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信托公益叙事:打造金融扶贫的“姑苏样本”
2021-09-10蒋玉子
蒋玉子
在1月5日举行的“文明苏州,向上向善”2021年苏州市新年慈善晚会上,苏州信托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州信托”)凭借“苏信·慈善信托”在善款募集、助力战疫、精准帮扶、创新引领等方面的突出表现,荣获“苏州市慈善服务先进单位”奖。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也是深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一年。2020年,苏州信托慈善信托项目正式成立三周年,各方力量在此凝心聚力,持续彰显金融的能量与关怀。2020年,通过全维度立体式深耕慈善扶贫工作,苏州信托用奋勇和创新,在讲好金融助力公益故事的篇章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浓墨重彩地做 防疫专项慈善信托守护大城小爱
疫情,堪称2020年对信托业受托文化的一次大考。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作为苏州本地国有金融企业,苏州信托主动作为,发挥信托优势,完善金融服务,履行社会责任,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保障,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展现国企担当,贡献金融力量。
疫情伊始,公司第一时间响應中国信托业协会号召,出资50万元参与设立“中国信托业抗击新型肺炎慈善信托”。在还未复工复产前,苏州信托专门开辟“绿色通道”,于2020年2月设立苏州首个抗疫专项慈善信托——“苏信·抗击新冠病毒慈善信托(善举9号)”。目前,该慈善信托项目累计捐赠近135万元,用于支持全国范围内的防疫抗疫工作。其中,捐助湖北省黄石市120万元,捐赠苏州市本地的抗疫工作近15万元。
对与疫情防控相关的企业以及制造业、小微、民营等重点领域的企业,苏州信托加大金融服务力度和融资支持。在疫情期间,公司成立专项信托项目,向苏州市吴江区一家由纺织面料生产转型为医用防护服生产的企业提供贷款500万元,为企业解决资金缺口的燃眉之急,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全面贯彻实施各上级单位关于防控工作的部署,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苏州信托认真落实苏“惠”十条,切实响应房租“一免二减”等政策,履行社会责任。在全面复工复产后,公司即刻启动远程视频签约流程,保证疫情防控下的各项工作正常开展,确保在特殊时期服务“不下线”,多措并举做好金融保障工作。
轻描淡写地说 精准高效助力脱贫攻坚
借助金融工具盘活资源,有效实现精准扶贫,服务社会民生,苏信·慈善信托不负成立的初心和托付。《证券时报》2020年度中国优秀信托公司评选“优秀慈善信托计划”奖、《上海证券时报》第十三届“诚信托”奖评选“最佳慈善信托产品奖”、《网易新闻》2020苏州金融传媒大奖“年度慈善文化典范品牌”、2020年度苏州市慈善服务先进单位……2020年,苏信·慈善信托品牌公益效应不断升温,在江苏省内的影响力和公信力逐渐凸显。
从2017年设立苏州地区首单慈善信托以来,苏州信托已累计设立10单“慈心、善举”系列慈善信托,总计管理规模超过9000万元,专项用于中西部地区、苏州大市范围扶贫、教育、助残、文化艺术、抗疫等公益领域。
在慈善信托成立的三周年,苏州信托开启“慈善信托回头看”专题活动,再次聚焦和放大了金融帮扶慈善的蓬勃生机。2020年10月20日,苏州信托爱心助学活动走进贵州省铜仁市思南县香坝镇场坪小学。此行,由“慈心1号”慈善信托继续捐资7.52万元,苏州信托党员经费出资3.48万元,共同为师生捐助了892件校服、鞋及教职工工作服,总价值11万元。运用信托制度优势,联合党建力量,这是苏州信托推动东西部扶贫协作,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又一创新之举。
2020年11月4日、5日,苏信·慈善信托项目组代表对“善举1号”“善举2号”等其余慈善信托运行情况进行回访。2018年,苏州信托、吴中区民政局、东山镇人民政府、苏州颐家养老服务中心举行东山镇“苏信颐家”社区居家慈善护理公益项目签约仪式,“善举2号”正式落地。项目主要用于帮助吴中区东山镇30名失能半失能、低保及低保边缘困难人员解决日常护理需求,采用由苏州信托每年提供公益资助金,政府排摸提供服务对象名单,居家定点护理机构提供专业服务的三方合作模式。根据项目进度汇报,现有资金至少能运营到2021年底。
把企业、家庭、专业机构等多方社会资源凝聚起来,共同关注养老问题,在探索社会民生服务、共建小康社会的路途上,苏州信托不断尝试可持续发展的有益路径。
据悉,尽管苏州大市范围内目前已没有国家、省统计口径的贫困人口,但还是存在因病返贫、伤残失能等相对困难的人群。“展望未来,公司将加快回归受托人定位、回归业务本源,进一步发挥信托综合金融功能优势和信托制度、文化优势,以追求卓越的信托价值为己任,持续服务社会,造福民生,把更多的善和美通过金融力量,传递到城市的各个角落。”苏州信托相关负责人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