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宪法意识的培养策略

2021-09-10姚天梅

高考·下 2021年2期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培养核心素养

姚天梅

摘 要:高中思想政治课是学生接触宪法的初级阶段,倘若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对宪法知识讲解的过于笼统、空洞,就无法培养学生宪法意识,不利于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与公共精神。本文将对核心素养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宪法意识的培养策略进行浅显分析。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思想政治;宪法意识;培养

引言: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既明确了国家的根本任务与制度,同时也明确了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由于学生在高中阶段正属于思想价值观形成的主要时期,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应在该阶段对学生培养宪法意识,并在循序渐进地普及中增进宪法认同感,树立宪法信仰,使其在今后社会生活实践中既能履行公民义务又能享受公民权利。

一、加强宪法教师队伍建设,深入探究宪法知识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应先深入了解宪法内容,树立宪法信仰,定期接受有关宪法知识培训工作。教育部门为了保证教师宪法学习培训质量,还要建立规范的宪法教育培训机制,并将宪法教育培训内容纳入到教师日常考核当中,以此调动教师普及宪法积极性,强化教师对宪法知识培训重视。宪法知识教育培训不但可以增加教师宪法专业知识培训,还能让教师打破原有宪法教学授课模式,改变教师照本宣科的错误教学认知,突出学生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建立宪法思维。在培训过程中,为了提高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宪法教学能力,学校应积极邀请社会知名律师以及法学家到学校进行讲学,通过一个个真实案例,让高中生充分意识到宪法知识的重要性。宪法作为高深的学科范畴,高中思想政治教师仅凭自身的专业素养,无法对我国宪法内容进行深入讲解,致使教师所讲授的宪法知识过于表面化。而专业法律人士,在同学生讲解宪法之事时,即会打破现有教材的内容束缚,还会围绕教材主旨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论探究,使得学生在明白学习宪法意义的同时,树立宪法信仰。例如,高中教师在讲解宪法知识时,对当前法律知识未能予以熟悉了解,使得学生在学习宪法知识时,大多都是对宪法法律概念予以死记硬背,未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记忆宪法知识。而专业法律人士参与到课堂教学以后,可以有效弥补教师自身对宪法法律案例的教学短板,以便专业法律人士在授课时能够借助丰富的现实案例,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优化结合,进而拓展学生宪法知识认知视野,使其在专业法律人士的讲解上对宪法予以更好地了解。由此可见,学校应定期邀请专业法律人士到高中对学生进行宪法知识讲解,使其成为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宪法普的师资力量储备[1]。

二、丰富宪法教育教学内容,增进学生宪法认同

由于宪法知识在讲解过程中过于枯燥乏味,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得宪法教学质量差强人意。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在原有理论知识内容基础上丰富教学内容,增进学生宪法知识认同感。在以往教学认知中,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的宪法知识内容较为简单,往往只需要几个字就能将我国宪法历史予以描写带过,未能对我国宪法历史予以深入挖掘探究。要知道宪法既是我国根本大法,也是人民享有的权利与义务。为此,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宪法知识时,应将高中历史知识与政治宪法历史内容优化结合,让学生在了解宪法知识的同时,懂得宪法历史演变过程。同时还要将宪法知识同我国国史予以优化结合,通过对不同时期的宪法内容进行对比,让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宪法在不断完善更新的成长史,也要让学生充分了解到我国宪法是用无数人的鲜血编写而成的。除此之外,教师在讲解宪法知识内容时,还要将我国宪法与国外宪法进行对比,寻找本国与其他国家宪法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这样既能拓展学生认知视野,又能让学生懂得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坚持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宪法的意义,引导学生明确我国选择具有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宪法正道的必然性。例如,我国宪法中明确规定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在日常授课过程中,教师为学生讲解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宪法设计理念核心,随后对我国宪法设计理念核心进行对比,使其在对比中得知我国宪法的闪光之处,以此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增加学生对我国宪法的支持与认同[2]。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培养学生宪法责任感,将宪法教学知识与爱国主义教育进行优化结合,让学生发自真心的热爱脚下的国土,使其明确自身的权利与义务。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解宪法知识内容时,还要注重对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使其在学习时能够强化对国家与人民的认同感,使其对我国传统文化予以良好传承。宪法既是我国人民的智慧结晶,又是我国政治文化的宝贵财富,我国在制定宪法时将热爱祖国、维护国家利益等相关内容写进宪法当中,可见宪法教育同爱国主义教育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围绕当前国家形势为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懂得自身所要履行的宪法责任,引导学生对国家宪法认同,因为学生对国家宪法的认同就是对国家的认同。例如,教师在授课时,除了为学生讲解教材知识内容以外,还应对现有教学内容予以延伸,为学生讲解全球新冠疫情期间各国所实施的管理方法同宪法之间的联系,让学生通过日常现实生活的切实感受对宪法知识予以更好地了解。

