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特殊教育学校如何培养培智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
2021-09-10张如猛
张如猛
摘要:陶行知先生说:“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智障学生的教育更要源于生活。要想提高他们的生存技能,就必须培养其生活和社会适应能力。生活适应能力课程因强调教育的功能性和应用性,能够有效弥补传统分科课程与生活联系不紧密的弱点,而逐渐受到特殊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基于此,本篇文章对特殊教育学校如何培养培智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进行研究,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特殊教育学校;培智学生;生活适应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培智学校的生活适应课旨在培养特殊学生能生活、会生活、爱生活且有思想地生活的能力,课程设计以学生为核心,以家庭、学校、社区等学生不断扩展的生活领域为内容。其中高年级(7~9年级)更加侧重于对社会、祖国、世界的认识,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形成参与社会的能力。特殊学生需要更多“走出去”的机会,在利用与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不断整合与提高自己的知识与技能,以更好地融入社会。
一、智障学生生活适应能力培养的背景
1994年,《中度智力残疾学生教育训练纲要(试行)》首次将生活适应列为三大教育训练内容之一,生活适应正式进入培智学校课程领域。2007年,教育部颁布《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提出培智学校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公民”。《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了生活适应能力课程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目标、课题内容以及实施建议等。此外,大量研究表明,在常规性护理的基础上对智障学生进行生活技能训练,能够有效强化患儿的日常生活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鉴于此,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学任务除了发展学生智力外,还要承担起培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适应能力。如何通过特殊教育帮助智障学生摒除发展障碍,教会其生活自理、简单劳动家务、自我保护和适应社会能力,成为特殊教育学校的重点教学内容。
二、智障学生生活适应能力培养的策略与方法
2.1生活适应课的教学模式
在生活适应课的教学中,常见的实施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学校中有社区”。学校与教师通过情境创设为学生提供模拟练习的机会,如临时将教室布置为医院诊室的样子;建设专门的功能室(酒店客房、超市、洗衣房等)。这些模拟环境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体验,巩固了他们的知识与技能。不过,这种方式的不足之处也较为明显,如创设模拟情境费时、费力、费钱;部分情境较难人为创设;模拟情境与真实环境存在差异,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的参与困难程度往往被低估。第二种是“社区中有学校”。学生到对接企业中实习或参与各种体验活动。这样的模式一定程度上弥补模拟环境的不足,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但学生在真实情景中遇到的问题不能得到系统、及时的解决,往往会影响他们被社会接纳的程度。那么如何有效地将模拟环境与真实环境相结合,做到“学校中有社区、社区中有学校”,便成为我们需要不断思考与探索的问题。
2.2创设趣味情境,激发智障儿童的探究兴趣
通过创设某种与日常生活相连接的情境,激发儿童的探究兴趣,同时让他们处在一个心情舒畅、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以最佳的学习状态掌握知识,享受学习。例如,在主题活动“去公园”中,笔者在教室里布置了帐篷、野餐垫、公共汽车站牌等道具,模拟了公园的场景。笔者先是展示儿童们曾一起外出游玩的照片,以唤起智障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随后,笔者让儿童们背上了放有零食的小书包,一场“去公园”的旅行活动,在欢快的音樂《去郊游》中拉开了帷幕……立足智障儿童自身的生活经验以及课程活动本身的需求,结合多媒体、音乐、模拟实景等教学手段,通过不同的教学情境,帮助智障儿童从多角度、多渠道获得生活体验,潜移默化地提升儿童的生活适应能力,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正向行为,使儿童从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探索知识,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帮助儿童构建初步的社会适应需求和行为表现。
2.3家校合力共建机制是内化生活适应能力的保障
任何生活适应能力的学习最终都要服务于实际生活,并向家庭和社会生活转化。家庭作为最频繁接触的实践基地,家庭生活从时间延续性、内容广泛性到情景真实性方面都是学校课堂无法比拟的,家长参与教育训练是特殊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家校合力共建机制是培养学生生活适应能力的有力保障。《萨拉曼卡宣言》也明确“家长应和教师共同分担特殊儿童的教育”。因此,为了整合学校与家庭的教育力量,将教育训练由学校向家庭有效延伸,教师可通过家访等方式对智障学生的类别、生活难题以及发展方向等达成共识,共同制定家校合力训练方案,让学校学习和家庭训练得以有效衔接。此外,学校可定期组织家长座谈会,分享交流各位家长积累的矫治训育的经验和技巧,也可以邀请具有一定教育康复技巧的家长参与到学校教育培训工作中。
结束语
经过两年多的实践与探索,学校初步建构了“生活适应+科学探究活动”的主题课程,以“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的教育理念,紧密结合保育与康复,满足学前智障儿童自身发展需求和教育教学需求,让儿童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体验探索知识的乐趣,促进儿童生活适应能力的发展,为往后的小学生活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于翠萍.核心价值观下培智生活适应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吉林教育,2019(08):72.
[2]杨旭.培智教学活动中生活适应能力训练的有效性探究[J].中华少年,2018(29):207.
[3]黄晓琴.培智学校生活适应课堂的有效研究[J].新课程(上),2018(10):70.
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特殊教育学校 云南 腾冲 67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