识的实际落实,将生活体验、审美潮流和市场需求进行有效融合,是推动此设计课程从理论走向实践的有效途径。

(3)PBL旅游产品设计教学模式建构——评价体系设计

建立旅游产品设计的情境系统模型,将课程的评价置于情境系统中,通过对模型纵向与横向上的分析和整合,从而获得PBL旅游产品设计评价体系的构建脉络。首先是要对目标进行约束性与自由性相结合,让学生在学科框架下进行自由的探讨和适应,并通过自我提出问题的方式选择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形成多元化选择。然后以此次设计方案的探究效果作为评价的标准,组建学习实践共同体,包括小组调研、师生互动等,积极主动地进行信息收集、市场调查研究,再一次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最后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课程结束后收集学生在本次学习中的思路方法、制作态度、协作能力以及问题障碍等描述性信息进行直接评价。此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影响力大、质量较高的专业竞赛和社会实践活动,是对直接评价的有益补充,展示学生自己的价值观、情感、心态、理想等多元化内容。

三、PBL问题导向式旅游产品设计教学的研究意义

PBL问题导向式的教学方法转变了旅游产品设计的教学观念,使学生的学习具有探索性和主动性,尤其对于设计课程中解决并处理不良性结构问题与人文教育的关系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实现学生的真实性学习、自主性学习与强化性协作学习。

在维系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下的教与学关系的方面,PBL问题导向式旅游产品设计教学有益于本专业师生更为理性展开教与学,问题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培养综合思考能力及解诀问题能力的材料,教师对教学活动的设计、课程布局与教学效果评估更为理性与科学。

对于培养创意文化产业发展所需的人才而言,一方面学生能对知识做出质疑、判断、比较、选择及分析、综合、概括等认知活动,将学科知识与专业技能的有效结合激活创新意识,培养出文化根基与现代诉求并重的创意文化产业人才;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承担设计伦理的责任,培养学生在进行设计时把握一种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引导其关注工具理性与人文关怀的联结点。

PBL问题导向式学习模式不仅利于旅游产品设计课程,也适用于一切研究性学习、探索性的教学,可形成可推广的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同时也是摆脱设计学下各专业方向教学中重视主观形式表达忽视客观规律要求的一次积极实践,对拓宽学习的广度和深度有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永强.产人文意义的建构与生成——问题导向式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D].2012.

[2]王筱冰.产品设计教学现状及改革措施研究[J].戏剧之家,2017.

[3]蔡霞.产品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教学研究,2013.

[4]邹志娟.地域文化视野下的《旅游产品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戏剧之家,2017.

本文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8年校级教改课题立项项目《PBL问题导向式旅游产品设计教学模式的探索实践研究》成果(课题编号:JGYB-18-25-01)。

作者简介:黄文丽,女,1988年1月,江西南昌人,硕士学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讲师,研究方向:视觉传达。

猜你喜欢

产品设计导向建构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智能产品设计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偏向”不是好导向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冷·暖》
《教堂之夜》
建构游戏玩不够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