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斜纹夜蛾综合防治方案的探究与应用

2021-09-10郑丽

科技研究 2021年16期
关键词:应用探究

摘要:斜纹夜蛾是农业上常见的害虫种类,影响包括烟草、十字花科、大豆、棉花等多种植物,不仅会在成较大的农业经济损失,而且会抑制农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本文针对斜纹夜蛾的危害特点以及形态特征进行分析,探讨综合防治方案,意在为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思考角度,实现农业害虫防治工作的效能提升。

关键词:斜纹夜蛾;农业危害;综合防治方案;应用探究

我国目前还不是农业强国,很多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缺少必要性的害虫防护措施,不仅降低了我国农产品的质量,而且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也无法突显自身的农业经济优势。斜纹夜蛾是世界性分布的农业害虫,食性杂、危害大,对于多种经济作物具有危害作用,而且幼虫更具有蚕食破坏性,很容易在短时间内形成大规模农业破坏,为了更好地提升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需要有针对性的分析斜纹夜蛾的特征以及危害特点,利用综合防治方案进行管控,提升我国的农业害虫防治质量。

一、斜纹夜蛾的形态特征以及危害特点

(一)形态特征

在幼虫期间一般生长周期为六个月,体长1.3mm,随着时间推移幼虫会出现明显的体态变化,包括腹节增长、黑斑变大,但是不同地区、不同环境下的斜纹夜蛾呈现出的颜色也有所不同,一般以绿色、褐色、黄色为主,到六龄时的幼虫体长可达4.5mm,但是此时的幼虫活动能力较差,所以常常栖息在农作物的杆径或者土壤当中。斜纹夜蛾成虫体长可达15mm,翅羽约为40mm,前翅有复杂条纹,也是其名字由来,另外成虫胸背有白色绒毛、腹部、头部则多位灰褐色,雌雄夜蛾外表区别主要在于前翅外缘线与外横线中显现灰蓝条纹,雄性较为明显、雌性相反[1]。

(二)危害特点

斜纹夜蛾属于鳞翅目夜蛾科,在我国有广泛地分布,根据数据表明大量集中式爆发主要在长江流域和黄流流域,斜纹夜蛾所能寄生的农作物种类较多,且食性较杂,尤其在幼虫期间食量最大,不仅能啃食农作物茎叶,还会蚕食花蕾,造成农作物的大量死亡。斜纹夜蛾繁殖能力比较强,常常将虫卵产在农作物叶片背面,幼虫孵化后便开始啃食叶片,当幼虫达到三龄后就呈现出分散式危害情况,进一步生长不仅会侵害果实、根茎,还会再次转为株害,严重时造成农作物减产和质量下降,不利于农作物的长期发展。

(三)发生规律

首先,斜纹夜蛾发生一般在4至6代,会根据不同地区的环境变化产生越冬现象,冬天寒冷地区幼虫会在十二月份左右钻入土壤中化蛹,如果环境温度不低则可能会在农作物的杆径中越冬,每年春季气温升高时节也是幼虫羽化的节点,但是温度达到一定高度后斜纹夜蛾数量会随之减少,同时成虫数量也与所在环境的农作物生长情况有一定关联性。其次,斜纹夜蛾一般在白天会潜伏于植物叶片背面,防止阳光直射,夜间气温下降后害虫活动明显增加,雌性夜蛾常在农作物叶背产卵,一个卵位可达100以上数量级,幼虫可在一周内孵化,并在初期以叶片为食。斜纹夜蛾具有强烈的趋光性,同时对刺激性气味比较敏感,喜在25度环境下繁育、生长,对于土壤环境也有一定需求[2]。

二、斜纹夜蛾综合防治方案的应用思考

(一)农业防治方案

农业防治方法主要根据所种植的农业作物特点进行综合田间管理,我国长期在农业种植都以家庭是小作坊模式进行开展,缺少科学化的管理,尤其在精细化田园运作上缺少定性的科学依据,仅仅凭借传统经验进行传播,不仅不能有效遏制害虫生长,同时还可能耽误防治时机。大部分农业种植区域蔬菜采摘可实行轮流种植,尤其在大棚区域蔬菜收获后会有大量的残叶、根茎遗留,建议每次蔬菜采摘收获后都要对整体区域进行集中处理,防止杂物杂草存在,并要使用密封容器收集后集中处理,不给病虫卵留有滋生空间。对田间种植中期要派专人进行巡查,尤其对于农作物叶片背面要认真检查,及时发现卵块、幼虫时要随时进行消毁,防止虫源不断扩张。

(二)化学防治方案

化学防治方案具有运用范围广,见效快等特点,但是长期以来市场对于化学手段具有一定的抵触心理,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应尽量选用高效低毒的化学制剂,例如5%的氯醇苯甲酰胺悬浮剂采用100倍混合溶液进行喷洒,在实践过程中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而近些年来逐渐兴起的生物农药也值得尝试,包括苏云金杆菌、多杀霉素等。使用化学防治方法应注重药剂的轮替交换使用,防止害虫产生耐药性,而目前常用的农作物种植模式是将化学防治方案与物理防治方案搭配使用,并结合精细化的田间管理,以达到最佳种植效果、以减少化学物质残留[3]。

(三)生物防治方案

众所周知,整个生态环境是一个闭合性的“圆环”,各类农作物以及动植物体内所残留物质都会流向人体。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食物来源及安全性也有了更高要求,传统的农业种植往往以化学防治手段及农业防治手段为主,不仅耗时耗力,同时也会让农作物产生化学物质堆积,并形成安全隐患,为了更好的提高居民生活及食品安全質量,生物防治方案运用而生,简单而言就是利用生物的相生相克性抑制部分害虫生长。值得注意的是生物防治方案可能成本较高,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也可配合其他防治方法进行多元化的管控[4]。

结语:综上所述,我国正处于社会深化改革的重要阶段,农业发展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与此同时要改变目前的小规模种植现状,注重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斜纹夜蛾作为重要的害虫防治环节,相关工作人员应深入研究分析其形态特征及危害特点,秉承科学谨慎态度,制定综合防治方案,为我国的农业长期发展提供更多可靠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丛胜波,王玲,王金涛,等. 斜纹夜蛾对不同寄主植物的取食和产卵选择研究[J]. 河南农业科学,2020,49(12):91-96.

[2]周宇航,李凤良,李文红,等. 诱集植物和性诱剂及引诱剂组合对辣椒斜纹夜蛾的诱集效果[J]. 贵州农业科学,2020,48(10):50-53.

[3]陈敏,张静,陈礼浪,等. 黄蝉花素抑制斜纹夜蛾生长发育作用[J]. 热带作物学报,2020,41(2):346-350.

作者简介:郑丽 出生年月: 1986.05 性别: 女 民族:满 籍贯:辽宁省锦州市 学历: 研究生 职称:(现目前的职称)农艺师 研究方向:农学。

猜你喜欢

应用探究
体验式教学法在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快乐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
小组合作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在电力企业计量资产管理中RFID技术的应用
生活情境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探究
微信在大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应用探究
微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究
高中化学教学中任务型教学的应用探究
电预热在城市热水供热管网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几何画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