三、推动宪法教育常态化,树立学生宪法信仰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应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让宪法教育变得富有仪式感,通过各式各样的仪式活动,增加学生宪法情感体验。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宪法知识时应对仪式感予以了解把握,使其在重视宪法文本教育的同时,对我国宪法文本予以尊重。也就是说教师在授课时,凡是教材内容中涉及到的憲法知识,需要学生拿出红色封面的宪法原文对其内容进行查阅。学生每次查阅宪法原文内容都是同宪法近距离的接触沟通,以便学生在查阅过程中强化对宪法知识的理解认知。例如在每年国家宪法日,教师应让学生制作有关宪法纪念日的手抄报或者视频剪辑等相关内容,以此增加学生对我国宪法的特殊情感,使其发自内心地尊重我国宪法,重视我国宪法。教师还可以在宪法纪念日中,带领学生观看有关我国宪法立法的影视资料,促使学生在宪法宣誓影视资料的感染下对我国宪法予以遵从,帮助学生树立宪法信仰[3]。

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作为普及宪法教育的主要渠道,教师除了注重宪法理论知识学习以外,还要注重开展宪法教育活动,让学生通过形式各样的宪法实践活动加深对宪法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这就要求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应同学校进行商议沟通,借助班级班会以及国旗下演讲等活动形式,将宪法教育知识内容在课后得以巩固延伸,使得宪法教育融入到校园日常生活当中,让学生在丰富多彩德育教育的引导下了解宪法,熟知宪法。例如,学校应规定每学期班级开展主题班会活动时,应围绕宪法教育设计班会主题活动,并将宪法教育知识融入各项德育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参与德育教育的同时懂得自身的权利和义务。除此之外,学校还要营造良好的宪法文化氛围,促使学生在宪法文化氛围要渗透下树立宪法信仰。当前,学校在开展德育教育时,经常运用的教学手段就是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因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不但可以陶冶学生情操,还能有助于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品质。为此学校在营造宪法文化环境氛围时,应在学校内部设立宪法教育宣传栏,张贴宪法教育标语、设立宪法文化长廊等“硬件”设施环境,还要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宪法知识竞赛、宪法晨读等活动形式打造宪法文化“软环境”,以便学生在宪法文化环境的熏陶下坚定宪法信仰[4]。

四、注重宪法课外教学实践,塑造学生宪法實践能力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树立宪法意识,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还应带领学生参观宪法教育基地或者当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便学生在参观了解过程中能够对宪法知识予以深刻理解,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教育,避免学生受西方文化腐蚀对我国宪法相关内容产生怀疑。另外,地方教育部门还应建立宪法教育课外活动保障机制,并将该机制作为宪法实践活动的重要支撑,以便学校教师在带领学生开展宪法教育课外实践活动时,得到相关经费保障、制度保障以及管理保障等,并在高中内部设置相关组织管理人员,围绕高中宪法教学知识内容设置相关实践活动内容,制定相关活动流程,促使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宪法教学实践活动得以有效实现。另外教学评价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衡量学生能力素质的标尺。当前,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宪法教育教学评价主要依托于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未能对学生宪法教育实践活动予以衡量。针对这种情况,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应围绕本校学生宪法实践活动情况制定教学评价体系,注重培养学生宪法实践教育能力。然而由于高中生学业较重,高考压力较大,致使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时间、精力有限,所以教师应选择教育现代化教育实践活动平台,让学生通过宪法实践教育平台,为学生选择环保、社区服务等相关主题教学内容,这样既能丰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又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宪法知识,继而塑造学生宪法知识实践能力。例如在每年地方人大换届选举时,教师可以让已经成年的高中生通过参与投票等形式,履行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针对当前本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探讨,并将探讨结果通过市长信箱或者市长热线等相关渠道,向当地政府部门提出建议,继而通过实践活动明确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这些教育活动形式对高中生形成宪法意识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为此,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性,充分发挥社会各类资源优势,鼓励学生亲自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当中,以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加深对宪法原文的理解与记忆[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应将宪法知识融入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让学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下对我国宪法知识予以正确了解认知,并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宪法兴趣,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让学生在实践参与过程中了解我国宪法的基本内容,明确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增进学生对宪法的认同感,树立宪法信仰,避免学生受西方不良文化侵蚀,对我国具有特色社会主义的宪法理论产生怀疑,继而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帮助学生树立民族自信心。

参考文献

[1]邓小玲、黎政良.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思想政治情境教学探析[J].教育观察,2020,9(31):134-135-140.

[2]张孟云.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的四个维度——以《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例[J].科教文汇(上旬刊),2020(08):136-137.

[3]陈莉丽.基于“四以”教学策略的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路径探究[J].教育科学论坛,2020(16):29-31.

[4]展孟妃、张宏伟.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原则初探[J].经济师,2020(06):197-198.

[5]李悦.注重培养法治意识促进高中思想政治教学[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19):79-81.

本文系2018年度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宪法意识培养》课题批准号(GS[2018]GHB3704)

猜你喜欢

高中思想政治培养核心素养
高中思想政治课创造性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研究
浅论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策略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建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堂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