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交易特征会影响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行为吗?

2021-09-10王小语林冬冬

商展经济·下半月 2021年2期
关键词:财务舞弊

王小语 林冬冬

摘 要:现有文献关于治理机制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的影响有着不一致的发现,本文基于产权理论的视角给出了新的解释:在资产专用性较高的企业中,由于套牢效应以及关系型治理结构的影响,管理层面对的经营压力增大,信息不对称程度增加,为管理层实施舞弊行为提供了机会,使得财务舞弊行为的概率增加,同时低水平的公开信息披露也导致了监管部门更加难以发现企业的舞弊行为。因此,在资产专用性较高的企业中,管理层更有可能实施财务舞弊行为,上述研究支持了产权理论中交易特征决定治理合约的思想,为资本市场治理提供了新角度。

关键词:资产专用性;财务舞弊;产权理论

中图分类号:F27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5/j.issn.2096-6776.2021.04.23

在召开的中国上市公司协会2020年年会暨第二届理事会中,中国证监会党委委员、副主席阎庆民指出,上市公司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财务造假、违规担保、资金占用、操纵股价等违法犯罪行为屡禁不止,出现了一些影响恶劣的典型案例,如康美药业财务造假300亿,獐子岛扇贝莫名死亡事件,等等,引起了市场广泛关注。企业的财务舞弊行为不仅造成了投资者对企业投资决策的错误判断,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还削弱了市场资源配置的作用,对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如何抑制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的发生成为广大学者关注的重点问题。我国的学者们重点研究了企业不同的治理机制对于企业财务舞弊行为的影响,但是上述关于企业财务舞弊行为的研究并没有得到一致性的结论。一方面,某些研究认为,某些治理结构的存在将会抑制企业财务舞弊行为的发生,如独立董事制度、监事会制度、内部控制等;另一方面,一些文献却认为这些治理机制往往很难抑制企业财务舞弊行为的发生。方晓翼等(2013)的实证研究表明,独立董事与公司财务舞弊行为显著正相关,说明独立董事在我国并未发挥有效的治理作用,反而可能与大股东合谋,促进财务舞弊行为的发生;张翼等(2005)研究表明,董事会特征并不能对公司失信行为起到显著的解释作用;范天伟等(2015)研究发现,内部控制制度有效性对企业的财务舞弊行为没有显著的影响。

上述不一致的研究结论可能隐含着企业财务舞弊行为与企业治理结构之间可能并不是直接的相互影响的关系,而是受更为基本的企业交易特征变量的影响。本文试图基于产权理论,从资产专用性的视角对企业的财务舞弊行为进行分析,企图对企业财务舞弊行为的发生提供一个更为基础的解释。

本文的贡献在于为治理结构对企业财务舞弊行为的发生提供了一个新的基于资产专用性的角度的解释,以往的文献往往基于两者之间的相互联系,而本文从资产专用性的角度,分析了企业基本交易特征对于企业财务舞弊行为的影响,为更好地解释企业财务舞弊行为的发生提供了新视角。

1 资产专用性与财务舞弊

1.1 文献回顾

1.1.1 资产专用性

资产专用性最早于1971年Williamson在讨论企业纵向一体化的过程中所提出来的,并将其定义为:“在不牺牲生产价值的条件下,资产可用于不同用途和由不同使用者利用的程度。”Williamson认为,资产专用性的强弱程度将影响交易双方对契约模式的选择。对于高资产专用性的企业而言,由于套牢效应的存在,即当一旦企业试图改变专用性资产的用途时,企业将承担巨大的交易成本,同时导致企业难以及时灵活地调整企业的生产经营,经营压力较大。所以,交易双方迫切需要防止机会主义行为,以降低损失专用性资产的可能性。大量研究显示,关系治理是一种抵制机会主义行为的良好保障。因此,相较依赖于价格机制的市场化的治理方式而言,高资产专用性下的治理方式为更多地会选择以信任和社会认同为基础的关系型治理模式,关系型治理下更加倾向于私下信息的沟通与分享,外部人进行监督的难度增大,信息不对称水平提高。

目前,我国研究中关于资产专用性的研究大多聚焦于专用性的资产对于企业资本结构,纵向一体化及财务信息报告的质量的影响,大多数学者认为资产专用性与企业资本结构负相关,同时资产专用性越强,更易促使公司进行纵向一体化,公司专用性资产投资越大,其投资行为受环境影响更敏感。此外,还发现资产专用性对公司盈余管理、会计稳健性等财务报告质量有重要影响,但是针对于财务报告质量的重要方面——企业的财务舞弊行为却缺乏相应的研究。

