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重小情境创设 建构数学大课堂

2021-09-10苏玉琼

名师在线·中旬刊 2021年2期
关键词:情境教学教学方法小学数学

摘 要:小情境创设,能够促进数学大课堂的建立。教师要对课堂情境的创设方法展开深入研究,运用丰富的调度手段展开对应设计和调度,以提高教学效果。本文从小游戏情境、小故事情境、小问题情境、小实验情境四个方面,研究了建构数学大课堂的具体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2095-9192(2021)05-0013-02

引 言

课堂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重要契机。如何才能获得“课起趣生”的效果,是教师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巧妙的课堂导入,能够紧扣学生心弦,产生无穷的启动力。因此,教师要做创新设计,特别是小情境的创设,其操作简单,激发效果却很显著,对构建数学大课堂也有很大的帮助。小游戏、小故事、小问题、小实验等都是情境创设的重要选择。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以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品质。

一、小游戏情境,调动大课堂积极因素

在数学教学中,因为学生的年龄较小,对游戏有特殊情结,所以教师利用多种灵动的小游戏进行导学激发,其助学效果会更为丰富[1]。数学操作中有画一画、摆一摆、拼一拼等内容,而这些都是小游戏切入的重要时机。教师要对数学导学小游戏进行创新设计,以其新颖性、互动性、趣味性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顺利地进入学科学习。

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确定位置”时,教师在课堂导入阶段,推出了“寻宝”的游戏:先投放一个“礼物”到班级里,学生们可以将其藏进某一位学生的课桌中,然后由教师来寻找这个“礼物”。学生们不能告诉教师具体在谁的课桌里,但可以说出第几排、第几组,这样就可以让教师来寻找“礼物”了。游戏启动后,教师进入班级寻找“礼物”,课堂学习气氛随之热烈起来。为增强游戏的互动性,教师找到“礼物”后,再挑选两位学生参与游戏活动,先让这两位学生到教室外,由教师亲自藏这个“礼物”。学生进入教室后,其他人可以做出必要的提示,但只能说出第几排、第几组。学生进入游戏环节,自然形成学习对接。

教师利用小游戏进行调度,可以让学生们都积极给予回应,参与到游戏互动中。一个小小的“寻宝”游戏,为课堂增添了无穷的乐趣。学生在游戏过程中获得了更多的学习启迪,自然进入“确定位置”的学习中。小游戏发挥了重要的助学作用,说明导学方法的选择是非常关键的。游戏与数学的紧密结合,可以生成特殊的学习契机,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二、小故事情境,激发大课堂学习意识

学生对故事也特别感兴趣。教师讲述一些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引导学生思考数学问题、研究数学算理,能够形成教学亮点,为数学课堂启动注入新的动力。故事要与数学有更多的对接性、融合性,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数学学习环节,顺利启动数学思维,在关联思考中形成学科认知。在创编故事时,教师要考虑学生的接受实际。由于不同年级学生对故事的喜欢程度存在差异,教师要做好学情调查[2]。

在创编故事时,教师不仅要结合学习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还要增强故事的趣味性。这样才能形成助学调动,让课堂教学顺利启动。例如,在教学“买文具”时,在课堂导入阶段,教师投放了一个小故事:“晓晓是一个心灵手巧的孩子,他通过制作风筝赚了很多钱。春节到了,他主动提出,今年不仅不要长辈的压岁钱,还要给祖辈送礼物。他手中有350元钱,要给爷爷、奶奶、姥爷、姥姥买礼物。暖手宝单价30元,拐杖单价35元,围巾单价50元,你能够帮助他设计一个合理的购物方案吗?”随后,学生开始了对应思考,课堂互动交流气氛逐渐形成。教师深入其中,与学生一起研究和对话,很快就达成一些共识。教师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方案,并让学生介绍设计原理,课堂进入良性互动。

教师为学生投放了数学小故事,成功引起了学生的关注。一个设计方案不仅关涉到数学计算内容,还渗透了德育内容,从思想角度展开教育,一举多得。教师从生活角度展开设计和调度,将小故事融入教材内容,将学生引入交流环节,自然形成了深入研读环节,使学生从中获得了鲜活的学习感知和体验。

