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活化思维的初中政治教学模式研究
2021-09-10才让南加
才让南加
摘要:生活化思维强调政治教学与生活密切关系,从教学理念、内容、模式等方面,都凸显出生活化思维的特点。换而言之,就是注重政治教学与生活的紧密结合,有机渗透,旨在引导学生逐渐形成生活化思维来认识理解和应用政治学科知识、理念。
关键词:生活化思维;初中政治;教学模式;现状;必要性;构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在初中阶段,学生逐渐由单纯走向成熟。初中政治老师要抓住这个机会,积极转变教学观念,让生活化教育融入课堂教育。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需要贴近于生活,才能获得好的教育效果。生活化思维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不谋而合,有助于教师建立起学生生活与学习之间的密切关联,为初中政治教学的改革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一、当前初中政治教学的现状
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在初中阶段会发生明显变化,开始由个体认知向集体认知的意识转变,尤其是对学校和社会有了更加强烈的探索欲望。怎样帮助心智尚未成熟的学生度过成长的波动期,是初中政治老师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初中政治教材的内容相对枯燥,形式单调,学生学习时很容易产生注意力不集中、学习积极性不高、主动探索意识不足等问题。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思维定式,习惯把教学的重点放在知识的复述和灌输上,没有根据初中学生的需求进行教育方式上的调整与创新。这些都影响到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
为了更有效地推动学生政治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培养,教师应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模式,让政治教育走近学生生活,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政治教育与学生生活间的联系纽带,让学生可以灵活应用政治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遭遇的种种困难。
二、将生活化思维引入初中政治教学的必要性
教师必须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基本理念,让学生能够以崭新的面貌融入于政治课堂,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满足学生对于知识学习的个性化需求。
1.全面落实“新课改”要求
“九五”规划对教育模式改革和创新提出了具体要求,明确“生活—教育—生活”是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教师必须改变长期以来固化的教育思维和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融入课堂,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生活化思维的应用能够调整学生的课堂参与状态,激发学生的兴致,挖掘学生的潜力,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政治课堂,让教师将角色调整为学生的引导者,而不是以往的课堂主导者。生活化思维的应用是推动“新课改”全面落实的关键。
2.提升政治教学的时效性
政治知识在很多学生眼里是枯燥无味、非常遥远的。学生认为,国家大事和世界形势和生活关系不大,很难保持学习积极性。生活化思维的应用能够进一步丰富政治教学内容,将理论教学和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教师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适当调整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加贴近生活的知识素材,有利于提升政治教学时效性。
3.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传统政治课堂以教师为中心,课本上的教学内容篇幅大,教学方式以教师口头讲解和描述为主,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和记忆状态,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这导致学生不能真正融入政治课堂,自然也就提不起兴趣去学习。生活化思维以学生需求为导向,以学生生活为素材,构建符合学生生活体验、生活理解和生活认知水平的政治课堂,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状态向主动参与状态转变,实现“要我学”向“我要学”的心态扭转。
三、基于生活化思维的初中政治教学模式构建策略
1.以生活化思维为基础,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指挥棒和灯塔,所有教学活动都应该以教学目标为中心,明确了教学目标,也就确定了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基于生活化思维的初中政治教学模式要求教师首先制定切实可行的生活化教学目标。比如,今天要在生活中发现哪些政治知识?怎么把今天学到的政治知识灵活应用于生活中?让初中学生对自己接触过的事物的认识更加清晰。其次,学生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现在的生活和未来的工作,教师要更好地研究学生的生活状态,确保教学目标能够为学生的生活提供帮助。教师要从生活中入手,以学生未来发展为导向,提升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借助政治知识解决问题,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肩负起社会责任。最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生活化,培养学生形成积极争取的态度及正确的价值观。
生活化教学目标是学生融入课堂的催化剂。确定了生活化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紧密联系课堂和生活,解决了课堂知识枯燥、乏味的问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乐此不疲地讨论政治知识,教师也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寻找教学素材,调整教学方法。
2.合理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
基于生活化思维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关注社会发展的同时,紧密联系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日常生活。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教师要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新鲜性,选择学生经常会遇到的社会热点问题、生活问題作为教学案例,让政治课程更加贴近生活。信息化背景下,初中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非常多,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爱好和兴趣选择当前的热点事件,从政治角度对其进行解读与分析,让学生从愉悦中学习,从学习中获得愉悦。
3.教学过程生动灵活,不脱离生活
学生最终是要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的,让学校成为社会和生活的一部分,才能发挥教育的真正意义。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多亲近学生,和学生探讨关于生活中遇到的思想政治问题。
例如,在教学《消费者依法享受权利》时,我将不同品牌的饮料放在讲台上并写明价格,鼓励学生选购自己喜好的饮料,随后提出问题:“同学们,我是否能强迫你们购买哪种饮料呢?”学生纷纷回答:“不能!”接着我提出新的问题:“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有自由选择的权利,这就叫作选择权。那我们在购买饮料的时候还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学生回答:“生产日期、保质期、价格、口味等。”我又问:“那如果饮料的标签上没有标注这些信息,你们会考虑购买吗?”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当然不会!”随后,我引出知情权的概念并进行了深入分析,学生也在自己感兴趣的事件中学习到了新的知识,学习的积极性被彻底调动起来,新旧知识的联通、延伸也变得更加轻松。
总之,思想政治课原本是枯燥的,但教师可以采取创新、灵活的教学方法,让原本生涩的思想政治课变得有趣。让课堂走进生活,生活中包含课堂,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知识的升华,利用思想政治知识维护自身的权益,伸张社会的正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邬家军.基于生活化思维的初中政治教学模式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11(2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