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对话策略

2021-09-10林春节

高考·下 2021年2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

林春节

摘 要:对话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有利于促进师生、生生互动,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在这里,笔者以加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为目的,基于大量的教学实践和经验,探讨了对话在阅读教学中的原则和实践策略。其中,从亲切对话、开放对话、多元对话、文本对话等方面,着重探讨了对话策略,以深化学生的阅读理解。

关键词:高中语文;对话策略;开放对话;亲切对话;多元对话

引言: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组织开展多样化、多元化的对话教学,能够活跃学生思维,提升课堂氛围的整体活力,增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吸收消化效果,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性,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考能力、交流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等,显著提高阅读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度。因此,教师可以立足于对话原则,结合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科学合理的设计对话活动,把对话教学的内在功效充分发挥出来,以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对话原则

(一)开放原则

对话以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等形式为主,要想这些对话顺利展开,就要学生充分参与其中[1]。所以,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对话必须遵守开放原则,给予学生相对开放的对话空间,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形成良好的对话氛围,进而发挥对话教学功效。尽量不设置前提条件,让学生自由放松的境界下,畅所欲言。在开放对话原则下,教师鼓励学生、启发学生,允许学生自由表达,充分想象,营造一种轻松、民主、开放的阅读氛围,这样学生才会敢想、敢说。

(二)缩小界限原则

在阅读对话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消化受自身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生活经历等诸多因素影响,对一些有深度的思想、精神、情感无法真正的体会掌握。所以,教师组织对话教学活动时,应当遵守缩小对话界限原则,尽量不探索过于深奥的问题,从浅层次问题入手,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的对话,可能会使对话教学效果更加。从学生自身生活入手,设置切合实际情景,让学生有话就说,敢于表达,勇于创新。符合年龄特征、学段特点,又有一定的生活基础。

(三)多样化原则

对话形式很多,不局限于单纯的人与人之间的对话,人与文本、人与物、人与自然之间也可以对话,也不受限于传统的一对一对话或生生对话、师生对话,提倡多元对话,如从小组合作对话到跨年段跨学科之间的对话;从师生对话到社会不同阶层人物的对话。基于此,高中语文阅读课堂上的对话教学要遵守形式多样化原则,通过灵活、生动、多样的对话形式来促进学生充分参与课堂,增加学生对文本内容的阅读感受力。从课堂内拓展到课外中去。

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对话策略

(一)亲切对话,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高中学生学业繁忙,很多时间都放在学习上,日常生活中与教师的交流较少,师生之间容易产生一种距离感,不利于对话教学的顺利展开[2]。对于学生而言,一旦对某位教师产生了亲切感,就会喜欢这个教师的课,更愿意与之对话交流。因此,高中语文阅读课堂上,教师应当亲切的对待学生,亲切与学生对话交流,营造一种和谐、融洽的对话氛圍,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具体做法:第一,采用亲切、幽默风趣的语言,接地气的肢体动作,与学生如朋友般的相处;第二,关爱学生,对学生充满热情,对教学充满激情,用自身的情感感化学生;第三,尊重学生,公正对待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公平待遇,创设出公正、民主的班级氛围;第四,走进学生日常生活,抽空与学生一起参加文体活动,俯下身子,以平等的高度观察了解学生心理。多换位思考,才能走进学生心理,成为学生的真正朋友。

最后要宽容学生,每一个人都难免犯错误,更何況我们对的是未成年的学生。他们所犯的错误大多数是无意的。我的原则是对任何一个学生,不提以往的错误,不戴有色眼镜看人,平等对待。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有一颖宽容的心,允许学生在错误中成长。只要认识到了自已的错误,并改正过来,就是好样的。

如,教授《我有一个梦想》一文时,上课一开始就可以用接地气的亲切语言与学生对话,如:让学生谈论自己的梦想,也谈谈老师自己的梦想的历程,自已在实现梦想过程中遇到过的挫折、磨难,坦承地与学生交心,微笑着面对学生,而不是直接冷冰冰的开始阅读讲解课文内容。学生看到笔者的表情、动作,瞬间感到轻松,学习压力减少了,课堂氛围活跃了,更愿意把自已内心深处的想法、梦想分享出来,更敢于回答问题,参与课堂,对话教学效果十分理想。