三、小问题情境,启动大课堂学科思维

教师设计问题情境是最常见的教学方式。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教学方式最为熟悉。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动力,是需要教师重点考虑的课题。小问题不仅追求问题的角度小,还要体现问题难度系数小,使学生思考起来不存在障碍,这样的问题设计无疑是最理想的[3]。小问题和大课堂之间存在诸多关联和对接,因而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促使学生在问题研读中形成学科认知基础。

例如,在教学“参观苗圃”相关内容时,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一组图片信息,同时要求学生观察图片,并适时投放数学问题:“在节庆活动中,园艺师要利用120盆鲜花布设广场,18盆鲜花组成一个小图案,可以设计几个图案?还剩多少盆鲜花?”学生开始梳理和思考问题。教师及时给予提示,提示学生可以采用试商的方式,将18看成20,这样便能够顺利获得正确结果。于是,有学生这样解读问题:“如果将18看成20,120中有6个20,说明120盆鲜花只能组成6个图案,因为每一组多算了2盆,6组就多算了12盆,这12盆鲜花不能组成一个图案。”这样就厘清了问题,得出答案:120盆鲜花可以摆出6个图案,最后还剩12盆鲜花。教师对学生的思考情况做出积极评价,鼓励学生展开个性思考,寻找更为简单的操作方法。

教师推出了数学案例小问题,学生都积极回应,进行思考和交流,并在互动中形成学习共识。数学问题不在大小,只要学生能够对问题形成探索欲望,这样的问题设计就是比较成功的。反之,如果学生对教师设计的问题不感兴趣,这个问题和教学环节就没有太大的价值。

四、小实验情境,丰富大课堂感知体验

数學实验内容极为丰富。在具体设计和运用数学实验教学时,教师要有创新实践的意识,对实验内容、实验形式、实验组织等多个方面做出深入研究,以提升学习趣味性[4]。学生大多喜欢数学实验。教师要有观照意识,鼓励学生展开实验活动。教师如果能够对接学生生活展开教学设计,就能让学生产生心理触动,展开深度学习研究,建立直观的学科认知体验。

在设计数学小实验时,教师要考虑实验实施的条件,增强实验针对性,从而使学生从实验中获得的学习认知会更为丰富。例如,在教学“秋游”相关内容时,教师为学生推出了一个数学任务:“我们班有41人,去秋游时,需要有自己的标志。超市中有8元、9元、10元的红色帽子,而班主任手中只有班费400元,设计什么样的购买方案最合适呢?”学生开始讨论和交流,得出了一些购买方案。接着,教师要求学生利用实验,验证不同方案的正确性。而教师用红色笔设计小帽子,对各种价格进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确定最终购买方案。三种单价都需要逐一推导,这个操作过程就带有实验性质。教师深入班级,对学生操作情况进行观察,及时做出助学引导,确保了实验的顺利展开。

在课堂教学启动阶段,教师利用现实问题进行实验设计,要求学生结合实验操作进行对应思考和讨论,让数学推导顺利展开。数学实验操作未必要动用很多实验材料和工具,只要能够对数学问题进行针对性整合,那么即使只是借助白纸进行实验操作,也能获得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小实验情境创设,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多的学科学习体验,其应用价值极为丰富。

结  语

教师利用小情境展开教学调度,能够促进数学大课堂的建立。小游戏、小故事、小问题、小实验等都属于教学情境设计的重要选择,其助学效果显著。教师要有对接意识,对其科学选择、创新应用,以顺利启动学生的数学思维,增强课堂教学实效性。

[参考文献]

李霞.创设小学数学情境串 提升学生学习力[J].教师,2018(05):35-37.

叶小平.小学数学情境互动学习方式的运用策略[J].广西教育,2019(03):51-53.

黄国泰.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9):250+252.

王元红.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3):202.

作者简介:苏玉琼(1976.9-),女,福建浦城人,专科学历,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数学教育。

猜你喜欢

情境教学教学方法小学数学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