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游戏对学生健康心理的积极作用
2021-09-10卢华华
卢华华
体育游戏具有趣味性、知识性、健身性和竞技性等特点,从而使得体育游戏促进学生健康心理以可行性。基于体育游戏对学生健康心理的积极作用,教师要利用体育游戏趣味性让紧张心理得到释放,借助体育游戏群体性让偏见心理得到扭转,利用体育游戏竞技性让意志品质得到发展,运用体育游戏知识性让学生学会调适心理等,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协同发展。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健康中国”发展战略,将健康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健康中国”的根基在学生,学生的健康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只有实现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才能从根本上奠定“健康中国”的根基。如何促进学生心理健康,需要撬动学生兴趣,借助寓教于乐的方式。体育游戏无疑是有效的方法,它将游戏与体育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有助于促进体育教学目标的达成,更能够对学生心理健康起到积极作用。
1 体育游戏特点
体育游戏将体育和游戏有机结合起来,借助游戏的形式达到体育训练的目的。这就赋予体育游戏以鲜明的特点,这些特点使得运用体育游戏促进学生健康心理具有可行性。
1.1 趣味性
游戏最显著的特点是趣味性,体育游戏自然也充满了趣味性。教师在开发体育游戏时,往往注重体育游戏内容选择,选择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从而调动学生参与游戏的积极性。此外,体育游戏形式多样,从而带给学生丰富的游戏体验感。体育游戏的趣味性能够让学生紧张的心理得到缓解,消除运动疲劳感,在游戏中受到意志力训练。最为关键的是趣味化的体育游戏,使得传统体育教学环境发生了变化,营造出更加轻松、和谐的运动环境,有助于缓解学生心理压力。
1.2 知识性
体育游戏是为了更好地实施体育课程教学,目的是为了丰富学生体育知识,发展体育素养,其中一个重要任务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在开发体育游戏时,教师将知识与游戏有机结合起来,其中一个重要的思考是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知识教育。例如教师会基于学生心理素养发展,在体育游戏中渗透心理知识,引导学生如何通过体育游戏学会调节自己的心理,提高意志力等,从而帮助学生掌握心理知识,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1.3 健身性
体育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健身强体,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因此,体育游戏也表现出健身性特点,通过体育游戏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发展和心理素质发展不是割裂的,而是存在密切的关系,它们互为促进,互相影响。学生身体素质发展将间接地对学生心理素质产生影响,当学生具备一个健康的体质时,学生心理素质就具有了生理基础,从而促进心理素质和体能素质协同发展。
1.4 竞技性
体育运动需要消耗一定的体能,常常以对抗的形式进行,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学生之间会产生激烈的争夺。例如,球类运动,在篮球运动和足球运动过程中,学生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争夺,这就赋予体育游戏以竞技性特点。在长期的体育游戏活动中,这种竞技性不仅给学生创造锻炼的机会,而且也能够磨练学生的意志力、抗挫力等,提高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发展,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
2 体育游戏对学生健康心理的积极作用
通过分析体育游戏的特点,不难发现体育游戏对于学生健康心理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一种有效路径。教师要合理利用体育游戏对学生健康心理的积极作用。
2.1 体育游戏趣味性让紧张心理得到释放
体育游戏与一般的游戏不同,它将体育教学内容和游戏有机结合起来,承载着更多的教育功能。然而,体育游戏在实现诸多教育功能时,一改传统体育活动的严肃性,借助游戏的形式,赋予体育运动以更多的趣味性。例如篮球上篮游戏,可以采用明星模仿秀体育游戏,在模仿中改变了体育运动气氛,学生紧张心理获得了释放的空间,篮球训练氛围非常轻松、自由。
明星模仿秀体育游戏的趣味性也对学生情感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学生在模仿中,情感感到愉悦,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间接地对学生运动心理产生影响,让学生走出紧张,对体育运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从被动参与转向积极主动,从畏惧训练走向喜爱。
因此,体育游戏开发与组织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体育游戏的趣味性,让学生在体育游戏过程中感受到体育游戏的趣味性,从而让体育游戏成为学生心理释放的空间。
2.2 体育游戏群体性让偏见心理得到扭转
体育游戏实施过程中,一般以集体形式组织实施,这就使得体育游戏表现出群体性特征。例如足球射门游戏,主要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实施,学生要完成体育游戏,需要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往,形成健康的人际关系。在足球射门比赛游戏过程中,学生走出封闭的自我小圈子,积极地融入集体,这是提高学生心理适应能力的重要前提,也是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基础。
学生融入到集体中,狭隘的心理偏见得到较好的改变。学生不再拘泥于个人小圈子,在正规的足球比赛中,学生将集体荣誉高于一切。这样学生的心理就变得开阔起来,他们在体育游戏过程中会为了集体荣誉而战,他们渴望与运动伙伴建立起真正的友谊,并且在帮助运动伙伴过程中感受到快乐,使学生心理适应能力更强,运动视野更加开阔。
体育游戏选择时,教师要尽量选择群体性游戏,给学生創造互动、合作、交流的机会,从而让学生走出自我,走向更加广阔的世界,给学生心理适应的机会。
2.3 体育游戏竞技性让意志品质得到发展
体育运动本身就具有竞技性,在组织体育游戏时,不少教师将体育游戏和比赛有机结合起来,开展体育游戏比赛活动。体育运动和组织形式的特殊性,使得体育游戏表现出竞技性。例如篮球训练游戏,带球过人。学生在进行体育游戏过程中,将受到对方的阻击,需要学生消除畏惧心理。在带球过人过程中,学生会经历成功,也不可避免地遭遇失败,多次成功和失败的体育游戏经历,将使学生敢于带球过人,心理产生抗体,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力,提高不良心理免疫力。
体育游戏比赛活动开展时,为了提高体育运动竞争性,游戏过程中会设置运动障碍,并随着游戏的推进不断加大难度。例如,带球过人游戏,从一人阻击到多人阻击,不断加强难度,长期训练能够较好地促进学生意志品质发展。
教师在开发竞技性体育游戏时,需要合理把握好体育游戏的强度,使竞技性维持在可控的范围内,并循序渐进地提高体育游戏强度,帮助学生心理产生抗体,避免学生出现心理崩溃的现象。
2.4 体育游戏知识性让学生学会调适心理
体育游戏是实施体育课程教学的一种手段,它的目的在于实现课程教学目标。体育课程不仅要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发展,也要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发展。这就使得体育游戏体现出知识性特点,教师为了达到体育课程教学目标,会结合心理教育的需要开发体育游戏,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和心理锻炼,从而引领学生学会调适不良心理。
心理知识让学生做心理的主人。体育游戏实施过程中,教师将基于学生心理素质发展,将心理知识与体育游戏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体育游戏的过程中学习心理知识。学生掌握了心理知识,将学会利用心理知识进行自我调适。例如,利用放松知识,让学生自我调节,走出运动紧张、焦虑,在科学心理知识的帮助下做心理的主人。
心理锻炼让学生做心理实践者。体育游戏不仅是实施心理知识教育的有效契机,也是学生心理素质锻炼的实践场。形式多样的体育游戏将使学生的心理经历丰富的体验,从而使学生心理得到反复的锻炼,让学生的心理在锻炼中更加强大。例如,高强度的体育游戏,能够使学生运动意志力、抗挫折能力等,得到发展,在体育游戏中保持良好的心理。
3 结语
总之,体育游戏对学生健康心理具有积极作用。这就需要教师基于学生心理素质发展和体育游戏特质,合理地运用体育游戏优势,丰富学生体育游戏体验,给学生心理提供体验、经历的机会,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河南省济源市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