(二)开放对话,增强学生的阅读体验

受传统教学理念影响,以往的语文阅读课堂相对比较重视教学结果,忽略教学过程,更加没有注意到对话的重要价值。这样做虽然也能够达到教学目的,但是过程过于单调、枯燥,学生的课堂参与性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与自主学习,不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全面发展,不符合核心素养发展的根本宗旨。所以,教师基于生本理念,把对话教学引入到高中语文阅读课堂上,营造开放性的对话环境,有效调动学生与教师、同学、文本之间对话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深度阅读,以增强学生的阅读体验,达到良好的阅读效果。具体做法:首先,教学导入环节,通过多媒体课件创设轻松、活跃的教学情境,激趣学生,为后续教学做铺垫,导入阅读内容;之后,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然后,根据课文内容提出一些探究性的问题,以问题激活学生思维,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产生阅读欲望;最后,组织学生小组交流讨论,让学生共同探讨问题,以促进生生之间的对话交流。在这一对话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适当的参与其中,通过点拨、疑惑解答等方式与学生进行对话,通过师生对话推进生生对话讨论进程,掌握对话教学全局,以保证阅读教学效果。值得注意的是,探究性问题要符合课程内容、学生的学习能力,难度适中,不易过大、过空,避免失去问题的探究意义。

如,一位老师在进行《傅雷家书》整本书阅读的课堂指导课时,上课伊始,通过多媒体视频播放背景音乐,展示作者傅雷和傅聪父子的生平,创设轻松、活跃的教学教学,带领学生进入课文阅读情境。待学生初步阅读了解课文内容后,顺势提出“作者在这本书中想要表达什么?探索什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充分思考、大胆表达,形成生生互动的开放性对话氛围,让学生在对话交流中加深自身的阅读体验,深度的理解掌握课文内容和作者思想情感。

(三)多元对话,提高阅读教学效果

新时期的高中语文阅读课堂上,教师要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引导生生对话、师生对话和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搭建多元对话教学模式[3]。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为阅读过程增添新活力,改善阅读教学现状,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更透彻的理解感受课文内容,进而提升阅读教学效果。如何开展多元对话呢?具体做法:第一,把邻桌或同桌分为一组,让各组学生统一进行课前预习,预习课文内容,其目的是促进生生对话。课堂上,随机抽查几个小组的课文预习效果,教师对汇报小组的预习成果进行点评,该表扬就表扬,该批评就批评,其目的是促进师生之间的对话。在阅读讲解过程中,教师通过小组讨论、情境教学等方式促进学生深层次的阅读课文,让学生深刻的体会感受课文的情感、思想等,掌握核心宗旨,最终实现阅读教学目标。

如,一位老师在讲授《荷塘月色》一文时,先让学生两人一组合作进行课前预习,学生通过资料搜集、对话交流来互通有无,事先了解掌握课文的脉络结构、作者生平等。课堂上,以提问方式了解学学生课前预习成果,回答了予以表扬,回答错了予以鼓励。讲解课文中的描写内容时,作者采用了融情于景、动静结合以及通感等表现手法,来体现荷塘月色的美丽景色,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有的学生对此理解不够深刻,这位老师通过多媒体以声像结合的方式再现课文文本情境,以情激情,引起学生共情,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感悟文本语言,进而体会荷塘月色的美好和作者的情感。

结束语

黉宇巍峨,铸树人之道,桃李葳蕤,宣秉铎之声。综上所述,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对话,要遵守开放原则、缩小界限原则、多样化原則等,采用多种形式的对话活动,尽可能的营造出开放性的对话氛围,予以促进生生对话、师生对话和学生与文本对话,保证对话教学效果。此外,可以从亲切对话、开放对话、多元对话等方面组织开展对话教学,通过对话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印象,增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吸收感受力,既让学生理解掌握课文,又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等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对话是课堂教学中最基础的活动形式,也是老师和孩子之间进行教学内容沟通的桥梁。但是,我发现目前课堂上存在一种现象,教师虽重视师生之间的对话,但更多的是教师单向的信息输出,学生在课堂上大部分时间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因而导致师生间不能进行有效的双向沟通,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孩子的课堂参与度有时候课堂上呈现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学生看似热情高涨,参与度很高,但教师不注重学生的反馈,师生之间的对话没有实质性内容,从而导致课堂处于低效状态,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往往浮于表层而不得要领。因此,课堂中的对话重在多元性,教师要关注到对话的实质性内容,即师生之间对话要讲求目标性、实质性和有效性,这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才能有自己独特的发现和见解阅读课堂才更具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胡秀玲.高中语文课堂有效阅读话题的构建[J].语文教学与研究(下半月),2018,(4):62-63.

[2]何岩红.对话教学在高中阅读课堂中的应用[J].语文教学与研究(下半月),2019,(7):112-113.

[3]李页发.高中阅读教学中对话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J].语文教学与研究(下半月),2018,(11):113.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
基于网络交际情境下高中语文写作学习任务群设计的应用初探
“双减”背景下基于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作业布置高效化的探索
暗藏玄机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引导”方法研究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浅谈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实施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优化高中语文作业讲评方法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