1.1.2 财务舞弊

Albrecht所提出的舞弊三角理论认为:“压力”“机会”“借口”是企业实施财务舞弊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企业财务舞弊行为发生的根本动因是由于受到特定的压力所致,而当这种压力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便会寻找机会将企业的压力转换为企业舞弊的行为。这种机会通常来源于企业的内部,使得舞弊者的舞弊行为更不容易被监管者所发现。当管理层在道德层面将自己的舞弊行为合理化之后会开始实施舞弊行为。这三项要素中只要其中一项因素足够强烈时,即使其他两项因素较弱也会诱发舞弊。

目前,现有关于企业的财务舞弊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大都聚焦于企业的某项治理机制与企业财务舞弊行为之间的关系,如高管背景以及性别对于企业财务舞弊行为的影响,独立董事制度,内部控制等,但是存在以下的问题:相关结论并不完全一致,有的甚至完全相反。如针对于企业的内部控制而言,王泽霞(2017)认为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有效抑制管理舞弊,其中内部环境对抑制管理舞弊作出的贡献最大,而且在内部环境中合理的股权结构、国有控股、高管人员稳定性可以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整体质量,使内部控制能够更好地发挥抑制管理舞弊的作用。而范天伟(2015)等的研究发现内部控制有效性與财务舞弊没有显著影响。

本文认为上述结论的不同是可能受到企业更为基本的交易特征变量的影响,从而导致结论的不完全一致。基于此,本文拟从刻画企业交易特征变量的重要维度之一的资产专用性的角度对企业的财务舞弊行为加以解释。

1.2 资产专用性与财务舞弊

针对资产专用性对于企业财务舞弊行为所带来的影响,本文认为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1.2.1 压力

高资产专用性的套牢效应增加了管理层所面临的经营压力,SAS NO. 99 指出,当财务稳定性受到经济、行业或者企业经营状况威胁时,经理层就会有压力,从而进行财务报表舞弊,相较于低资产专用性的企业而言,由于套牢效应的存在,高资产专用性的企业难以及时灵活地调整企业的生产经营,破产风险更高,管理层所面临的经营压力更大,管理层为稳定企业财务信息,更有可能采用舞弊的手段来进行财务报表的美化。因此,资产专用性较高的企业,管理层更有可能实施财务舞弊行为。

1.2.2 机会

高资产专用性下的关系型治理结构所带来的信息不对称水平的增加,为管理层实施舞弊行为提供了机会。在关系型治理的结构下,双方依赖于私下的交易条款以及私有信息的共享来进行更为人性化的交易,降低了对于公开披露信息的需求,外部人进行监督的困难增大,信息不对称程度增加,为管理者实施舞弊行为提供了机会。同时,相比较于低资产专用性的企业,外部监管部门也更加难以获取关于企業相关信息,监管行为的成本上升,更加难以发现企业有关的财务舞弊行为。综合以上因素,在高资产专用性的企业中,管理层有着更多实施舞弊行为的机会,实施企业舞弊行为的概率更高。

2 结语

本文从产权理论的角度入手,研究了企业的交易特征——资产专用性对企业财务舞弊行为的影响,基于舞弊三角理论,通过理论研究发现,在高资产专用性的企业中,由于套牢效应以及关系型治理结构的影响,管理层调整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难度较大,面对的经营压力增大;同时企业内部信息不对称程度增加,在关系型治理下,高资产专用性的企业对于公开披露信息的需求下降,导致监管部门更加难以获得相关信息,管理层舞弊行为被发现的概率下降,为管理层实施舞弊行为提供了机会。综合以上两个角度,在资产专用性较高的企业中,管理层更有可能实施财务舞弊行为。

本文基于交易特征的视角研究了资产专用性对企业财务舞弊行为的影响,帮助我们更好地从企业交易特征的视角对企业财务舞弊加以研究。此外,这一结论也为资本市场治理提供了新的视角,即可以从企业交易特征的角度对财务舞弊行为加以有针对性的监督,以减少资本市场企业财务舞弊行为的发生,提高资本市场效率。

参考文献

邓小洋,李芹.基于盈余管理视角的独立董事有效性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1,32(01):65-68.

张完定,郑广文.董事会特征对管理层舞弊的影响[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1,26(03):63-68.

李爽,吴溪.盈余管理、审计意见与监事会态度——评监事会在我国公司治理中的作用[J].审计研究,2003(01):8-13.

罗忠莲.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对财务报表审计质量影响研究[J].财会通讯,2017(04):111-113+4.

Williamson O E . Transaction-Cost Economics: The Governance of Contractual Relations[J].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1979, 22(02):233-261.

Razaee Z. Causes,consequences,and deterrence of financial statement fraud[J].Critical Perspectives on Accounting,2005,16: 277-298.

海南大学管理学院  王小语

马来西亚国立大学  海南大学经济学院  林冬冬

猜你喜欢

财务舞弊
IPO公司财务舞弊问题研究
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财务舞弊审计中的应用
上市公司建造合同业务核算问题及对策建议
金亚科技财务舞弊分析
辨认及防治财务舞弊
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分析及启示
浅析财务舞弊的治理措施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的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